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是由鄭瓊執導的紀錄電影,於2017年12月30日在UCCA首映。
該片講述了三個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從學校步入社會,尋找各自人生出口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出·路
- 外文名:A Way Out
- 其他譯名:出路
- 類型:紀錄片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導演:鄭瓊
- 片長:94 分鐘
- 上映時間:2017年12月30日
- 對白語言:國語
- 色彩:彩色
劇情簡介,幕後製作,主創團隊,獲獎記錄,發行信息,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一個是來自甘肅大山深處的小女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嘻嘻地走十幾里盤山路,去只有5個學生的國小念書;一個是來自湖北的高三復讀生,天未亮就起床從出租屋趕往學校,在被書本、試卷圍起的課桌上緊繃著臉備戰他的第三次高考;一個是嚮往自由的北京女孩,高中退學後的她畫畫、寫詩,一邊準備申請留學,一邊自己做家具開咖啡廳。6年的時間裡,他們長大成人,尋找各自的出路。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2009年,身為《半邊天》欄目導演的袁晗寒媽媽和鄭瓊閒聊說起女兒的故事,一個如此有才華又很隨性自由的女孩,17歲就從別人夢寐以求的美院附中退學。袁晗寒的媽媽希望鄭瓊來跟蹤她的女兒,在母親看來,這是一個“天才少女追逐自由成長”的故事。而在鄭瓊眼裡看到的,確是一個人能夠面臨的選擇的差別。
鄭瓊有興趣拍攝這個素材,但不能單純拍一個人,於是又找了兩位拍攝對象。開始做調研之後,回到當初鄭瓊復讀的高中,找了好幾孩子,最終確定了徐佳。因為有過同樣的經歷,徐佳是鄭瓊在拍攝中頗有共鳴的對象。另外甘肅的馬百娟是托一個公益組織幫忙找到的。
拍攝製作
零預算是鄭瓊拍攝面臨的第一個現實問題,她開始也嘗試去申請一些拍攝基金,但到頭來一分錢也沒有申請到。拍攝過程中,鄭瓊總共合作了六個攝影師,有的攝影師在前期調研和拍攝計畫都已經做好的前提下突然跳票,有的因為拍攝進度的原因生生錯過檔期。因素材拖著遲遲沒空剪輯,鄭瓊只得一再補拍。從2009年開機到2015年拍完,該片的製作周期長達6年時間。
在該片後期製作的階段,鄭瓊找到了20萬的投資,她在德國花費30萬完成了該片的全部後期工作。影片完成後,鄭瓊抱著已經死過一遍無所謂的心態自己去申請發行許可,片子的內容很快就審查通過了,接下來的技術審查、公映許可證等流程走得都比較順利。
主創團隊
導演 | 鄭瓊 |
---|---|
編劇 | 鄭瓊 |
攝影 | Xing Wei、Ting Rao、Weilin Huang、Gang Zhao、Dedong Liu、Run Wang |
製片 | 鄭瓊 |
聯合製片 | Wolfgang Bergmann、Hou Ming |
剪輯 | Dirk Oetelshoven |
音樂 | Daniel Langemann |
聲音 | Detlef Schmitz |
調色 | Holger Hessinger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備註 |
---|---|---|---|
2017年 | ZAGREBDOX國際紀錄片節最佳紀錄片 | 《出·路》 | 提名 |
發行信息
上映時間
時間 | 平台 |
---|---|
2017年12月30日 | UCCA |
2017年 | ZAGREBDOX國際紀錄片節 |
2018年6月23日 | 上海國際電影節 |
2018年6月30日 | 中國院線 |
2019年 | BFI南岸春節 |
主創公司
出品公司 | 北京零頻道廣告有限公司 |
---|---|
發行公司 | 大象點映 |
作品評價
《出·路》是一部帶有“典型報導”風格的紀錄片,它從來自甘肅偏遠山區的馬百娟、湖北城鎮的徐佳、一線城市北京的袁晗寒這三個代表性人物身上,揭示階層、性別、城鄉、東西部差異對於教育資源的再分配。該片的內容,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階層”這個當下觸動無數人焦慮神經的詞。從該片中,導演鄭瓊讓觀眾看到教育的問題,既有關政治經濟結構,也有關文化。但即便片名叫《出·路》,鄭瓊也沒法去預設拍攝對象未來的出路。(澎湃新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