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大漆村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石朝鄉,全村共有985戶4119人,其中貧困戶435戶1803人,是貴州省2760個深度貧困村之一。申修軍作為大漆村黨總支書記,在脫貧攻堅政策引導下,決定帶領大漆村脫貧,邁向小康。而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修路占用農民的土地和房屋,還有不少村民思想轉不過彎來,於是申修軍一戶一戶做工作。面對部分村民的不理解甚至謾罵攻擊,他病倒了卻不顧醫生反對,依舊繼續做工作。最終,使村民搬出大山,過上了和城裡人一樣的好日子。
申周是30多歲的大齡青年,由於家庭和居住環境的貧困,讓他娶媳婦的願望遙不可及。儘管父母經常托人說媒,但一直沒有女孩願意嫁到此地。申周希望離開山村,到務川謀求發展,但他的父母常年生活在大山里,只跟莊稼牛羊打交道,不敢想像搬去城市後該如何生活。
與申周有同樣困境的申學科常年在浙江打工,在得知父親得了絕症後,就立馬回到老家。申學科居住的泉里村民組是大漆村唯一沒有通公路的村寨。申學科覺得只要公路一通,泉里組的發展就有希望。但由於四處懸崖,公路施工難度太大遲遲沒有進展,泉里組的村民一片抱怨。最後,在鎮黨委書記肖四和申修軍的協調下,公路才得以重新設計並順利開工。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焦波從2016年開始以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的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石朝鄉的大漆村為背景,率領團隊在那裡駐紮了三百多天,與老鄉們同吃同住。而大漆村也正經歷著脫貧攻堅中的易地扶貧搬遷、大通道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等變化,當地民眾開始逐漸走出大山。焦波表示,看到這些老百姓從山裡搬出來有了自己的產業、富裕起來的時候特別激動,比他自己家富裕了還激動。
拍攝過程
從2016年冬季開始,到2017年底結束,焦波帶領攝製團隊,在大山里待了一年。所有鏡頭都是真實發生的,而焦波只是一個耐心的傾聽者,每次村里發生重大事件時,他都會帶著團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拍攝。
已經快70歲的焦波在《出山記》的拍攝過程中,為了拍攝一個住在懸崖上的村民小組,28次爬上懸崖,在陡峭的山路上還摔了12個跟頭。
後期製作
攝製組有次拍到了大漆村黨總支書記申修軍打著吊瓶為村民寫材料的畫面,但為了避免有觀眾質疑擺拍,焦波並沒有將這一鏡頭剪進正片。拍攝結束時他們積累了4000多個小時的影像素材,最後凝練出90多分鐘的成片。
主創團隊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申學王 | 申學王 | |
申周 | 申周 | |
申修軍 | 申修軍 | |
申學科 | 申學科 | |
職員表
(職員表參考資料:)
獲獎記錄
發行信息
早期宣傳
2018年1月25日,該片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首映式;2月4日,該片在淄博齊納國際影城舉行點映。
製作發行
| 焦波光影(北京)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遵義市廣播電視台 |
| 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遵義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遵義市水庫和生態移民局、遵義市廣播電視台、中共務川自治縣委宣傳部、焦波光影(北京)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
| |
| |
作品評價
《出山記》沒有台詞,沒有演員,展現的是真實的鄉間生活,活躍的是活生生的村里人,感動觀眾的是走出貧困的頑強努力。冷靜的敘事中蘊含著激動人心的力量。(《經濟日報》評)
《出山記》是一面鏡子、一種態度,最重要的是做到了一種溝通。脫貧攻堅是國家戰略,是硬任務,從大層面上大家看到的往往是一個大方向和一個龐大的數字,但這部片子終於讓人們看到了數字背後活生生的人和他們的脫貧故事,這面鏡子照得是如此生動。而且《出山記》無論拍攝誰,用的都是一種平視態度,更是難能可貴。(央視主持人白岩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