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期限制度研究》是2020年8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增尊。本書主要講述了對刑事訴訟期限制度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分析,梳理挖掘古代法律文化精髓,縷清制度發展的脈絡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刑事訴訟期限制度研究
- 作者:於增尊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2096009
《刑事訴訟期限制度研究》是2020年8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增尊。本書主要講述了對刑事訴訟期限制度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分析,梳理挖掘古代法律文化精髓,縷清制度發展的脈絡等等。
《刑事訴訟期限制度研究》是2020年8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增尊。本書主要講述了對刑事訴訟期限制度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分析,梳理挖掘古代法律文化精髓,縷清制度發展的脈絡等等。內容簡介在我國,刑事訴訟期限制...
《刑事訴訟管轄制度研究》是2019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桂夢美。刑事訴訟管轄制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訴訟制度。管轄活動是訴訟活動的必經環節,這源於刑事訴訟管轄制度特有的程式分流功能。我國的刑事訴訟管轄包括立案管轄和審判管轄,域外的刑事訴訟管轄制度一般指審判管轄,但事實上也存在偵查機關與審判機關之間...
《刑事起訴與不起訴制度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起訴與不起訴制度學術研討會”的成果。第一部分針對起訴與不起訴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專家進言獻策;第二部分針對起訴與不起訴制度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從幾個方面入手來進一步論證解決問題的辦法。目錄 上篇 起訴不起訴制度研究——專家論證篇...
審理期限,一個訴訟案件從立案到審結所能持續的最長時間。在中國,刑事訴訟案件一審最長時間為3個月,二審一般為2個月;適用簡易程式的刑事訴訟案件審理的最長時間為20日,對可能判處有期徒刑超過3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民事訴訟案件,適用普通程式審理的,最長時間為6個月;適用簡易程式審理的,最長時間為3個月...
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範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於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根據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
《中國近代刑事訴訟制度變革研究》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春雷。本書在對中國傳統刑事訴訟制度回溯與反思的基礎上,總結了中國古代刑事訴訟制度的四個發展階段及其特徵,並對中國近代刑事訴訟制度變革的背景、路徑及理念進行了探析。內容簡介 西法東漸、列強環伺的中國近代時期,刑事訴訟制度在艱辛和曲折中獲得...
《中美刑事訴訟制度比較研究》是2013年9月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陽、高詠、孫連鐘。內容簡介 《中美法律制度比較研究系列:中美刑事訴訟制度比較研究》選取了六個研究專題展開比較法上的討論,分別是巨觀層面的基本價值和理念,訴訟構造,以及微觀制度層面的證據制度,強制措施,救濟制度中的抗訴和非常具有...
因此,有必要以審判中心主義為視角,對我國刑事訴訟制度進行重構,以實現刑事司法的公正與高效。作者簡介 焦盛榮,男,漢族,1966年8月出生,甘肅通渭縣人,法律碩士,律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甘肅政法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兼任中國法學會環境與資源研究會理事,定西市人民政府法律顧問,甘肅省智慧財產權專家講師團...
同時,對我國的刑事申訴制度進行了反思,建議建立刑事申請再審之訴制度。該制度旨在把刑事申訴活動納入正式的訴訟軌道,把申請再審視作一種訴權為法律所規定,成立再審之訴。申請權人在法定期限內,向法定機關提出法律許可啟動再審的理由,人民法院即應再審。只有這樣,才能既保障申請權人的正當權利,制止申訴無限,保證...
第四章 刑事訴訟法解釋的目的與方法 一、刑事訴訟法解釋的目的 二、刑事訴訟法解釋的方法 三、各種解釋方法的綜合運用 第五章 刑事訴訟法解釋的制定程式 一、刑事訴訟法解釋制定程式的特徵與功能 二、刑事訴訟法解釋制定程式存在的問題 三、刑事訴訟法解釋制定程式的完善 下篇 第六章 管轄制度解釋問題研究 一、公...
