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駕駛界面人因設計理論及方法

列車駕駛界面人因設計理論及方法

《列車駕駛界面人因設計理論及方法》是201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衛寧、郭北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列車駕駛界面人因設計理論及方法
  • 作者:方衛寧、郭北苑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
  • 頁數:462 頁
  • 定價:98.00
  • 開本:5 開
  • ISBN:9787030363787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列車駕駛界面人因設計理論及方法》針對列車駕駛人機界面的研究現狀,系統總結歸納了列車駕駛人機界面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比較全面地闡述了列車人機界面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列車駕駛界面人因設計理論及方法》結合作者在實際科研工作中的實踐成果,探討了列車駕駛界面人因適配性、駕駛作業空間人因布局與設計、司機室控制設備可辨識度研究、車載智慧型信息顯示互動終端可用性評估與測試、駕駛座椅的舒適性設計、司機室設備的可維修性、駕駛光環境分析與評價、司機室熱環境舒適性設計、駕駛人機互動仿真與測試實驗系統設計等問題。《列車駕駛界面人因設計理論及方法》的研究成果可為軌道車輛駕駛人機界面設計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 《列車駕駛界面人因設計理論及方法》可作為軌道車輛研究人員、設計人員和技術管理人員的參考讀物,也可供其他從事人機界面設計工作領域的相關專業人員參考,或作為高等院校車輛工程、工業工程或工業設計專業師生的教學參考書。
《列車駕駛界面人因設計理論及方法》力求結合鐵路機車車輛工程設計的實際,對列車駕駛界面人因設計理論和方法進行深入地探索與思考,使其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致力於推動人因工程技術在軌道車輛領域的套用,提高我國軌道車輛人機界面的設計水平。本書所有的案例來自於作者方衛寧、郭北苑的科研實踐。

