《初學《內經》400問》是2010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玉興。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ISBN: 9787117127745
定價: 23.00元
內容簡介
《初學<內經>400問》(簡稱《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經典著作,是學習中醫的必讀之書。但因成書久遠,文字深奧,理論抽象,不易學習理解。為幫助初學《內經》人員更快、更好地學習《內經》,我們編寫了此書。
《初學<內經>400問》根據在學習《內經》時,常遇到的近400個問題,整理編寫而成。全書涉及《素問》20篇、《靈樞》5篇,均為歷版《內經》教材中的重點篇章。書中所提問題以綜合凝練後的歷年學生課堂提問為基礎,適當融入長期積累的教研心得,在分析解答時力求簡潔實用、通俗易懂、文醫兼顧、切合經意。篇後附原文溫故以便誦讀。
《初學<內經>400問》可供中醫院校學生學習《內經》時參考使用,亦可作為廣大中醫愛好者學習《內經》時的普及讀物。
作者簡介
王玉興,男,祖籍河北省清苑縣,1957年出生於天津。醫學博士,現任天津中醫藥大學教授,內經教研室主任,中國古典文獻學和中醫基礎理論專業研究生導師。早年師從郭靄春先生和王士福教授學習古醫籍整理和《內經》基本理論,後隨肖照岑教授學習中醫臨床辨證思維。發表了一系列《內經》文獻及疑難問題研究論文,主編及參編學術專著、規劃教材、教輔用書多部。代表作如《內經選讀》、《金匱要略校注語譯》、《現代針灸腧穴學》、《中醫基本功》、《中醫基礎理論考試題解》等。在主講內經選讀、內經研究、內經與現代臨床、老子的哲學智慧、周易選講、國學概說等課程的實踐過程中,摸索出適合中醫經典課程特點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曾獲天津中醫藥大學優秀教師、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31人才工程”青年名師等榮譽稱號。現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經學分會常委兼副秘書長、中醫藥文化分會常委等職。
圖書目錄
緒論
1.有人說《黃帝內經》是偽書,的確如此嗎?
2.《素問》和《靈樞》的成書年代應在何時?
3.為什麼《素問》和《靈樞》有論無方?
4.如何理解《黃帝內經》的哲學地位?
《素問》部分
古天真論篇第一
1.篇名中“上古”和“天真”應作何解?
2.“昔在黃帝”的“昔在”如何解釋?
3.“成而登天”是講黃帝登天子位?還是嘆惜黃帝死去?
4.“天師”是專指岐伯一個人嗎?
5.“人將失之耶”的“將”是將要之意嗎?
6.怎樣理解“和於術數”?
7.為什麼說“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存在改動?
“食飲”和“起居”如何解釋更為確切?
8.“不妄作勞”與全本的“不妄不作”在含義上有何變化?
9.如何理解“形與神俱”,其是否屬於心身相關理論內容?
10.如何理解“盡終其天年”?
11.如何看待“以酒為漿”?
12.為什麼說王冰對“以妄為常”的解釋是欠妥的?
13.究竟是將“醉以人房”解釋為“醉後行房好呢?還是“沉湎女色”更貼切呢?
14.為什麼不宜用“消耗”、“耗費”解釋“以耗散其真”的“耗”字?
15.為什麼說“不時御神”當解作“不識御神”?
16.如何理解“逆於生樂”?
17.古人所講的養生方法對現代還具有指導意義嗎?
18.為什麼說原作“上古聖人之教也,下皆為之更為合理?
19.“恬恢虛無”的思想之源在哪裡?
20.“真氣從之”對養生保健的意義何在?
21.怎樣看待“形勞而不倦”?
22.《素問》中養生法則的核心是什麼?
23.“其民故日朴”所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24.“愚智賢不肖”的含義是什麼?如何用於分析社會人群?
25.怎樣才算“合於道”?
26.何謂“德全不危”?
27.如何正確詮釋“天數”?
28.為什麼女子以七歲為期,男子以八歲為期?
29.理解“齒更髮長”應該注意什麼?
30.“天癸”的含義是什麼?
31.“任脈通,太沖脈盛”應該如何語譯?
32.“太沖脈”是怎么回事?
33.如何理解“真牙生而長極”?
34.女子四七難道不是“腎氣平均”嗎?
35.“陽氣衰竭於上”之“陽氣”與《生氣通天論》之“陽氣”的意義相同嗎?
36.難道說年屆七八之人竟然會“筋不能動”嗎?
37.“形體皆極”的“極”字是盡頭的意思嗎?
38.如何理解“五臟盛乃能瀉”?
39.究竟“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具體是指多大年齡?
40.“夫道者,年皆百數”是什麼意思?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1.如何理解“此謂發陳”?
2.“夜臥早起”是說深夜才睡,黎明即起嗎?
3.“寒變”究竟是指什麼病呢?
4.“奉長者少”之“奉”字當作何解?
5.為什麼“夏三月”也是“夜臥早起”,與“春三月沒有變化呢?
6.怎樣才能達到“使氣得泄”?
7.“痃瘧”是各種瘧疾的總稱嗎?
8.俗話說“春捂秋凍”是否仍然適用?如何指導春秋養生?
9.如何理解“天氣以急,地氣以明”?
10.怎樣才能做到“與雞俱興”?
11.“無擾乎陽”究竟是講自然氣候呢?還是講人的養生呢?
12.“使志若伏若匿”的“若”的意思是什麼?
13.既然“去寒就溫,無泄皮膚”,怎么會“使氣亟奪”的呢?
14.對“天明”之“明”有哪些解釋?哪種解釋比較合理?
15.“雲霧不精”之“精”字,存在哪些不同解釋?應該如何理解?
16.“惡氣不發”應該如何解釋?
17.對“未央絕滅”的“央”字,注釋有哪些分歧?應該如何領會?
18.“奇病”指的是什麼病?是大病還是小病?
19.何謂“心氣內洞”?其臨床表現是什麼?
20.為什麼說“太陰不收”當作“少陰不收”?
21.“肺氣焦滿”與“肺熱葉焦”的意思相廚嗎?
22.為什麼說“少陰不藏”當作“太陰不藏”?
23.“腎氣獨沉”是怎樣致誤的?
24.如何踐行“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
25.怎樣解釋“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26.“從之則苛疾不起”的“苛”是嚴重的意思嗎?
27.“愚者佩之”之“佩”字為何不可譯為“佩服”或“加倍”?
28.何謂“內格”,與“噎膈”是一回事嗎?
……
《靈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