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國時期
- 外文名:Divided Kingdom,Age of
北國以色列,南國猶大,
北國以色列
北國以色列面積大,自然資源豐富;又地處埃及與東方的通商要道,具有與外國發展貿易的有利條件;人口也比南國猶大多1倍(撒下24:19;代上21:1一6)。耶羅波安登基後在北國設立兩個聖所,以阻止百姓到耶路撒冷獻祭。他死後,王國一直動盪不安。從暗利王朝(約公元前887年—公元前842年)開始,形勢顯著好轉,暗利及其繼承人實行果敢政策,同猶大國建立友好睦鄰關係,成功地收復了大部分失地,並同腓尼基人加強了聯繫。暗利還通過兒子亞哈與西頓王女兒耶洗別的聯姻來鞏固這種關係,以對抗亞蘭人的侵犯。亞哈死後,國勢衰落,公元前843年軍人耶戶奪取政權,殺王后耶洗別和亞哈家族,建立北國時間持續最長的耶戶王朝(約公元前843年—公元前744年)。耶戶向新興起的亞述稱臣納貢,為以色列贏得一時的和平;同時殺盡崇拜巴力神的祭司和先知,在宗教領域推行了改革。耶戶之後,以色列王國在亞蘭和亞述的雙重壓迫下苟延殘喘,艱難維持了100來年,於內憂外患中日趨沒落。亞述王薩爾貢二世在公元前722年占領撒瑪利亞城,擄走大批以色列人,北國滅亡,成為亞述的一個行省。
南國猶大
南國猶大地處貧瘠山區,交通不便,人口大多屬猶大支派,另有便雅憫支派的一部分(王上12:20一21)。羅波安統治時,埃及軍隊曾入侵猶大國,劫掠耶路撒冷(王上14:25一28)。羅波安的繼承人亞撒有效地抗擊了埃及,同時賄賂、唆使亞蘭人進攻以色列,緩和了北方的壓力。亞撒之子約沙法王把勢力範圍擴大到亞喀巴灣和以東的南部,並通過兒子約蘭和亞哈與耶洗別之女亞他利雅聯姻,改善了同以色列的關係。約蘭死後,亞他利雅奪取政權,6年後遭到殺害。約蘭未成年的兒子登基稱王,由祭司掌握實權,南北兩國再次兵戎相見。亞述人吞併北方以色列後,猶大王國靠向亞述人納貢,勉強維持形式上的獨立。公元前701年亞述王西拿基立摧毀猶大國所有的要塞並包圍耶路撒冷,迫使希西家投降。以後猶大國諸王再度投靠亞述。約西亞王登基後於公元前621年進行了重要的宗教革新運動,清除偶像,潔淨聖殿,弘揚民族傳統,激發了國民的愛國熱情。亞述滅亡後,約西亞在抵抗埃及進攻時戰敗身亡,猶大王國遂成為埃及的附庸。公元前536年末代王西底家時,巴比倫王進攻猶大,耶路撒冷慘遭劫掠。大批猶大人被擄到巴比倫,造成著名的“巴比倫囚虜”事件。至此,猶大王國正式滅亡。“分國時期”亦告結束。分國時期曾出現阿摩司、何西阿、彌迦、耶利米等重要先知,他們於民族危亡之際四處奔走,抨擊昏庸腐敗的統治者,呼籲國民棄惡從善,開展了一場影響深遠的“先知運動”。他們的言論輯錄成冊,成為正典書卷,即今《舊約》中的諸卷先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