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靜電勢(molecular electrostatic potential)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子靜電勢
- 外文名:molecular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 所屬學科:生物物理學
- 公布時間:2018年
分子靜電勢(molecular electrostatic potential)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
分子靜電勢(molecular electrostatic potential)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定義分子周圍某個位置上一個單位正電荷所具有的勢能。理論上是指從無窮遠處移動單位正電荷至該位置時所做的功。靜...
DFT/B3LYP方法畫出分子靜電勢圖與HF方法畫出分子靜電勢圖的基本輪廓很相似。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出現於球外,在球外HF與B3LYP相比通常計算得到較為分散的電子密度。B3LYP計算得到的靜電勢增加(向正方向移動),HF計算得到的靜電勢更負一點(...
《生物大分子靜電勢的計算機模擬》是依託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由黃蓓蓓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本項目結合分子連續模型的數值模擬方法對生物分子靜電模擬進行研究和探索。由於靜電相互作用力是分子間最主要的...
在生物化學中,習慣於用下式表示:膜電勢。細胞膜電勢的存在意味著細胞膜上有一雙電層,相當於一些偶極分子分布在細胞表面。例如心臟的心肌收縮和鬆弛時,心肌細胞膜電勢不斷變化,因此心臟總的偶極矩以及心臟所產生的電場也在變化。心動...
式中h是純核場中單個電子的哈密頓算符,2Jj-Kj=Ji和2Jj(j≠i)代表其餘電子的平均靜電勢,Kj(j≠i)稱交換勢能,它來源於泡利不相容原理導致自旋相同電子間的相關作用。Jj和Kj的表示式均明顯地與分子軌道有關。採用LCAO方法,分子...
3.4.4 2-MBl分子的分子靜電勢 3.4.5 2-MBI及銀配合物的前線軌道 3.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4章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法測定5-氨基-2-巰基苯並咪唑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試劑 4.2.2 銀溶膠的製備 4.2.3 儀器及...
靜電勢(electrostatic potential)圖 電子密度映射圖 靜電勢映射圖 分子軌道映射圖 第二章 分子力學方法 2.1 勢能函式形式 伸縮勢(EstrechA),彎曲勢(EbendA)扭轉勢(Etorsion)非鍵相互作用勢(Enon-bonded)2.2 力場參數 2.3 原子...
構建基於分子力學力場的靜電頻率轉換模型,將溶劑的作用以靜電勢場的形式投影到多肽分子骨架上,觀測作為結構探針的醯胺-I帶的振動頻率及光譜線型等參數的變化,實現不同極性溶劑中分子光譜的快速預測和結構解析,揭示分子結構動力學行為。研...
富勒烯分子是生命分子形成的基礎,對宇宙中形成有機物質至關重要。科學家發現富勒烯分子或“巴基球”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儲量龐大,來自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富勒烯分子在宇宙空間中可能是無處不在的。發現 在過去的100年內,天文...
第10章分子模型的創建與最佳化184 10.1分子模型的繪製184 10.2分子構型最佳化186 10.3複雜分子結構的創建189 思考題191 第11章分子軌道的計算和分析193 11.1分子軌道等值面圖193 11.2總電子密度圖196 11.3靜電勢圖196 11.4電荷分布...
23.4 H2+分子彼函式ψg和ψu的細察 523 23.5 原子軌道結合為分子軌道 526 23.6 同核雙原子分子的分子軌道 530 23.7 多電子分子的電子結構 534 23.8 鍵級、鍵能與鍵長 537 23.9 異核雙原子分子 539 23.10 分子靜電勢 54...
1.4.2分子靜電勢 1.4.3晶格里自由空間 1.5探索炸藥感度與性能平衡 1.5.1分子結構N/C比值 1.5.2平面分子 1.5.3氨基取代物 1.5.4評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2章含能材料儲存的能量釋放 2.1緒論 2.2常用的理論方法 2.2.1...
嵇汝運指導研究生並領導課題組完成了用從頭計算法、贗勢法、半經驗CN凹/2方法計算分子靜電勢的全部數學推導,並編制了相應的電腦程式ESP、MPESP、CMEP。這些程式不但成為該組進行量子藥物學研究的常用工具,而且已被全國不少單位所採用。
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比較不同程度氟代的氟代辛醇分子的原子電荷密度分布(NPA)和分子靜電勢(MEP),結果表明氟代辛醇對苯甲酸的萃取作用位點位於氧原子附近;氟代辛醇的萃取能力隨著氟原子取代程度的降低而增強。通過對正辛醇的...
第十節底物和過渡態的分子靜電勢(MEP)表面 第十一節設計過渡態抑制劑 第十二節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九章由動力學同位素效應測定過渡態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理論 第三節由動力學同位素效應到過渡態結構的路線 第四節摘要 參考文獻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