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螢光分析法

物質的分子吸收光能後發射出波長在紫外、可見(紅外)區的螢光光譜,根據其光譜的特徵及強度對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這種分析方法就是分子螢光分析法。

基本原理,套用,

基本原理

分子螢光的發生過程
分子螢光的發生主要包括三過程:1、分子的激發;2、分子去活化;3、螢光的發生。
分子的激發主要包括單線激發態和三線激發態,大多數分子含有偶數電子,在基態時,這些電子成對地存在於各個原子或分子軌道中,成對自旋,方向相反,電子淨自旋等於零:S=½+(-½)=0,其多重性 M=2S+1=1 (M 為磁量子數),因此,分子是抗(反)磁性的,其能級不受外界磁場影響而分裂,稱“單線態”。當基態分子的一個成對電子吸收光輻射後,被激發躍遷到能量較高的軌道上,通常它的自旋方向不改變,即ÄS=0,則激發態仍是單線態,即“單線(重)激發態”;如果電子在躍遷過程中,還伴隨著自旋方向的改變,這時便具有兩個自旋不配對的電子,電子淨自旋不等於零,而等於1:S=1/2+1/2=1 其多重性:M=2S+1=3,即分子在磁場中受到影響而產生能級分裂,這種受激態稱為“三線(重)激發態,“三線激發態” 比“單線激發態” 能量稍低。
一個分子的外層電子能級包括S0(基態)和各激發態S1,S2,…..,T1…..,每個電子能級又包括一系列能量非常接近的振動能級。處於激發態的分子不穩定,在較短的時間內可通過不同途徑釋放多餘的能量(輻射或非輻射躍遷)回到激態,這個過程稱為“去活化過程”,這些途徑為:1. 振動弛豫;2. 內轉換;3. 外轉換;4.系間跨躍;5. 螢光發射;6. 磷光發射。
處於激發態的分子,可以通過上述不同途徑回到基態,也就是螢光的發生。哪種途徑的速度快,哪種途徑就優先發生。如果—發射螢光使受激分子去活化過程與其他過程相比較快,則螢光發生幾率高,強度大。如果—發射螢光使受激分子去活化過程與其他過程相比較慢,則螢光很弱或不發生。
激發光譜與螢光光譜
將激發螢光的光源用單色器分光,連續改變激發光波長,固定螢光發射波長,測定不同波長激發光下物質溶液發射的螢光強度(F),作Fl光譜圖稱激發光譜。從激發光譜圖上可找到發生螢光強度最強的激發波長lex,選用lex可得到強度最大的螢光。選擇lex作激發光源,用另一單色器將物質發射的螢光分光,記錄每一波長下的F,作F- l光譜圖稱為螢光光譜。螢光光譜中螢光強度最強的波長為lem 。lex 與lem一般為定量分析中所選用的最靈敏的波長。
螢光與分子結構
只有那些具有p- p共軛雙鍵的分子才能發射較強的螢光;p電子共軛程度越大,螢光強度就越大(lex與lem長移)大多數含芳香環、雜環的化合物能發出螢光,且p電子共軛越長,F越大。(苯環上)取代給電子基團,使p共軛程度升高à螢光強度增加:如–CH3,–NH2 ,–OH ,–OR等。(苯環上)取代吸電子基團,時螢光強度減弱甚至熄滅:如:,–COOH ,–CHO,–NO2 ,–N=N–。高原子序數原子,增加體系間跨越的發生,使螢光減弱甚至熄滅。如:Br,I 。另外螢光素呈平面構型,其結構具有剛性,它是強螢光物質;而酚酞分子由於不易保持平面結構,故不是螢光物質。

套用

分子螢光分析法主要用於物質的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如大氣煙塵中的苯並(a)芘的測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