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法律文獻叢考》重點是對秦漢簡牘、楚簡中的法制史料做一些梳理、輯證和考釋工作。全書共分四章:一、秦簡牘與法制史;二、漢代簡牘與法制史;三、戰國楚簡與司法;四、簡牘法制的相關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出土法律文獻叢考
- 作者:張伯元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08118639
- 外文名:The Verification of the Unearthed Legal Documents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303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出土法律文獻叢考》重點是對秦漢簡牘、楚簡中的法制史料做一些梳理、輯證和考釋的工作。《出土法律文獻叢考》的寫作本意是試圖在梳理已見出土簡牘的基礎上,結合傳統的法制史史料和歷史背景資料,做出綜合性的考察和研究,因此《出土法律文獻叢考》對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張伯元,男,1942年生,江蘇無錫人。現為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主要從事古代法律文獻的整理和秦漢法制史的研究,出版《出土法律文獻研究》、《古書存亡史話》、《律注文獻從考》等。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秦漢簡牘與法制史(上)
第一節雲夢木牘考
第二節“笞”非秦刑制考
第三節《秦始皇三十四年歷譜》與地方行政
第四節秦有“辜限”之制
第五節讀秦簡札記
說秦“內史雜”
說“間令”
說“贅婿”
說“黔首”
釋“畿”=則
“黨”與“脫”
說“道毋飢人”
“龍崗木牘”析
第二章秦漢簡牘與法制史(下)
第一節關於“九章律”
第二節古人堤漢律木牘考
第三節不孝之罪輯考
第四節讀漢簡雜記
說“都司空瓦”
說“別徼”
群盜“法”解說
說“通錢”
說“白徒”
“奇請它比”議
說“無任”
說“毋害都吏”
“十七”為“七十”之誤
“盜律”為篇首簡問題答問
第三章包山楚簡與司法
第一節包山受期簡中的錯簡
第二節包山疋獄簡絕對年代考
第三節包山楚簡案例舉隅
一、盤舸私執倌人案
二、周氏墓地爭訟案
三、臆斷“越債案”
四、番家食田繼承權案
第四節“司敗”考
第五節包山楚簡詞語考釋
說“阱門又(有)敗”
釋“像”
“□”與“□”
“足”與“疋”
說“競殺”
釋“□”
釋“□”
說“五□”
第六節讀楚史札記
一、說“荊楚”
二、皋陶史料輯存
三、屈原“造為憲令”辨
四、莊□史料輯存
第四章出土法律史料輯考
第一節《李法》史料輯存
第二節“法”的再認識
第三節讀銅器銘文札記
一、□□裁判詞解析
二、試釋“僻”及從“□”的字
三、晉姜鼎銘
四、商鞅量匯考
第四節古文釋例
說“□”
說“□”、
說“病疽”
“二字誤為一字例”析
從“既”得聲的字
與“□”相關字
第五節賈誼《脯賦》所引《□冠子·世兵》異文考
本書主要徵引書目
第一章秦漢簡牘與法制史(上)
第一節雲夢木牘考
第二節“笞”非秦刑制考
第三節《秦始皇三十四年歷譜》與地方行政
第四節秦有“辜限”之制
第五節讀秦簡札記
說秦“內史雜”
說“間令”
說“贅婿”
說“黔首”
釋“畿”=則
“黨”與“脫”
說“道毋飢人”
“龍崗木牘”析
第二章秦漢簡牘與法制史(下)
第一節關於“九章律”
第二節古人堤漢律木牘考
第三節不孝之罪輯考
第四節讀漢簡雜記
說“都司空瓦”
說“別徼”
群盜“法”解說
說“通錢”
說“白徒”
“奇請它比”議
說“無任”
說“毋害都吏”
“十七”為“七十”之誤
“盜律”為篇首簡問題答問
第三章包山楚簡與司法
第一節包山受期簡中的錯簡
第二節包山疋獄簡絕對年代考
第三節包山楚簡案例舉隅
一、盤舸私執倌人案
二、周氏墓地爭訟案
三、臆斷“越債案”
四、番家食田繼承權案
第四節“司敗”考
第五節包山楚簡詞語考釋
說“阱門又(有)敗”
釋“像”
“□”與“□”
“足”與“疋”
說“競殺”
釋“□”
釋“□”
說“五□”
第六節讀楚史札記
一、說“荊楚”
二、皋陶史料輯存
三、屈原“造為憲令”辨
四、莊□史料輯存
第四章出土法律史料輯考
第一節《李法》史料輯存
第二節“法”的再認識
第三節讀銅器銘文札記
一、□□裁判詞解析
二、試釋“僻”及從“□”的字
三、晉姜鼎銘
四、商鞅量匯考
第四節古文釋例
說“□”
說“□”、
說“病疽”
“二字誤為一字例”析
從“既”得聲的字
與“□”相關字
第五節賈誼《脯賦》所引《□冠子·世兵》異文考
本書主要徵引書目
名人推薦
英雄的戰場擴大出宇宙的邊界,在神話般的戰況中,被斬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那樣重長出肩膀,意志的主題又投入烈火中冶煉,在鐵砧上錘擊,裂變成碎屑。
——羅曼·羅蘭
中國的神。有三頭六臂青面獠牙種種奇形怪狀;而埃及的神,更有人面獸身種種可怕的形象。希臘的神則不然。他們都是很美麗的,與人的形象相同。
——周作人
——羅曼·羅蘭
中國的神。有三頭六臂青面獠牙種種奇形怪狀;而埃及的神,更有人面獸身種種可怕的形象。希臘的神則不然。他們都是很美麗的,與人的形象相同。
——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