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研究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研究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研究》是陳娥英創作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8月。

該書系統梳理了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比較研究了列寧、威爾遜史達林的民族自決權思想,評析了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實踐和研究,並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研究
  • 作者:陳娥英
  • 首版時間:2016年8月
  • 字數:291千字
  • 類別: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梳理了民族自決權思想發展演變的歷史,分析了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理論淵源和時代背景,總結了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主要內容。通過列寧、威爾遜和史達林民族自決權思想的比較,更為翔實地闡述了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內涵、實質和意義。

作品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理論淵源及時代背景
第二章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發展演變
第一節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理論淵源
第二節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時代背景
第一節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提出(1898—1905)
第二節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發展(1905—1914)
第三節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成熟(1914—1917)
第三章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主要觀點
第四章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貫徹落實
第一節 民族自決權的含義
第二節 民主革命與民族自決權思想
第三節 戰爭與民族自決權思想
第四節 帝國主義與民族自決權
第五節 社會主義與民族自決權思想
第一節 列寧貫徹落實民族自決權思想的策略措施
第二節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實現形式
第三節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實踐結果
第五章 列寧與威爾遜民族自決權思想比較
第六章 列寧與史達林民族自決權思想比較
第一節 威爾遜的民族自決權思想
第二節 列寧與威爾遜民族自決權思想異同比較
第一節 史達林的民族自決權思想
第二節 史達林與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分歧
第七章 民族自決權思想發展現狀及其爭議問題評析
結語
第一節 民族自決權思想在爭論中發展
第二節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爭議及其評析
參考文獻
附錄 《列寧全集》中有關民族自決權思想論述的文章
後記

創作背景

同前蘇聯一樣,中國是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從具體國情出發,借鑑蘇聯經驗,創建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現了各民族的平等、團結和共同發展。但在國內外敵對勢力的策劃、推動下,民族分裂活動也很猖狂。他們甚至打著爭取“民族自決權”的旗號欺騙公眾,蠱惑人心。民族自決權也就成為一個敏感話題,對列寧民族自決權的研究難免受到影響。中國正在崛起,全方位、多領域的國際合作日益拓展,這也需要深化包括民族問題在內的相關理論研究,為黨和政府正確分析判斷局勢,制定行之有效的方針政策提供理論支撐。如何認識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核心價值、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對各種相關的學術觀點進行辨析,以正視聽,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重大課題。《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研究》就對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進行了系統研究。

作品思想

第一,該書系統梳理了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該書按照歷史的邏輯順序,梳理了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理論淵源及其產生的時代背景。該書認為: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主要理論淵源是馬克思主義民族自決權思想和西方資產階級民族自決權思想。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民族自決權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它在肯定和借鑑了西方資產階級早期民族自決權思想中有益看法的同時,揭露和批判了它維護和粉飾西方殖民統治的本質;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時代背景,即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進入帝國主義時代,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並成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重要組成部分;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為帝國主義時代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特別是俄國革命指明了方向。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有一個產生髮展的過程。該書認為:列寧在籌建俄國無產階級政黨過程中提出民族自決權思想;“一戰”爆發前,歐洲各國社會主義政黨圍繞民族自決權的大辯論,促進了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進一步發展;“一戰”後,各種民族自決權思想展開了激烈交鋒,列寧在與反對民族自決權主張的鬥爭和與各種錯誤觀點的辯論中,進一步凝聚和升華自己的思想,形成了比較系統的馬克思主義民族自決權理論。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內容豐富,該書抓住重點和關鍵問題,闡釋了列寧的主要觀點,使讀者比較容易了解和把握列寧民族自決權理論的要義。該書認為,列寧民族自決權理論的主要內容和觀點包括:民族自決權是民族分離權,是民族獨立和成立民族國家的權利;每個民族都應根據自身的具體歷史和所面臨的經濟、政治、社會條件,選擇相應的爭取民族自決權的內容、形式和方法道路;不同歷史時期,爭取民族自決權任務各有側重:民主革命時期的民族自決權思想要服從和服務於無產階級革命,帝國主義戰爭時期的民族自決權思想要服從和服務於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鬥爭和民族解放運動,社會主義時期的民族自決權思想要服從和服務於鞏固社會主義國家政權、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第二,該書比較研究了列寧、威爾遜和史達林的民族自決權思想。進行比較研究是該書的一個貢獻和突出特點。威爾遜的民族自決權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對“一戰”後世界秩序的重構和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該書通過比較研究認為,列寧和威爾遜民族自決權思想的相同之處在於:都反對繼續維護以歐洲為中心的舊國際秩序,主張建立平等自由民主的新國際秩序,倡導道義力量,反對武力威脅,支持民族自決權。因階級立場和根本出發點不同,二者觀點也存在根本區別:列寧完全站在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堅決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壓迫民族的解放事業,堅決支持被壓迫民族通過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鬥爭,爭取民族自決權;威爾遜則站在美國政府的立場上,企圖通過支持民族自決權,削弱歐洲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勢力,為美國謀取道義制高點和實際戰略利益。
同時,該書對史達林和列寧在民族自決權問題上的分歧進行了比較研究。該書認為在革命戰爭時期和革命勝利初期,史達林曾擁護和積極貫徹落實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即使列寧逝世後,史達林仍努力提高非俄羅斯民族的政治地位,根據其具體情況建立和建設管理體制,大力促進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但在如何組建多民族國家形式和實現民族聯合的問題上,史達林和列寧始終存在分歧意見。隨著農業全盤集體化和工業國有化的實現,蘇聯宣布建成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在這種超越社會主義發展階段、急於向共產主義過渡思想的指導下,蘇聯的民族政策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在民族問題上,史達林逐漸背離了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不斷削弱乃至取消各民族自決權,對少數民族採取歧視和壓制的政策。這種做法產生了嚴重後果,埋下民族矛盾和分裂的禍根。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研究》
2016年8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7834-8

作者簡介

陳娥英(1972—),女,甘肅渭源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陝西省委黨校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科學社會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