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斐伏爾異化理論研究

列斐伏爾異化理論研究

《列斐伏爾異化理論研究》是202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列斐伏爾異化理論研究
  • 作者:潘禹非
  • 出版時間:2024年4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2733081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較為全面介紹了列斐伏爾異化理論的主要內涵,系統地闡發了其異化概念的特殊性:列斐伏爾在繼承馬克思的異化理論之餘,融合現代性批判和微觀權力轉向的理論視野,開闢了新的異化批判領域,同時他試圖將異化和日常生活、空間、時間等概念結合在一起,對異化的批判推進至全社會的範圍。一方面,列斐伏爾認為,馬克思並沒有規定異化從產生到消亡的準確時間,異化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但是它並不會因為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終結而隨之消失。另一方面,異化在人類社會進入新世紀之後擴張了它的活動範圍,從經濟領域向其他領域蔓延,進而形成了以日常生活的異化、空間生產的異化、消費異化、政治異化、節奏異化、文化異化等多重異化為特徵的社會現實。本書呼籲人們重新拾起對異化問題的重視,揭示了發達資本主義社會隱秘的社會運作機制並指認了其症候之所在。因此列斐伏爾異化理論在理解這些現象和困境的時候展現出獨特的理論視角和有效的借鑑價值,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圖書目錄

導論 重拾異化:理解列斐伏爾的關鍵所在
一 研究緣起和研究目的
二 列斐伏爾生平及思想回顧
(一)列斐伏爾的生平與著作
(二)列斐伏爾的思想概況
三 國內外學者對列斐伏爾理論思想的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二)國內研究現狀
四 作為骨骼和導線的異化理論
(一)異化與日常生活
(二)異化與空間、時間
(三)異化與現代性
(四)異化與馬克思主義
第一章 列斐伏爾異化理論溯源
第一節 列斐伏爾異化理論的社會時代背景
一 20世紀的歐洲社會
二 全球範圍內的現代化進程
第二節 列斐伏爾異化理論的思想淵源
一 馬克思之前的異化理論
二 馬克思的異化理論
三 對蘇聯教條主義的批判
第二章 列斐伏爾關於異化的一般理論
第一節 異化產生的根源:人與自然的分離
一 關於人類產生和存在的構想
二 人與自然之間的客觀辯證關係
三 自然的異化:人與自然相分離的必然結果
第二節 異化與人的本質結構
一 作為結構和過程的人的本質
二 人的確定性與或然性
三 人的可能性與必然性
第三節 “總體的人”:揚棄異化的歷史主體
一 “總體的人”的理論依據與理論可能性
二 “總體的人”的基本規定性
第四節 全面的異化: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病理診斷
一 何為“全面的異化”
二 列斐伏爾關於異化的五種觀點
第三章 20世紀人類社會現實深刻變化對列斐伏爾異化理論的影響
第一節 現代性:現代理性文明的必然結果
一 現代性的理論界定與基本內涵
二 列斐伏爾對現代性的理論認知
第二節 微觀權力轉向:操控社會的權力類型的轉變
一 巨觀權力與微觀權力的交替嬗變
二 巨觀權力與微觀權力的辯證關係
三 關於微觀權力的規定性
第三節 列斐伏爾異化理論與現代性和微觀權力轉向的關聯性
一 現代性和微觀權力轉向在列斐伏爾異化理論中的體現
二 現代性、微觀權力轉向和列斐伏爾異化理論的內在關係
第四章 列斐伏爾對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全面異化的總體性批判
第一節 日常生活的異化批判
一 日常生活的異化形象:卓別林與布萊希特

作者簡介

潘禹非,男,1987年生人,哲學博士,畢業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現任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性與日常生活批判、城市空間理論研究和西方空間哲學研究。主持2021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項目(省部級)1項,參與並完成省部級課題1項。發表CSSCI學術論文3篇,博士學位論文獲校級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