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六十年名著的故事

出版六十年名著的故事

《出版六十年名著的故事》內容簡介:在新中國60年的歷史上,出版人為幾代讀者奉獻出一批又一批精品佳作,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反響,並且為歷史延傳下來。許多人就是因為讀了其中的某一《出版六十年名著的故事》,受到感染、震撼,從此確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追求。一直到今天,這些作品或曰出版物還在悄然中滋養著人們的心靈,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出版六十年名著的故事》告訴讀者的就是名著出版過程中那些鮮為人知的情節,就是名著誕生的時代機遇和個人經驗,這種時代機遇和個人經驗,會跨越時間和空間,繼續成為我們實施精品工程的珍貴借鑑。

基本介紹

  • 書名:出版六十年名著的故事
  •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 頁數:426頁
  • 開本:16
  • 定價:40.00
  • 作者:郝振省
  •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818520
  • 品牌: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出版六十年名著的故事》:新中國出版業60年的歷史,既是百廢待舉、百花齊放、遭受挫折、高歌猛進的特殊時期,又是整個國家發展、變遷的生動見證,更是我們民族孕育生機、蓬勃向上的重要支撐。

圖書目錄

1953年
《牛虻》故事
1958年
《青春之歌》的出版波折
1961年
十萬零一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背後的故事
革命文學的加工廠:中青社對《紅岩》的加工和修改
1963年
四十二年磨一劍
——記《牽自成》的寫作和出版
1973年
聖人的苦役
——《現代漢語詞典》的編纂、出版歷程
1977年
“星火”是這樣“燎原”起來的
1980年
《圍城》:被“活埋”三十年後終於重見天日
1981年
從三十年到三年
——1981年版《魯迅全集》的誕生
古華和他的《芙蓉鎮》
《傅雷家書》:重拾文化和知識的尊嚴
1982年
黃仁宇、黃苗子和我
——記《萬曆十五年》在中華書局的出版
1984年
《情愛論》:衝破讀書的禁區
敢為天下先
我與上海譯文版《百年孤獨》
感動共和國
——《高山下的花環》出版前後
1985年
我與朦朧詩的一段因緣際會
1986年
花城版《醜陋的中國人》出版前後
《隨想錄》全本,“講真話”力透紙背
1988年
平凡的世界輝煌的人生
《雍正皇帝》一書出版前後
1991年
《王朔文集》出版始末
1992年
《文化苦旅》:從冷落走向暢銷
1993年
我與陳忠實和他的《白鹿原》
1994年
《金庸作品集》:創造大眾讀物的經典
《顧準文集》出版前後
1998年
《活著》:一部純文學作品的熱銷
我與《海岩文集》
2000年
我編《三重門》的前前後後
亨廷頓的問題之碑
——關於《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2003年
一個出版新品牌的誕生
——《話說中國》編纂出版歷程追蹤
2005年
“哈利·波特”:一套超級暢銷書的誕生
2006年
《世界是平的》編輯感悟
《于丹(論語)心得》的啟示
後記

文摘

自然界裡的事物千變萬化,在每一個好奇、愛問的孩子心中,都有著許許多多的“為什麼”,他們是多么想得到解答啊。很多人都被自己的孩子纏著問過“這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從天上到地下,孩子們看見什麼,就問什麼,還非得打破砂鍋問到底。時光閃回到1958年,曹燕芳剛30歲出頭,每天都要面對自己小女兒無數個為什麼的提問。那時,她是少年兒童出版社第三編輯室的編輯,編輯的都是科普讀物。 20世紀50年代末,少年兒童出版社有三個編輯室,其中三編室專門負責編纂少兒自然科普圖書,但絕大部分都是一兩萬字的薄本子,內容簡單,敘述生硬,缺乏生動性,引不起小讀者的閱讀興趣,在讀者中也沒什麼影響。而50年代的中國,青少年科普讀物十分缺乏,也沒有形成創作隊伍,主要靠翻譯出版前蘇聯的科普圖書,如伊林、瑞特科夫、比安基等人的作品。時任三編室主任的王國忠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充滿感慨:
1958年,我們曾經經歷過一次難忘的“大躍進”。這次“大躍進”,無論是工業、農業,都並不成功。當時,人們已認識到,不管口號怎么鼓舞人心,也不管願望怎么美好,客觀事物總是按規律運動的,違背它,就會碰釘子、失敗、受到懲罰。這一段出版工作,一天出幾本書,講速度,比數量,幹勁十足地粗製濫造,卻忘了、拋棄了圖書的生命在於質量這個最簡單的道理。後來,大家的頭腦才冷靜下來,認識到書籍出版要充分注意穩定性、系統性和知識性,“質量第一”,才是正道。

後記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各行各業都隆重舉辦了各種紀念和主題活動。在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推動下。出版界推出了一系列重點出版項目,對新中國出版文化的歷史作了全面的回顧,對書業60年的輝煌成就作了精彩的展示。現在由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組編的三本書:《名著的故事》、《編輯的故事》、《書店的故事》也將正式出版,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名著的故事》、《編輯的故事》、《書店的故事》這三本書構成了《出版文化叢書》的“出版60年”系列。該系列出版項目從今年4月份開始啟動,到現在正式付梓印刷,已經過去了半年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作為叢書的策劃、組織方,我們自始至終處於衝動和感動的情感狀態里。衝動源自對出版業的責任意識和對歷史的使命感。在國民經濟的巨觀格局中,出版業所占的比重並不突出,但其所具有的精神價值、知識含量和文化建設意義卻極其醒目,其對整個國家發展和中華民族復興的貢獻不同凡響;對每一位國民來 說,出版業也與個人的成長和生活息息相關,在現代中國,出版和閱讀,不僅是人們獲取知識、增長才能的重要渠道,而且是許多人青春的記憶和心靈的底色。在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我們有一種強烈而迫切的願望,那就是精心梳理出版業的發展軌跡,充分展示書業的豐碩成果和出版人的精神風貌,進而反映國家和民族的變革與進步,凸顯國民的心路歷程。

序言

出版與文化有著天然的淵源,文化是出版的內容,出版是文化的載體。一方面,出版活動的產生和發展,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創造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作為記載、傳播、交流、延續文化成果的主要載體,出版承擔著人類文明傳承和發展的重任,具有鮮明的文化特點。然而,出版在傳承文化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各種非文化因素的影響。當前,伴隨著出版物市場繁榮所出現的出版物內容的浮淺、低俗,文化垃圾充斥,出版物流通的虛假推介,嚴肅學術作品的戲說,文化領域的過度炒作等現象,都是缺乏文化品味的表現,是與文化出版的價值體系相悖的。在這種情況下,倡導“出版文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國家和民族的角度來看,出版文化肩負著構建民族精神譜系的重任。一個民族立足於世界,必須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才能具有獨立的意識。而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的基礎,是對於本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作為延續中華文化幾千年不斷的重要一環,出版文化深刻地涉及中華民族文明運行的方向、方式和氣象,賦予中華民族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姿態和風采,它左右著人心,凝聚著情感,孕育著精神,教化著後代,把它視為綜合國力的一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從文化建設的角度來看,出版業是文化的基礎產業和主要傳播行業,在文化建設中擔當著重要的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