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吻鮃

凹吻鮃(學名:Bothus mancus)為鮃科鮃屬的魚類,俗名蒙鰈、殘鮃、異鱗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凹吻鮃
  • 拉丁學名:Bothus mancus
  • 別名:蒙鰈、殘鮃、異鱗鮃
  • :鮃
  • :鮃
  • 分布區域:西達模里西斯
  • 中文學名凹吻鮃
  • 屬於魚類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分布範圍,經濟利用,

形態特徵

背鰭98—100(96—103)(括弧內依 Norman,1934及 Amaoka,1969);臀鰭78(74—81);胸鰭12(10—13)(左);腹鰭6;尾鰭16—17。側線鱗82—91(76—91);鰓耙0+11(9—11)。椎骨10+29—30。
體長為體高1.9—2.1倍,為頭長3.4—3.7倍。頭長為吻長3.8—4倍,為眼徑7—7.3倍,為眼間隔2.8(雄)—3.2(雌)倍,為最長背鰭條2.3—2.8倍,為最長左胸鰭條0.8—0.9倍,為右胸鰭長1.9—2.3倍,為左腹鰭長3—3.3倍,為尾鰭長1.4—1.9倍。
體近長卵圓形,很側扁。尾柄較眼徑短。頭稍大,高大於長。吻背緣有一顯著長凹刻,成年雄魚左前方向前有一吻棘,小魚及雌魚吻棘不顯明。兩眼位頭左側;上眼小魚始於下眼上方,成年魚(體長達285毫米)始於下眼後方或遠後方;眼球後部常各有約2—5個(雌)或7—10個(雄)毛狀皮突起。眼間隔寬,小魚略大於眼徑,成年魚為眼徑2.3(雌)—2.8(雄)倍;中央稍凹,上下緣骨嵴狀,成年雄魚有3—4小眼棘,雌魚無棘。左鼻孔位吻後半部和下眼前上方,前鼻孔後緣有一皮膜突起,後鼻孔約位前鼻孔與下眼正中間;右鼻孔位較高、較前。口稍大,斜形;上頜約達下眼前緣;下頜後半部下緣有一縱膜質皮突起;下頜聯合下方有一頦突。兩頜小尖牙一行,前端牙稍大。鰓蓋膜互連。鰓峽凹刻深。鰓孔上端達胸鰭基與側線之間。鰓耙尖長形,長約等鰓絲1/2,無小刺。
頭體左側被弱櫛鱗,沿側線鱗不規則,奇鰭有鱗,吻下部與兩頜無鱗。頭體右側被圓鱗,除尾鰭外其他鰭無鱗。左側線側中位,在胸鰭基後上方呈弧狀,弧長約為弧高3倍,在上眼後方有一叉狀顳上枝;右側無側線。
背鰭始於吻中部稍前方偏右側和右鼻孔上緣附近;前方鰭條較粗且稍突出和有皮膜突起;約第62鰭條最長;後端鰭條最細短。臀鰭始於左胸鰭基稍前下方,形似背鰭。左胸鰭側位,略低;第一鰭條粗短,第2—5鰭條突出為絲狀,第2鰭條最長;右胸鰭短圓形。左腹鰭始於下眼下方;成年魚第一鰭條有皮突起,第5鰭條最長約達第2—3臀鰭條基間。右
腹鰭基及鰭條均較短。尾鰭圓形,中部12—13鰭條分枝。
頭體左側淡褐色,有許多針尖般黑褐色小點,還有許多淡藍色而周緣為褐環狀或弧狀、小於瞳孔到等於眼徑的不規則斑,側線直線部中部及前端稍上方各有一大黑斑,尾柄稍前方常有一小黑褐斑。奇鰭與腹鰭淡黃褐色,有許多小黑點及褐圓斑,斑周緣有一淡黃色環紋,紋外為褐色環紋;背鰭有一行11—12個雲狀大褐斑;臀鰭約有8斑;胸鰭有多條黑褐色橫斑紋,下方3—4條很寬且明顯。頭體右側淡黃白色,吻部、兩頜及鰓蓋膜基部有許多灰褐色小斑點。鰓腔膜無色。生殖突起白色。

棲息環境

本魚棲息於珊瑚礁海域的礁沙混合區,將魚體埋於沙中,活動力差。仔稚魚期行浮游生活,身體左右對稱,隨成長而變態。肉食性,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水深3至150米。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自台灣屏東到西沙群島;
國外分布:西達模里西斯、馬爾地夫群島,南達塔希提島,東達中美洲可可島,北達日本南部。

經濟利用

可做為食用魚或觀賞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