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金溝村

分金溝村位於,緊臨310國道,交通便利,村莊規劃整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分金溝村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白馬寺鎮
  • 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 全村人口:全村人口1650人
概況,故事,地圖信息,

概況

農產430戶。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積極實施“三清七集中”活動,共出動車輛75台次,投入人員812人員,清理垃圾489立方,拆除旱廁、不協調建築73個,清理建材167塊,實施了安全飲水工程。補植樹木100餘棵,村容村貌乾淨整潔。

故事

洛陽東郊白馬寺鎮有一個小村莊,名叫分金溝。許多外地人路過這裡,總要好奇地問起這個地名的來歷。不錯,這裡有一段曲折動人的傳說故事。
春秋初年,齊國有兩個世家子弟,一個名叫管仲,一個叫鮑叔牙,二人年齡相當,自幼結為莫逆之交。鮑叔牙年齡稍長,故管仲以兄稱之。由於當時齊國的國君昏庸,二人在政治上沒有出路,就相約從商。齊國靠近海邊,盛產魚、鹽,他們就購買一批魚、鹽,送到與齊國相鄰的宋國、衛國販賣,從中獲利,如此數年,兩人積累了一定的財富。有一天,管仲對鮑叔牙說:“洛邑是周天子的都城,也是天下最大的城市,我們不如到那裡經商,一來可以獲取重利,同時也可以領略這座名城的風采。”鮑叔牙認為管仲的話很有道理,於是二人就購買了一大批海鹽和齊國特產,運至洛邑。
當時的洛邑居民,主要食用晉國的池鹽,雖然味苦價高,但民眾已經習慣接受。當時的鹽業市場被晉國的鹽商壟斷,管仲、鮑叔牙運來的海鹽,雖然顆粒均勻、品質純淨,但並無人購買,在洛邑未銷售一斤一兩,二人一籌莫展。管仲心生一計,就與鮑叔牙冒充齊國的使者,向周王進貢海鹽百斤。由於周王室東遷後,齊國多年也沒派使者,現在突見齊國朝賀,大喜,就賜給二人黃金百兩,把二人進奉的海鹽賜給大臣品嘗,而廚師們用分賜的鹽做出了更好的飯菜。百姓們聞此開始爭相購買。不日,二人運來的海鹽和特產銷售一空,獲得了大量的金銀。
在如何使用這些金銀的問題上,二人發生了分歧,管仲主張把這些金銀換成古玩、珠寶運回齊國銷售,鮑叔牙不同意,他說:“古玩、珠寶可獲利十倍,但是必會使齊國貴族玩物喪志,齊國的振興將會變得更加遙遙無期,不如換成糧食,運回齊國。齊國剛遇饑荒,廣大災民需要救濟。”管仲說:“我們辛辛苦苦掙來的金錢如果這樣處置將血本無歸,我們現在不是當政者,沒有必要為無道的昏君分憂解難,我們是商人,商人必以贏利為目的。”二人談判未果,決定把金銀分開。於是,他們來到了城外一條小河邊,把金銀平均分為兩份。鮑叔牙不同意,他認為管仲在這次經商活動中功勞大,執意多給管仲分兩成,後人就把他們分金銀的地方稱為“分金溝”。
二人分金後,各購置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回到齊國。鮑叔牙廣賑災民,得到了齊國公子小白的賞識,成為大夫。管仲成為巨富,公子糾認為他機智多謀,舉薦他為大夫。齊襄公無道,齊國大亂,管仲帶公子糾逃到魯國,鮑叔牙帶公子小白逃到莒國。不久,齊襄公被殺,公子小白成了國君(即齊桓公),公子糾失敗,管仲成了階下囚。齊桓公欲以鮑叔牙為相,鮑叔牙推辭而薦管仲。他對齊桓公說:“您若僅僅管理齊國,那用高傒與我就足夠了;若您想稱霸天下,則非任用管仲不可!”齊桓公於是以管仲為相。後來,管仲果然施展出傑出的政治才能,幫助齊桓公九合諸侯,成就了一番霸業。後管仲感慨而嘆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地圖信息

地址:洛陽市洛龍區三一零國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