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太平門視次申墓歸途望孝陵》是清末近現代初陳三立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出太平門視次申墓歸途望孝陵
- 作者:陳三立
- 創作年代:清末近現代初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賽年鼓動心生哀,野祭攜具榼與罍。
出穿廢壘指壞郭,雪泥涸路吹黃埃。
稍見蓬門立婦孺,亦有樵牧行歌回。
驅車大堤為之下,湖如長蛇山如馬。
俯尋田陌濯澗溝,依然鳴蟲絕四野。
撫汝抔土枯苔發,客瘞尺碑記歲月。
血染蜀道猶兵戈,莫向夢中說歸骨。
去壓高雲縱復橫,孝陵左顧籠榛荊。
驢背古來龍虎氣,蕭蕭颺作髡枝晴。
死生興亡無可語,喚人空落乳鴉聲。
作者簡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為之一變,成為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