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命門中國醫學文化學導論》一書的出版社是上海三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作者是陳樂平,出版時間是1997-04-01。
基本介紹
- 書名:出入命門中國醫學文化學導論
- 作者:陳樂平
- 定價:17.2
- 出版社:上海三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1997-04-01
簡介,目錄,
簡介
書名:出入命門中國醫學文化學導論
圖書編號:1911292
出版社:上海三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定價:17.2
ISBN:754260529
作者:陳樂平
出版日期:1997-04-01
版次:
開本:
當前,世界科學技術進入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的時代,展現了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與此同時,高科技與社會文化的交融現象也越來越令人矚目。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構成了當今高度文明的社會特徵。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的交融現象,是一種帶有規律性的歷史現象。科學技術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發生與發展不可避免地自覺不自覺地要受到整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對它的制約和影響;反過來,它的發生與發展也必然要向整個社會文化的各個領域滲透,給予社會文化以深刻的反作用。這種相互融通的過程,有力地推動了社會文明的發展。
醫學作為科學技術的一個分支,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不可逾越地要接受上述規律的支配。而當今醫學人類學的出現,正是人們遵循這種規律, 自覺地研究醫學與文化的關係的結果。
儘管,關於醫學人類學的內涵和外延,由於眾說紛紜,目前尚難確定,但就研究醫學和文化的關係這一點上則是一致的。既然是研究“關係”,那就是相互的,所以我十分贊成美國學者利班(R.W.Lieban)的精闢論述:“包括研究受社會文化特徵影響的醫學現象,也包括從醫學方面來闡明的社會文化現象”,兩者是缺一不可的。然而,目前對於從醫學方面來闡明社會文化現象,卻是那樣貧乏和蒼白,這不能不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
陳樂平同志有志於醫學人類學的研究,擇中了中國醫學文化這個選題進行考察和分析,是頗有見識的。中醫藥學經歷了遠古迄今的漫長歷史發展過程,它與中國這個文明古國一直是亦步亦趨地同步發展著,在“醫學與社會文化”這個命題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值得我們去挖掘和研究,從中揭示在我國特定條件下,中醫藥學與中國社會文化關係的特徵,並以此為借鑑,引起我們對今天的思考,這對於促進中國醫學文化的發展是很有裨益的。經過陳樂平同志廣收博覽、精心提煉、焚膏繼晷的辛勤工作,《出入“命門”——中國醫學文化學導論》一書終於問世了。這是一部具有我國鮮明民族特點的醫學人類學的開創性著作,其中著重探討了中國醫學在中國古代傳統社會中的影響和作用,並提出了“社會生命模體”的假說,不僅矢勤,而且矢勇,彌補了當前在醫學人類學研究中的不足,對於研究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和中國古代社會歷史進程也不乏其參考價值。
目錄
序一
序二
導言
第一部分
醫學與文化
淵源篇
第一章 神話與傳說中的醫學
第一節 伏羲·神農·軒轅
第二節 上古醫術名流
第二章 人類進化中的醫學
第一節 原始醫術
第二節 步入文明門檻的醫術
文化篇
第三章 世界三大民族醫學的文化比較
第一節 煥發著科學理性主義光暈的
古希臘醫學
第二節 充滿宗教神秘主義色彩的古印度醫學
第三節 古代中國醫學的文化意蘊
第四節 三大民族醫學文化的異同性
第五節 古印度佛教醫學對中國醫學的影響
第四章 中國醫學的基礎體系與文化
第一節 六淫七情 內外致病
第二節 望聞問切合參診斷
第三節 陰平陽秘辨證施治
第二部分
醫學文化與人
神靈篇
第五章 打開通向心靈世界的大門
——中醫學與巫文化
第一節 從神靈世界走來
第二節 與鬼魂世界分離
第三節 向心靈世界邁進
第六章 氣——空——一運
——中醫學與道
第一節 三道合一之“道”
第二節 無影無蹤之氣
第三節 無邊無際之空靈
第四節 無始無終之運化
第五節“道”之生命悟性
生命篇
第七章 宇宙運化與生命節律的共振
———中醫學與中華民族的生命意識
第一節 陰陽消長與五行運化
第二節 五運六氣與“甲子”演繹
第八章 命運之神的拐棍
———中醫學與中華民族的命相學
第一節 同源合流並行不悖
第二節 唇齒相依血肉相連
第三節 通合“象數”聯袂成姻
人性篇
第九章 陰陽文明的主旋與變奏
———中醫學與中華民族的性文化
第一節 性意識與陰陽文明
第二節“存天理”與性選擇
第三節“滅人慾”與性放縱
第十章“維生文化”的雙重效應
———中醫學與中華民族的食文化
第一節 醫食同源與民族的食草性
第二節 維生文化的穩態效應
第三節 維生文化的動態效應
心理篇
第十一章 中庸之道:自控與被控的雙向心理調節式
——中醫學與中華民族的心理構造
第一節 陰陽、五行的個性分類
第二節“心理平衡”的醫療秘訣
第三節 補偏救弊的中庸之道
第十二章 生命律令的審美價值
——中醫學與中華民族的傳統審美情趣
第一節 美,在於生命的和諧
第二節“神”:自然·生命·意識的鏈結
第三節 藝術的生命律令
第三部分
醫學文化與社會歷史
橋樑篇
第十三章 中醫·生命·社會
——中醫學與社會歷史研究的方法論
之一
第一節 歷史的限定
第二節 生命科學的挑戰
第三節 中國醫學文化的使命
第十四章 獨立顯示與整體融通
——中醫學與社會歷史研究的方法論
之二
第一節 天人合一:由天及人與由人及天
第二節 陰陽合道:陰陽偏扶與陰平陽秘
第三節 五行合運:五行相勝與相生
第四節 陰陽五行合參:從《五經》到《內經》
模式篇
第十五章 陰平陽秘
——中國古代社會組織結構的生命模式之一
第一節 對生命本質的體驗
第二節 對理想型社會的追求
第三節 社會歷史發展的二元特徵
第十六章 五行配屬
——中國古代社會組織結構的生命模式之二
第一節 社會五結構系統的範式
第二節 以“木”為特性的血緣結構
第三節 以“火”為特性的人倫結構
第四節 以“土”為特性的經濟結構
第五節 以“金”為特性的政治結構
第六節 以“水”為特性的意識形態結構
第十七章 五行相生
———中國古代社會組織結構的生命模式之三
第一節 木生火:血緣 人倫
第二節 火生土:人倫 經濟
第三節 土生金:經濟 政治
第四節 金生水:政治 意識形態
第五節 水生木:意識形態→血緣
第六節 文化的遺傳和選擇
第十八章 五行相剋
——中國古代社會組織結構的生命模式之四
第一節 木克土:血緣—→經濟
第二節 土克水:經濟→意識形態
第三節 水克火:意識形態→人倫
第四節 火克金:人倫→政治
第五節 金克木:政治→血緣
第十九章 五行乘侮
——中國古代社會組織結構的生命模式之五
第一節 相乘與相侮——失衡
第二節“醫案”—— 魏晉南北朝
第三節 社會結構的相互“病變”
第四節 社會結構“受病”的先發點
第二十章 生命的玄機與啟示
第一節 生命的玄機
第二節 生命的啟示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