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下)

《舊約聖經》中的兩卷。列王意指諸王。在希伯來聖經中本為一卷。自“七十子譯本”始分作上下兩卷,記述以色列人從大衛死後,所羅門登基為王,到耶路撒冷淪亡之間大約400年的漫長歷史。包括所羅門死後統一王國分裂為南北兩國,以及北國以色列於公元前722年亡於亞述、南國公元前586年亡於新巴比倫等大事紀要。舉凡國家的宗教情況、國運興衰的原因,諸王的為善抑為惡等,都有扼要的闡述。全書共47章,大體採用編年體,有時也分類排列材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列王紀(上,下)
  • 外文名:KingsⅠ,Ⅱ
  • 創作年代:公元前538年從巴比倫歸回之前
內容簡介,作品背景,

內容簡介

上卷記述以色列民族分裂前後的情況,到北國以色列由亞哈謝稱王時為止。其中第1至11章為所羅門的史傳,包括所羅門受膏為王(王上1:28-53),鞏固王位(上2:26-46),祈求智慧(上3:4-9),興建聖殿(上5:1-7:51),行獻殿禮(上8:1-66),政績概述(上9:1-10:29),晚年衰敗(上11:1-45)等事跡。第12章以下為分國後諸王的事略。第12章寫所羅門死後兒子羅波安繼位,羅波安實施獨斷專行的高壓統治,這時在埃及避難的耶羅波安回到耶路撒冷,號召北方十個支派歸順他,和羅波安統治的猶大及便雅憫支派分庭抗禮。王國自此分裂為南北兩國。從上卷第13章至下卷第25章,都是分裂後的兩國簡要歷史。其時,南國稱為猶大,首都仍在耶路撒冷。和北國關係時戰時和。內部統治較混亂,占支配地位的始終只有大衛家族。從羅波安到西底家先後由19個王秉政。間或有幾次宗教和政治上的復興,均持續不久,最終於公元前586年亡於新巴比倫,前後共持續約345年(公元前933至公元前586年)。北國稱以色列,200多年中更換9次王朝,有的王朝只持續幾個月或幾天時間。第一個國王耶羅波安建都示劍,後遷至得撒。他曾在以色列國境北方的但和南方的伯特利立兩個金牛犢,以阻止百姓赴南國耶路撒冷獻祭。暗利為王時(公元前887至公元前876年),北國遷都撒瑪利亞。從公元前933年至公元前722年,北國9朝20個王的統治共歷時211年,最後亡國於亞述帝國。

作品背景

本書雖是歷史書,但記述的重點不在歷史而在宗教。它以大量篇幅記述先知以利亞以利沙的事跡,對諸王的評價也以“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或“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作標準。本書作者不詳。從內容上看,系參考一些古老資料編輯而成。根據書中的明確記載,其引用的材料主要有下述3種:《所羅門記》(見王上11:41)、《以色列諸王記》(王上14:19等)、《猶大列王記》(王上14:29等)。本書最後記載公元前561年巴比倫王釋放被擄的猶大王約雅斤之事(王下25:27),但未反映出被擄歸回後的大事,故全書顯然完成於公元前538年從巴比倫歸回之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