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寨鄉

凳寨鄉

凳寨鄉,隸屬於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距縣城73公里,位於湘西中低山丘陵西部,西接雲貴高原,東北兩面連本縣傘鎮與茶坪鄉,西南三面與貴州省三穗縣雪洞鎮、天柱縣坪地鎮毗鄰。總面積5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總面積的85%,境內溪流眾多,形成許多溪谷平地。全鄉轄9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凳寨村。2015年全鄉人口約8200人,其中侗族占9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凳寨鄉
  • 外文名稱:deng zhai town
  • 別名:橙寨
  • 行政區類別:縣轄鄉
  • 所屬地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
  • 下轄地區:壽里、絞海、台洞、花園、桂光、東村、凳寨、光芒、鞍馬
  • 政府駐地:凳寨村街上
  • 電話區號:0745
  • 郵政區碼:419215
  • 地理位置新晃侗族自治縣
  • 面積:55平方公里
  • 人口:8000左右
  • 方言:西南官話湖廣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八江口溫泉旅遊區
  • 機場:芷江機場、銅仁機場
  • 火車站:新晃站、新晃西站、玉屏站
  • 車牌代碼:湘N.9
  • 地理位置:湖南省最西端
  • 主體民族:侗族
  • 主要河流:西溪河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政治體制,經濟概況,交通,

建制沿革

鄉地建置前,夏、商、周時,凳寨為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期屬楚,秦屬黔中郡。西漢為武陵郡無陽縣。東漢屬武陵郡辰陽縣,三國屬荊州武陵郡舞陽縣,晉至南朝宋時因之,南朝齊時仍屬武陵郡舞陽縣,南朝梁時屬南陽郡龍標縣,隋時屬沅陵郡龍標縣。
在唐代,縣地開始州縣建置。唐貞觀八年(634),析龍標置夜郎縣。天授二年(691),改巫州為沅州,又析夜郎縣置渭溪縣,渭溪縣治在今老晃城。長安四年(704),改沅州之夜郎、渭溪二縣置舞州。開元十三年(725)改舞州為鶴州。開元二十三年(735),又改鶴州為業州,置獎州龍溪郡,領峨山、渭溪、梓姜三縣,凳寨屬峨山縣。唐時,另置晃州羈縻州,鄉地屬晃州羈縻州,為黔州都督府所轄。唐末至五代時。藩鎮割據,縣地大戶田漢權據得獎州,改獎州為晃州。
宋淳化二年(991),田氏歸順宋朝(仍為羈縻)。熙寧七年(1074),章敦以武力收復溪峒黔、古、顯、敘、峽、中勝、富、嬴、繡、允、雲、洽、晃、波、獎、峨、宜十七州,置沅州,以唐潭陽縣地置盧陽縣,縣地屬沅州盧陽縣,。北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至宣和二年(1120)縣地復置夜郎縣。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沅州安撫司,翌年改為沅州路,縣地隨盧陽縣屬之。
明時,縣地屬沅州,置晃州驛、晃州巡檢司。
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府,置芷江縣,涼傘坪添駐通判一員。乾隆三年裁晃州驛設涼山巡檢司。嘉慶22年,清朝廷派湖南巡撫巴、貴州巡撫文契約勘察,從芷江縣劃出六里置晃州直隸廳,屬辰沅道。民國二年(1913年)廢廳置晃縣。
1949年11月 7日晃縣解放,11月10日成立晃縣人民政府,屬會同專區。1952年8月,撤會同專區成立芷江專區,晃縣屬芷江專區;同年12月改芷江專區為黔陽專區,晃縣屬黔陽專區。1956年12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新晃侗族自治縣,同年設凳寨鄉,1958年併入涼傘公社,1961年更名凳寨公社,1984年復改鄉,茶坪鄉於1985年從凳寨鄉分離建鄉。

行政區劃

現轄:壽里、絞海、台洞、光芒、桂光、安馬、花園、東村、凳寨9個村委會。

人口民族

2015年末,轄區總人口8000餘人(常住人口6000餘人),城鎮化率0.5%。。總人口中,男性4856人,占54.08%;女性3215人,占45.92%;14歲以下1128人,占16.12%;15-64歲5086人,占72.65%;65歲以上786人,占11.23%。總人口中,以侗族為主,達6930人,占99%;有漢族、苗族3個民族,人口70人,占總人口的1%。2015年人口出生率15.34‰,人口死亡率6.81‰,人口自燃增長率8.53‰。[10]
侗族小妹侗族小妹

政治體制

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經濟概況

近年來該鄉有煤矸石礦開始開採,台洞村和花園村有磚廠,鞍馬村和絞海村種植優質烤菸,另外種有葛根、高山葡萄、特種蘭花及草莓。

交通

境內有公路直通三穗縣城,新晃縣城及玉屏縣城。本縣有湘黔鐵路、滬昆高鐵、滬昆高速通過,並設新晃火車站及新晃西高鐵站,凳寨鄉有大巴直達懷化市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