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夏布製作技藝

分宜夏布製作技藝,流傳於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的傳統技藝,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宜夏布製作技藝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簡要介紹,歷史淵源,主要內容,

簡要介紹

夏布是一種將天然苧麻纖維通過手工紡織加工而成的平紋布。苧麻纖維細長,質輕,強力大,光澤好,其構造中的空隙大,透氣性好,傳熱快,吸水多而散濕快,是天然纖維之王,有“中國草”之美稱。這些特性使其製作的布料牢實耐用、挺括滑爽、透氣排汗,用途廣泛。可作高檔的服裝、床上用品、褥墊、牆布、門帘、工藝美術品面料。
1997年經縣農業局申報,國家授予分宜縣為全國唯一“中國夏布之鄉”稱號。分宜具有全國最大的夏布染縝加工企業,早在唐宋時期,就開始向朝廷進貢精製夏布。宋時袁州知府劉克莊在進貢《表》稱“袁郡之邑,向進薴布,今俱歸分宜督辦”。
明崇楨年間,科學家宋應星(奉新人)在任分宜教諭時期,對種麻織布進行實地考察,在其名著《天工開物》中就有“腰機”和“夏布”兩章,圖文並茂,真實地闡述這種麻織布情況。現中國歷史博物館至今還珍藏著當年乾隆下江南時從雙林調走的一匹夏布。
夏布、煤炭、石灰石是雙林鎮三大支柱產業,全鎮優質苧麻種植面積666.67公頃,80%以上農戶從事夏布和與之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農民純收入有49%來自夏布生產。分宜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苧麻夏布生產。農戶種麻,績成麻紗,再織成夏布。
20世紀以來,在工業紡織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夏布這種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傳統手工技藝正瀕臨失傳。
夏布的深加工,苧麻產業鏈不斷延伸,提高了苧麻的附加值。企業漂染成彩色夏布後,再加工成家紡產品出口創匯,產品遠銷東南亞等各國。市場經濟效益良好。

歷史淵源

分宜傳統特產,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唐宋時期,就開始向朝廷進貢精製夏布。宋時袁州知府劉克莊在進貢《表》稱“袁郡之邑,向進薴布,今俱歸分宜督辦”。
明崇楨年間,科學家宋應星(奉新人)在任分宜教諭時期,對種麻織布進行實地考察,在其名著《天工開物》中就有“腰機”和“夏布”兩章,圖文並茂,真實地闡述當時分宜織布情況。現中國歷史博物館至今還珍藏著當年乾隆下江南時從雙林調走的一匹夏布。
民國初年,夏布生產由個體手工業發展到興辦工廠。據民國版《分宜縣誌》記載,縣北廣出苧麻,以夏布為業,資本厚者數10人為一廠,薄者10人為一廠,號曰“機房”。雙林李生彩、李生海、楊灶妹、楊德元、郭晚生等都開辦機房,多的有10餘張布機,僱工20餘人;少的有5~6張布機、僱工10餘人。農家婦女90%以績苧麻紗為主要副業。據省經濟委員會對10縣調查資料表明,1927年(民國十六年)前,分宜每年產夏布10萬匹,十有八九銷往上海、煙臺等地及朝鮮、日本等國。夏布交易商行商業亦隨之興起,當時全縣有夏布行21家。之後,由於戰亂,流通渠道阻塞,夏布連年減產。1929年據省建設廳調查,分宜年產夏布6萬匹,減產40%。抗日戰爭勝利後,夏布生產逐漸恢復。1946~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夏布生產處於停產歇業狀態。至1949年,夏布行僅剩寶生、同和等5家,從業人員263人,年產夏布僅萬匹。
新中國成立後,縣人民政府積極扶持夏布生產。1953年全縣產夏布8.32萬匹,1954年達到9.15萬匹。1955年夏布從業人員518人。是年冬,組成雙林、嶺南2個夏布生產合作社。1964年,雙林、楊橋、高嵐、洞村先後新建4個社辦夏布廠,夏布生產全部實現集體化。1966~1976年,以糧為主,忽視苧麻、夏布生產。11年中,縣供銷部門共收購夏布25.2萬匹,平均每年收購2.29萬匹。1979年,除雙林、嶺南2個夏布廠外,楊橋、高嵐、洞村3個夏布廠又恢復生產,個體夏布生產戶也隨之開始回升,從事夏布生產人員超過1000人。夏布產量逐年上升,1985年4萬匹,1990年10萬匹,2000年31.96萬匹,2005年超過40萬匹。1997年經縣農業局申報,國家授予分宜縣為全國唯一“中國夏布之鄉”稱號。

主要內容

夏布製作的主要器具和設施
原料製作工具:刮麻具、刮漿板、紡磚、繞線架、結紗釘桿、料缸、扒頭。
夏布製作工具:經紗架、刷、刷機、扣、羊角、拖扒、分鉸棒、擱凳、織機、梭子、打緯刀、挑經刀、引緯桿、經紗導棍、卷布導棍、剔紗刀、撐桿、吊棕桿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