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旅行速度、簡稱旅行速度,是指列車在一段距離路程運行中的平均速度,屬於衡量鐵路系統運營速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測量旅行速度時,相應路段里所有影響列車行駛的時間因素都計算在內。旅行速度一般指列車的旅行速度,亦可以指汽車、民航、客輪等其它交通工具的旅行速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列車旅行速度
- 外文名:average speed
- 其它名稱:列車平均速度、旅行速度
- 主要用途:衡量列車的實際速度情況
概念簡介,影響因素,最高速度,路段限速,停靠車站,其它原因,常見旅速,相關作用,
概念簡介
列車旅行速度、又稱列車平均速度,簡稱旅行速度、旅途速度或旅速等,是指列車在一定鐵路區間裡程範圍內行駛的平均速度。一般情況下,旅行速度就表示列車在兩個車站之間單向運行的平均速度,由兩站之間的鐵路全程除以列車從其中一個車站抵達另一車站所耗時間的計算得出結果。旅行速度能直觀地反映鐵路運營速度。
旅行速度不局限於鐵路領域,在其它交通領域皆適用。旅行速度沒有單一絕對的計算標準,可根據不同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參照事物及相應時空點。例如在一次出行中,既可以只計算車輛在高速公路上的旅行速度、也可以計算車輛在全程路段的旅行速度;既可只計算車的旅行速度,亦可計算人從起始地到目的地點到點的全程旅行速度。旅行速度是反映交通工具在較長路程內的平均速度,區別於反映交通工具在很短路程內的瞬時速度。
影響因素
最高速度
在鐵路和車輛(包括動車和拖車)同時作用下所能滿足列車的最高運行速度會直接影響到旅行速度。列車的最高行駛速度由鐵路最高設計速度和車輛最高設計速度共同決定,在這兩者中以設計速度較低的作為列車的最高運行速度、即最高速度。因為最高速度是列車的運行速度上限,任何列車的平均速度都不可能超過最高速度,所以最高速度越大、列車旅行速度的上升空間就越大;反之,列車旅行速度就會受到更大限制。在廣深鐵路上,最高速度160km/h的列車,旅行速度約100km/h;最高速度200km/h的列車,旅行速度約140km/h。
路段限速
列車並不能在所有路段上都以最高速度全速行駛,因為鐵路沿線總有部分路段要適當降速行駛,比如在彎道、陡坡和道岔中以及途徑特殊橋隧、車站和街區等,這些路段限速都會制約旅行速度的進一步提升。
停靠車站
列車在中途站點的停靠次數和停靠時間是限制旅行速度的主要原因,停站次數或停站時間越多,旅行速度就降低得越明顯。為了滿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很多鐵路線上會分別開行多站停靠列車和全程直達列車。
其它原因
不同列車在一定行駛區間範圍內的互相避讓和交錯通行、惡劣天氣干擾、上落乘客的意外延時、鐵路或列車及其相關設施發生故障、線路的初期運營、臨時調度指令變更等都會影響旅行速度,且通常是低於正常速度。
常見旅速
常見出行交通工具及其通常旅行速度
步行:4km/h、慢跑:8km/h、腳踏車:16km/h、機車:32km/h
城市道路:30km/h、農村道路:30km/h、低等級公路:40km/h、高等級公路:80km/h
公共汽車:20km/h、的士自駕:30km/h、城市軌道:40km/h
普快列車:60km/h、快速列車:80km/h、特快列車:100km/h、直達列車:120km/h
城際動車組:120km/h、普通動車組:140km/h、高速動車組:230km/h
相關作用
旅行速度是衡量交通工具實際運輸效率的重要指標,也是論證交通系統綜合運輸能力的直接依據之一,無論是對交通系統設計規劃、施工建設和運營管理等的有關部門還是對面臨多種交通出行方式選擇的旅客都具有突出的研究和參考價值。交通工具旅行速度的改變波動往往會帶動相應車票價格、搭載客流以及運營成本等的變化浮動。比如,針對近期大眾呼籲的鐵路恢復速度問題,有專家就認為這很可能將增加過多的維護成本和乘車票價,甚至會因增加制動距離反而降低列車旅行速度。又如在高鐵路網發達的今天,由於轉乘麻煩、票價昂貴、乘車和下車時間無法配合大眾日常的用餐休息時間點或其它原因等導致部分線路的乘客更傾向選擇旅行速度較慢的普速列車。所以,在力爭提高各種交通工具旅行速度的同時,如何平衡其它多方面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邁入高速鐵路時代,全國掀起了一片高快速鐵路和城際鐵路的建設熱潮。但有些軌道線路從設計到修築過程中存在不合理之處,導致竣工後客運列車的旅行速度遠達不到預期目標,甚至出現“票價比汽車貴、速度比汽車慢”的另類怪象。現代化交通時代,旅客更多關注的不是最高車速,而是旅行速度。
對旅客來說,旅行速度擁有較確切的現實意義,事關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的最終選擇。比如在上班距離和沿途環境介於乘車和步行均能接受的範圍內,上班族就會權衡步行時間和等車時間繼而斟酌是否有必要搭公車。因此,“旅行速度”這一概念打破了“最高速度即最快”的思維誤區,能促進人們更科學地完善交通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