縱博,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近年來獨立在《法律科學》《法學家》《現代法學》《法商研究》《環球法律評論》《當代法學》《法學論壇》等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部分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圖書目錄 上篇 刑事訴訟制度基礎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律解釋的現狀與規範 一、刑事訴訟法律解釋的價值 二、刑事訴訟...
本書是我主持的中國刑事訴訟運行機制實證研究系列作品的第三本。我有一個規劃,率領一個實證研究團隊,或共同研究,或單獨研究,不斷將刑事訴訟實證研究引向深入,形成系列作品。馬靜華教授對偵查到案制度的實證研究即是在此研究規劃下的成果,也是其博士論文。好的選題是研究成功的一半。在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日益繁榮...
進一步規範司法行為,推進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需要加快完善刑事訴訟制度。刑事訴訟法的修改,是貫徹落實中央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要求的具體舉措。二、修正案草案的形成過程 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安排,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從2009年初開始著手刑事訴訟法修改方案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多次聽取全國人大代表...
《審判中心主義視野下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研究》是2016年7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紅興。內容簡介 審判中心主義是刑事訴訟模式歷史演進的必然結果。審判中心主義要求審判是整個刑事訴訟的核心,訴訟各方都必須圍繞審判進行活動,司法裁決具有高度的權wei性和決定力。審判中心主義不僅體現在訴訟構造上以審判為中心,而且...
第四章實物證據的收集、保管制度 一、刑事物證、書證基本問題概要 (一)刑事訴訟中物證、書證的概念 (二)物證、書證的收集和保管的含義和特徵 (三)研究刑事物證、書證收集和保管的價值 二、我國相關法律規定 (一)物證、書證的收集規定 (二)物證、書證的保管規定 三、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取證程式...
並增加規定,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有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國家重大利益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可以不起訴或者撤銷案件。3.增加速裁程式。適用於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被告人認罪認罰,民事賠償問題已經解決的案件。規定速裁程式不受刑事訴訟法規定的送達期限的限制,不進行法庭調查、法庭...
《刑事訴訟法學》是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刑事訴訟法學》編寫組。內容簡介 編寫課題組由10 位專家組成,首席專家是中國人民大學陳衛東。教材以刑事訴訟活動為研究對象,闡述了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基本程式及其法理基礎,探討了中國刑事訴訟法的歷史發展和實踐探索,特別是系統地梳理了馬克思主義...
《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以中國刑事訴訟制度近代化為視角》從中國刑事訴訟制度近代化的角度,系統、深刻地論述了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的原因、過程和影響。中西方傳統法文化和訴訟制度的巨大差異,導致中西方訴訟衝突不斷增多,在各種複雜因素——尤其是西方以武力為後盾撮取在華領事裁判權——的影響下,清政府開始了近...
六、《刑事訴訟法》任務規定的應然走向 專題二 羈押合法性與權利告知 刑事案件“延長羈押期限”問題研究 一、刑事案件延長羈押期限的現狀和問題 二、對策與建議 結語 附條件逮捕的正當性底限 一、附條件逮捕的特殊性 二、附條件逮捕的理念偏向與正當性底限 三、附條件逮捕正當性底限的制度保障 關於逮捕制度的立法缺陷...
本書作為《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的姊妹篇,是作者對中國刑事訴訟和司法體制問題所作的系統研究成果之一。該書以“中國的問題,世界的眼光”為研究豐旨,對司法權的性質、司法裁判的行政決策模式、“義務本位主義”的刑事訴訟模式,未決羈押制度,法院變更起訴問題、刑事訴訟中的重複追訴問題、刑事證據規則,辯護律師的...
一、審判管轄制度 二、刑事審判期限與斷獄稽違的責任 三、長官躬親審判制度 四、據狀勘鞫制度與審判的相對獨立 五、差官錄問制度 六、長官定判與集體籤押制度 第四章 皇權和行政權對刑事審判權的制約 一、皇權對刑事審判的控制 ……第七章 刑事審判官員的責任追究制度 ...
犯罪時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規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①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②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③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④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後認為必須追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