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哲學(第五版)

刑法哲學(第五版)

《刑法哲學(第五版)》是2015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興良。

基本介紹

  • 書名:刑法哲學(第五版)
  • 作者:陳興良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7月
  • 頁數:952 頁
  • 定價:17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020549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刑法哲學》一書是當代著名刑法學家陳興良教授的成名之作。它初版於1992年,當時面對著其他部門法學的競爭與挑戰,刑法學意欲何為、出路何在?這是每一個有志於刑法學研究的學者需要深刻反思的問題。對此,當時的作者得出的結論就是:從體系到內容突破既存的刑法理論,完成從注釋刑法學到理論刑法學的轉變。本書是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刑法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寫就的。作者根據當時所有能夠看到的國內、國外資料,建構了本書的刑法學體系的基本框架——“罪刑關係中心論”。作者認為,刑法哲學體系是有一定的獨創性的,反映了作者對於刑法哲學的獨到見解。刑法哲學作為一種理論,並非獨一二的,每一種刑法哲學都可以有自己的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推動與深化刑法學的發展。本書作者所勾勒出的“罪刑關係中心論”的刑法哲學體系共包含15個範疇,如書稿導論中的圖示,其間的辯證關係涵括了刑法的基本問題,也即本書的邏輯體系。正如作者所言,《刑法哲學》對於他自身是一個刑法學術研究的起點,對於我國的刑法學,也是它在學術發展過程中不能繞過的節點。這就是本書所具有的學術史的意義,也是本書作為第5版的出版價值之所在。

作者簡介

陳興良,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兼任北京大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監獄學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以及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等職。

圖書目錄

導 論 1
第一節 刑法哲學的價值內容 2
第二節 刑法哲學的範疇體系 12
第一編 犯罪本體論
第一章 主觀惡性 27
第一節 主觀惡性的嬗變 27
第二節 心理事實 34
第三節 規範評價 50
第四節 主觀惡性的阻卻 68
第二章 客觀危害 72
第一節 客觀危害的嬗變 72
第二節 行為事實 77
第三節 價值評判 100
第四節 客觀危害的阻卻 114
第三章 再犯可能 118
第一節 再犯可能的概念 118
第二節 再犯可能的表征 119
第三節 再犯可能的預測 131
第四章 初犯可能 136
第一節 初犯可能的概念 136
第二節 初犯可能的表征 137
第三節 初犯可能的預測 150
第五章 犯罪本質二元論 155
第一節 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 155
第二節 再犯可能與初犯可能 164
第三節 社會危害性與人身危險性:犯罪本質二元論 174
第六章 故意犯罪 189
第一節 故意犯罪的嬗變 189
第二節 故意犯罪的概念 191
第三節 故意犯罪的法定分類 203
第四節 故意犯罪的學理分類 209
第七章 過失犯罪 218
第一節 過失犯罪的嬗變 218
第二節 過失犯罪的概念 221
第三節 過失犯罪的法定分類 228
第四節 過失犯罪的學理分類 232
第五節 過失責任 240
第八章 作為犯罪 248
第一節 作為犯罪的嬗變 248
第二節 作為犯罪的概念 251
第三節 作為犯罪的形式 256
第四節 作為犯罪的類型 264
第九章 不作為犯罪 273
第一節 不作為犯罪的嬗變 273
第二節 不作為犯罪的概念 276
第三節 不作為犯罪的構成 281
第四節 不作為犯罪的類型 299
第十章 犯罪的附隨情狀 304
第一節 犯罪的動機和目的 304
第二節 犯罪的時間和地點 331
第二編 刑罰本體論
第十一章 道義報應 339
第一節 道義報應的概念 339
第二節 刑罰的倫理根據 346
第三節 道義報應的實現 351
第十二章 法律報應 354
第一節 法律報應的概念 354
第二節 刑罰的法律根據 361
第三節 法律報應的實現 364
第十三章 個別預防 368
第一節 個別預防的概念 368
第二節 個別預防的功能 377
第三節 個別預防的實現 383
第四節 個別預防的評價 385
第十四章 一般預防 391
第一節 一般預防的概念 391
第二節 一般預防的功能 396
第三節 一般預防的實現 399
第四節 一般預防的評價 404
第十五章 刑罰目的二元論 416
第一節 道義報應與法律報應 416
第二節 個別預防與一般預防 418
第三節 報應與預防:刑罰目的二元論 425
第十六章 生命刑 449
第一節 生命刑的演進 449
第二節 生命刑存廢之爭 452
第三節 各國生命刑的比較 461
第四節 中國生命刑的限制 464
第五節 生命刑的修訂及其評價 475
第十七章 自由刑 483
第一節 自由刑的演進 483
第二節 自由刑優劣之爭 488
第三節 各國自由刑的比較 494
第四節 中國自由刑的改革 498
第五節 自由刑的修訂及其評價 512
第十八章 財產刑 515
第一節 財產刑的演進 515
第二節 財產刑存廢之爭 520
第三節 各國財產刑的比較 529
第四節 中國財產刑的改造 541
第五節 財產刑的修訂及其評價 547
第十九章 資格刑 552
第一節 資格刑的演進 552
第二節 資格刑存廢之爭 558
第三節 各國資格刑的比較 565
第四節 中國資格刑的完善 571
第五節 資格刑的修訂及其評價 578
第二十章 保全刑 582
第一節 保全處分的演進 582
第二節 一元論與二元論之爭 586
第三節 各國保全處分的比較 592
第四節 中國保全刑的建構 600
第五節 保全處分的修訂及其評價 608
第三編 罪刑關係論
第二十一章 罪刑關係二元論 617
第一節 已然之罪與報應之刑 617
第二節 未然之罪與預防之刑 619
第三節 雙重罪刑關係的辯證統一 622
第四節 罪刑關係基本原理的意義 626
第二十二章 罪刑關係的基本原則 631
第一節 罪刑法定原則 631
第二節 罪刑均衡原則 652
第二十三章 罪刑關係的法定化 667
第一節 刑事立法的概念 667
第二節 刑事立法的指導思想 671
第三節 刑事立法的方式 678
第四節 刑事立法的技術 694
第五節 刑事立法的效力 703
第二十四章 罪刑關係的質的個別化 708
第一節 定罪的概念 708
第二節 定罪的原則 717
第三節 一般犯罪的認定 722
第四節 特殊犯罪的認定 751
第五節 刑事疑罪的處理 757
第二十五章 罪刑關係的量的個別化 766
第一節 量刑的概念 766
第二節 量刑的原則 771
第三節 各種刑罰的裁量 779
第四節 量刑的情節 787
第五節 量刑的方法 795
第六節 量刑的制度 799
第二十六章 罪刑關係的現實化 803
第一節 行刑的概念 803
第二節 行刑的原則 813
第三節 各種刑罰的執行 815
第四節 行刑的制度 841
第二十七章 罪刑關係的理論化 846
第一節 概述 846
第二節 行為中心論 850
第三節 行為人中心論 855
第四節 社會危害性中心論(上) 860
第五節 社會危害性中心論(下) 866
第六節 罪刑關係中心論 870
結束語
附錄Ⅰ 參引書目
附錄Ⅱ 名詞索引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