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對伯恩施坦主義批判的政治學》是一本2022年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列寧對伯恩施坦主義批判的政治學
- 作者:孫奪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5月
- 頁數:124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5411354
《列寧對伯恩施坦主義批判的政治學》是一本2022年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奪。
《列寧對伯恩施坦主義批判的政治學》是一本2022年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奪。內容簡介本書概括介紹了伯恩施坦主義的理論根基、思想脈絡以及後世諸多資產階級學者在其影響下出現的各種“變種”,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對其...
《列寧、盧森堡、考茨基與伯恩施坦主義》是2013年7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淑品。內容簡介 《列寧、盧森堡、考茨基與伯恩施坦主義》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項成果。選題從列寧、盧森堡、考茨基對伯恩施坦主義的認識入手,在客觀地解讀列寧、盧森堡、考茨基、伯恩施坦生前的著作、文稿、書信等歷史文獻的基礎上展開...
第一節伯恩施坦主義的政治觀點和哲學觀點 第二節普列漢諾夫和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對伯恩施坦主義的批判及其局限 第三節列寧對伯恩施坦主義的批判 第四章列寧反對經濟主義和孟什維主義的鬥爭 第一節經濟派和孟什維克的庸俗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觀點 第二節普列漢諾夫對經濟主義的批判及向孟什維克的轉變 第三節列寧對經濟主義...
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出現及其影響,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對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批判。義大利等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比如拉布里奧拉,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探索;奧地利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論述了列寧對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批判,與其他理論家的論爭。這一時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重要的一個時期,對這一階段的敘述和研究較為薄弱,本卷...
(一)哲學、經濟學與社會主義理論批判 (二)對列寧批判奧地利馬克思主義的反思 第六章 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與西方馬克思主義 一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形成 (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提出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二 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與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異同 (一)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與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相同點 (二)奧地利馬克思...
批判民粹派的主觀社會學,捍衛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 科學地論證俄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第三節 列寧批判經濟派及孟什維主義,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理論的形成 批判自發論,闡明建立新型政黨的必要性 對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理論的全面闡述 批判孟什維主義,闡明黨的性質、黨員條件和組織原則 第四節 列寧對伯恩施坦理論的...
――馬克思主義同拉薩爾改良主義的鬥爭 六、在敵人壓力下,德國社會民主黨變右傾 ――馬克思、恩格斯對蘇黎世“三人團”右傾機會主義 的批判 七、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出現和泛濫 ――德國社會民主黨內改良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八、“俄國的伯恩施坦主義”――列寧對“經濟派”改良主義的鬥爭 九、第二國際的破產 ――...
第三節 普列漢諾夫對機會主義法學觀的批判 普列漢諾夫對伯恩施坦機會主義的批判 普列漢諾夫對俄國機會主義思潮的批判 第二章 列寧歷史唯物主義法律觀的確立 第一節 早期的革命實踐和理論著述活動 艱難的求學歷程和不屈不撓的革命追求 車爾尼雪夫斯基、普列漢諾夫對列寧思想的影響 列寧主義的誕生 第二節 列寧對俄國機會...
三、法國和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對伯恩施坦理論的批判 第三章第二國際一些理論家對馬克思主義的貢獻 一、考茨基整理出版《資本論》第四卷 二、盧森堡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貢獻 三、梅林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貢獻 四、倍倍爾、蔡特金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與傳播的貢獻 第四章普列漢諾夫、列寧對俄國民粹派等思潮的批判 一、普列漢諾夫...
第三節資本積累全球化與資本主義滅亡 第四章考茨基關於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的認識 節考茨基前期針對伯恩施坦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基本趨勢的批判 第二節考茨基整理出版《資本論》第四卷對資本主義趨勢理論的貢獻 第三節考茨基“超帝國主義論”對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的預判 第四節列寧對考茨基“超帝國主義論”的清算與批判 第五章...
第四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發展 一、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和科學觀的系統化 二、唯物史觀的進一步闡發 三、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科學總結 第五節 面向新世紀的新探索 一、對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的科學分析 二、對無產階級革命策略的新探索 三、在批判伯恩施坦主義中捍衛馬克思主義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列寧主義階段 ...
2.《論盧森堡對伯恩施坦民主觀的認識與批判》,《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1.1 3.《列寧無產階級文化領導權及其啟示》,《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CSSCI),2020.10.4.《變化中的堅守:恩格斯晚年關於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理論的思考》,《當代社會與社會主義》,2019.3 5.《黨內民主的理論淵源——論羅莎•盧森堡對...
以拉法格、李卜克內西和列寧為首的左派對伯恩施坦等人的馬克思主義進行激烈的批判,國際社會民主黨發生裂痕,革命的重心也由歐洲的西部轉移到東部。1917年11月7日,蘇維埃起義成功,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布成立。十月革命成功,極大地鼓舞了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和被壓迫的勞苦大眾 ,但並不是整個左派隊伍都一致贊同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