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評論(第23卷)(2008)》是2008年12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興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刑事法評論(第23卷)(2008)
- 作者:陳興良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2月
- 頁數:571 頁
- 定價:6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1146125
《刑事法評論(第23卷)(2008)》是2008年12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興良。
《刑事法評論(第23卷)(2008)》是2008年12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興良。內容簡介《刑事法評論(第23卷)》第三次設立“刑法知識論研究”欄目,表明對這一論題的高度關切。在“理論前沿”欄目中,江溯的《...
《刑事法評論(第24卷)》是2009年出版的第一卷,本卷的“理論前沿”發表了兩篇論文。張誠的《民國時期刑法主客觀主義之爭》一文,是民國刑法學史的一種探索。民國時期的這段刑法學歷史,正如作者所言,是一段被遺忘了的歷史。今天...
《刑事法評論第27卷(2010)》的“主題研討”是關於共犯的未完成罪的,即共犯理論與未完成罪的理論交叉部分。由於共犯與未完成罪各自具有複雜的理論結構,當兩者交叉的時候,其理論的複雜性自不待言。在本卷中,圍繞這一主題發表了中外...
《刑事法評論(第33卷)》是2014年1月2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興良。內容簡介 《刑事法評論》從第1卷至今,已經延續了16年,這種堅持對於一個刊物來講實屬難能可貴,對於主編陳興良教授而言,更能體現其非同一般的學術...
刑事法評論是北京大學法學院刑事法理論研究中心主辦的大型刑事法連續出版物,並已成為CSSCI的來源集刊。本卷在延續以往理論傳統的基礎上,並有所創新,收錄的文章也多具有理論上的創新性,併兼有交叉學科的研究。隨著刑事法評論成為核心集刊...
《刑事法評論(第30卷)》是2012-6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興良。內容介紹 《刑事法評論(第30卷)(2012)》收入了兩篇文章,是對刑法刑事責任目的和風險刑法理論的深入研究。在"犯罪論體系研究"欄目中收入四篇文章,都是對犯罪構成要件的...
《刑事法評論:第26卷(2010)》是2010年5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興良。內容簡介 竭力倡導與建構以一種現實社會關心與最終人文關懷為底蘊的、以促進學科建設與學術成長為目標的、一體化的刑事法學研究模式。圖書目錄 主編絮語...
19.“論刑事政策過程中的公民參與”,載《刑事法評論》2008年第23卷。20.“預防校園慘案之治本與治標措施”,載《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21.“微博‘隨手拍’:公眾參與犯罪治理的一種可行性途徑”,載《山東警察學院學報》...
15.《美國場域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論爭:理論立場與改革取向》,《刑事法評論》2008年第23卷。16.《非法實物證據的排除模式:利益權衡與客觀化基準》,《犯罪研究》2009年第1期。17.《論偵查程式中的訊問技術及其合法化進路》,《訴訟...
23. 《刑事法評論》(第23卷)主編絮語 24. 《刑事法評論》(第24卷)主編絮語 25. 《刑事法評論》(第25卷)主編絮語 26. 《刑事法評論》(第26卷)主編絮語 27. 《刑事法評論》(第27卷)主編絮語 28. 《刑事法評論》(...
23.《構成要件論:罪刑法定與機能權衡》,《中外法學》2013年第1期;24.《德國刑法學中構成要件論的演變》,《刑事法評論》(第3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25.《敵人刑法的思與辨》,《中外法學》2010年第4期;26.《...
6.《持有型犯罪研究》,載《刑事法評論》(第11卷),陳興良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獨著。被《刑事司法指南》2005年第2集收錄,獨著。7.《再論以危險方法殺人案件之定性》,《政法論壇》2002年第1期,獨著。8.《婚內...
“論民眾的刑事實體裁判權”,載《刑事法評論(第16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版。“美國聯邦刑事訴訟規則(下)”(譯文),載《刑事訴訟前沿研究》(第3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1月版。“論檢察官的客觀義務”,載《...
36.《刑法謙抑性的的貫徹與悖反——對〈刑法修正案(六)〉的總體考量》,載謝望原、赫興旺主編《中國刑法案例評論》(第2卷),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37.《刑法謙抑性的實現制約》,載劉明祥、田宏傑主編《刑事法探究》(第2卷)...
28.《“存疑,有利於被告”之制度化及其實踐》,載《公民與法》2009年第1期(第34-40頁)2008 27.《論禁止重複追訴的機理》,載《刑事法評論》第23卷(2008年,第200-218頁)26.《刑事起訴書記載制度評析》,載《環球法律評論》...
31.“故意在犯罪論體系中的地位之研究”,載《刑法論叢》2013年第4卷; 32.“被害人特殊體質案件中死亡結果的歸責問題”,載《刑事法評論》第33卷 2013年; 33.“比較視野下懲治航空安全犯罪的立法完善”,第一作者,載《北...
28.《論刑法的任務及其立法完善》載《法學論壇》2008年第5期第54-58頁(CSSCI來源期刊)29.《犯罪學研究對象研究的批評性梳理》載陳興良主編《刑事法評論》(第22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90-203頁(CSSCI來源集刊)30.《犯罪學...
2、《死刑案件二審開庭的意義及應對――一個生與死的程式運作》,載陳興良主編:《刑事法評論》(第19卷,CSSCI集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3、《許霆案:刑法司法解釋過度化分析的一個視角》,載《中國刑事法雜誌》(CSSCI期刊)...
17、《論目的行為論犯罪論體系——以威爾茲爾的犯罪論體系為對象》(唯一作者),陳興良主編《刑事法評論》(第17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18、《論大陸法系犯罪論體系的實質化傾向——以梅茲格的犯罪論體系為視角》(唯一...
05.刑事檢控體制的古典模式——古羅馬的罪與罰,《中國政法大學學報》總第7期,2008年12月 06.西歐刑事訴訟的兩種傳統與晚近變革,《刑事法評論》第20卷,2007年 07.刑事訴訟的西歐風景,《法律文摘》,2006年11月 08.比較刑事司法...
5.《哲學思潮對刑法犯罪論體系的影響》載於《西部法學評論》2008年第6期 6.《關於詐欺犯罪量刑的思考》載於《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第11期(社科核心)7.《再犯危險性評估方法及檢驗》載於《刑事法評論》2009年(第25卷)(CSSCI...
研究方向為刑法學、刑事政策學。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學術論文 學術著作 個人專著 1.《刑事政策視野下的刑法教義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2.《目的犯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教材 副主編:《刑法學(上下)》,...
9、趙西巨,我國的侵權責任立法:如何應對“知情同意”法則?《民商法論叢》(第42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3月,第297-317頁 10、趙西巨,普通法系國家刑法中的“同意”抗辯,《刑事法評論》,第22卷,2008年,北京大學出版社,第...
5、《定罪思維的常人化理解與犯罪構成理論模式之選擇》,《刑事法評論》2008年第22卷,獨立,CSSCI來源期刊 6、《構成要件設定方式分析及其對刑事立法機制啟示》,《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獨立,CSSCI來源期刊 7、《後實證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