圖書目錄

前言
1 引言
1.1 研究意義
1.2 研究背景
參考文獻
2 列車駕駛界面人因適配性
2.1 列車駕駛界面人因適配性概念及形式化描述
2.1.1 駕駛界面人因適配性概念
2.1.2 列車駕駛操縱的定義及其形式化描述
2.2 列車駕駛作業任務分析模型
2.2.1 層次任務分析法
2.2.2 認知任務分析法
2.2.3 人的信息處理模型
2.2.4 司機駕駛任務分析模型的建立
2.3 駕駛操縱任務模型
2.3.1 正常行車駕駛任務的確定
2.3.2 駕駛任務的分類模型
2.3.3 駕駛任務的分解
2.4 駕駛操縱模式
2.4.1 列車操縱模式模型
2.4.2 操縱資源映射規則
2.4.3 操縱任務的過濾與轉義
2.4.4 監視操縱模式
2.4.5 操縱形式規則
2.4.6 操縱時間規則
2.4.7 操縱空間規則
2.5 列車操縱模式的實驗研究
2.5.1 操縱模式實驗測試系統
2.5.2 操縱模式測試實驗
2.5.3 實驗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2.5.4 操縱模式規則的確定
2.6 列車駕駛界面人因適配性模型
2.6.1 列車司機人體模型
2.6.2 列車駕駛界面產品模型
2.6.3 基於反向運動學的適配性預測模型
2.6.4 列車駕駛界面適配性模型的構建
2.7 列車駕駛界面人因適配性評估方法
2.7.1 列車駕駛操縱序列
2.7.2 基於規則的操縱模式序列生成
2.7.3 適配性動態評估方法
2.7.4 動態評價流程與標準
2.8 案例研究與對比驗證
2.8.1 駕駛界面校核基準的確定
2.8.2 評價用任務序列
2.8.3 操縱模式序列的生成
2.8.4 模式規則參數
2.8.5 適配性的動態預測與評估
2.8.6 觀察法的對比驗證
參考文獻
3 列車駕駛作業空間人因布局與設計
3.1 人體尺寸與駕駛姿勢
3.1.1 人體尺寸百分位數及其運用原則
3.1.2 司機人體派生尺寸的確定
3.1.3 駕駛作業姿勢與眼點位置的確定
3.2 列車司機室總體布置與空間
3.2.1 司機室主要設備及設施
3.2.2 駕駛作業空間人因布局及設計
3.3 列車駕駛的可見度
3.3.1 信號燈及前窗視野的可見性
3.3.2 刮雨器視野與後視鏡可見度
3.4 受限作業(維修)空間的設計
3.4.1 受限作業(維修)空間
3.4.2 受限活動空間
參考文獻
4 人機互動設備的工效學分析與評估
4.1 司機室控制設備可辨識度研究
4.1.1 控制器的工效學原則
4.1.2 司機室操縱設備選型評估
4.1.3 司機室設備的可辨識度分析與評估
4.2 車載智慧型信息顯示互動終端可用性評估與測試
4.2.1 人機互動軟體界面可用性評估方法
4.2.2 車載智慧型信息顯示互動終端可用性評價體系的構建
4.2.3 車載智慧型信息顯示互動終端可用性測試
4.2.4 車載智慧型信息顯示互動終端可用性評價
參考文獻
5 列車駕駛座椅的舒適性設計
5.1 列車司機座椅舒適性評價指標研究
5.1.1 問卷評價指標的確定
5.1.2 總體舒適滿意度分析
5.1.3 身高、體重對座椅滿意度的影響分析
5.2 駕駛座椅的尺寸設計
5.2.1 駕駛座椅靜態尺寸的設計原則
5.2.2 基於適意坐姿的座椅尺寸參數評估
5.3 駕駛座椅椅面輪廓的設計
5.3.1 基於體壓分布的列車司機座椅舒適性實驗研究
5.3.2 基於BP神經網路的舒適性評價模型
5.3.3 基於有限元方法的體壓分布預測模型研究
5.3.4 椅面輪廓設計方法
參考文獻
6 列車司機室設備的可維修性
6.1 列車司機室設備維修性評價模型的研究
6.1.1 列車司機室設備維修性概述
6.1.2 維修性設計準則與分類
6.1.3 列車司機室設備維修性評價指標體系
6.1.4 基於模糊多屬性維修性綜合評價
6.2 維修過程中可達性分析與評價
6.2.1 視野可達性評價與分析
6.2.2 接觸可達性評價與分析
6.2.3 拆卸可達性評價與分析
6.3 維修過程中人素性分析與評價
6.3.1 作業姿勢評價與分析
6.3.2 工作負荷評價與分析
6.4 基於虛擬仿真的列車司機室設備可維修性分析
6.4.1 維修性分析與評價工具的軟體結構
6.4.2 虛擬維修環境的構建
6.4.3 虛擬維修過程仿真
6.4.4 維修性分析與評價
參考文獻
7 列車駕駛光環境
7.1 照明與列車司機視功效
7.1.1 司機視覺特性
7.1.2 眩光
7.1.3 列車司機室人工光環境視功效
7.2 列車司機室人工照明環境分析
7.2.1 列車司機室室內人工照明環境分析
7.2.2 列車司機室室外人工照明環境分析
7.3 列車司機室晝光環境評價
7.3.1 日光環境的模擬
7.3.2 列車司機室日眩光評價
參考文獻
8 列車駕駛環境熱環境舒適性設計
8.1 司機室熱環境與人體熱平衡
8.1.1 司機室熱環境的影響因素
8.1.2 人體熱平衡與熱舒適感
8.1.3 影響人體熱舒適的因素
8.1.4 熱環境綜合評價(PMV-PDD)指標
8.1.5 列車司機室內熱舒適性研究方法
8.2 列車司機室模型的建立及邊界條件的確定
8.2.1 列車司機室模型的建立
8.2.2 列車司機室模型邊界條件的確定
8.3 列車司機室熱舒適性的仿真分析與評價
8.3.1 司機室空調系統布置及其設計參數
8.3.2 夏季極端工況下司機室熱舒適性的仿真評價
8.3.3 冬季極端工況下司機室熱舒適性的仿真評價
8.4 列車司機室熱舒適性最佳化
8.4.1 夏季極端工況下司機室送風系統的最佳化
8.4.2 冬季極端工況下司機室送風系統的最佳化
參考文獻
9 列車駕駛人機互動仿真與測試實驗系統設計
9.1 人機仿真與測試實驗系統設計
9.1.1 實驗系統總體功能需求分析
9.1.2 實驗系統總體構架
9.1.3 基於分散式的多解析度車載視景仿真系統設計
9.1.4 三自由度列車駕駛體感模擬系統設計
9.2 列車駕駛人機互動仿真與測試關鍵技術
9.2.1 駕駛虛擬場景的構建與實時控制
9.2.2 基於MDA的車載人機界面仿真方法
9.2.3 基於前庭位置的列車駕駛三自由度體感模擬算法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