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市第五中學

凱里市第五中學

凱里市第五中學,是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創辦的一所實驗型初級中學。占地面積37510㎡,建築面積10515㎡,綠化面積7550㎡。學校硬體設施齊備,文化底蘊深厚,辦學特色明顯,辦學效果顯著。系黔東南州示範性國中。

五中交通便利,處於鬧市,地段繁華。但是鬧中取靜,聲名遠揚。常有各路學子慕名前來參觀。校園環境優美整潔、儒雅幽靜。學校校風正、學風濃,教風優,是莘莘學子讀書學習、探索求知的理想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凱里市第五中學
  • 英文名:The No.5 Middle School Of Kaili
  • 校訓:教人求真,學做真人
  • 創辦時間:1979年
  • 所屬地區:中國 貴州 凱里
  • 類別:市直屬國中
  • 學校屬性:州級示範性國中
  • 主要獎項:貴州省現代教育實驗學校
    全國教育發展重點課題先進學校
  • 現任校長:劉坤樹
  • 地址:凱里市文昌上街14號
  • 在職職工:102人
辦學歷程,學校規模,配套設施,地理位置,教育理念,教學思路,辦學特色,校園文化,辦學目標,師資團隊,名師英才,名師工作室,學校領導,辦學成績,學校榮譽,科研成果,教學成果,

辦學歷程

1979年,凱里五中建立於清平南路。
1984年,州人民政府將五中從清平南路遷至文昌路上街;劃歸凱里市人民政府管理,正式更名凱里市第五中學。同時學校增設高中部,創立完全中學。
1991年,學校決定停辦高中部,五中集中師資力量辦國中,凱里市第五中學成為初級中學。
1990-2000年,凱里五中迎來辦學高峰期,多屆凱里市地區中考狀元、及三屆黔東南州中考狀元出自五中,升學率、優良率一度位居全市前列。
2003-2013年,新教學樓落成,標準300m體育場建成,五中教學規模擴大,全面配備一流教學設備,其餘各種設施逐步更新,至此五中面貌煥然一新。
2011年,凱里五中再次迎來辦學高峰期,學生多數實現“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辦學目標。

學校規模

凱里市第五中學,學校始建於1979年,位於凱里市文昌路上街14號,由於學校毗臨市中心,顯示了強大的區域優勢,擁有各類優質教育資源。占地面積37510㎡,建築面積10515㎡,綠化面積7550㎡,校內草木蔥蘢,芳菲四季,教育教學設施設備一應俱全;

配套設施


凱里市第五中學
九項基本教育發展指標全面達標,中式風格的教學大樓、現代化的實驗樓、新式綜合樓、圖書館、室內操場等建築與寬敞的學生運動場渾然一體,標準英語語音教室1間,室內體育室1間,配置多媒體的400餘座階梯教室1個,先進的數位化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教室各2間。電子備課室、親情聊天室、油印中心、醫務室電子閱覽室、心理輔導室等配備齊全,建有音樂、美術教室各一間、室內體育室1個。圖書館目前藏書約60000餘冊,此外,還有籃球場,羽毛球場,桌球等體育活動設施,建成校園廣播系統、百兆寬頻校園網路。學校作為黔東南州級綠色學校,進行嚴格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和豐富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經過數年的時間,學校綠化面積達7550平方米,房舍周圍綠樹成蔭,路旁與空地全為綠化帶,可綠化地綠化率為100%。幾十種常綠喬木、灌木,綠茵茵的草坪、秋天芳香的桂花樹、花圃中的各種花卉、盆栽鮮花,四季開放,把校園裝扮的美麗優雅,春意盎然

地理位置

教育理念

教學思路

學校一貫重視德育教育,多年教學以來堅持以德育為主,以教學為中心,注重和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五中人發揚“團結、奉獻”的群體精神,艱苦創業,秉承著“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教學理念,堅持“以德立校、質量強校、科研興校、特色辦校”的辦學思路,以培育“四有”新人為目的,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在全新的科技和文化環境下,以確保學生安全健康,發展學生道德和智力作為辦學主旋律,現今,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設施設備齊全,教育教學功能完善,各項辦學指標達到國家級普通城市國中辦學條件,教學質量逐年穩步上升,師生員工充滿活力,已呈現一片勃勃生機。
凱里市第五中學
學校重視德育工作,注重學生全面發展。集學校、家庭、社會之力量為一體,建立健全了德育教育體系,每年堅持開展以軍訓、校運會、校藝術節、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科技展等活動,在課間操時增設《感恩的心》手語操,讓學生懂得感恩。並且積極推進陽光體育活動,規範體育大課間,做好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全力支持學生自主舉行的羽毛球競賽、籃球對抗賽,充分地讓有特長的學生得到一個展現自我的平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愛國主義、誠信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使學生的思想政治品質、道德品質、意志品質、身體素質各方面得到充分發展。著力培養和造就具有高度政治覺悟和優秀品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

辦學特色

1.學校堅持“小班額”的理念,實行小班教學,利於“提效增質”,老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成長和成績,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和諧有效的發展。
2.在全市範圍內首次實行全面平行分班,把公平教育落實到實處,按入學成績平均搭配分班,讓每個班都有成績優秀的學生,並聘任骨幹教師為班主任,再由班主任自由選任科任教師,確保每個班都有中學高級教師、乃至州市、省級骨幹教師配備教學,讓教育全面徹底地均衡發展,教學成果顯著。
3.全面將教育教學與教育科研相結合,發揮“科研興校”的優勢,每個教研組、備課組都採用各具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並開展教學科研,每一個教研組的科研成果都有所收益,受到省、州、市級教育部門表彰,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4.領先地區其他學校,在1999年開始全面引進多媒體教學設備,並建設校園網路,購置各類教學辦公的軟體、硬體。培訓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使學校教師整體現代教育技術水平處於領先地位,且輻射兄弟學校信息技術發展。
5.學術氛圍濃厚,教師科研率居全州同類中學前列,科研成果豐碩,教學教研質量極大提高。對學生開展相應科目實驗活動,使學生學習建立在實驗中,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對推行素質教育有極大影響。
在將來,學校會是全市領先、州內一流、全省知名的中學名校。

校園文化

校訓:教人求真,學做真人
校風:務實、創新、團結、進取
教風:敬業奉獻、精益求精
學風:自信、頑強、勤奮、好思
校園精神:
把每一位學生當作人才來培養
把每一位教師當作良師來對待
把每一位家長當作益友來切磋
把學校當作一個大家庭來生活

辦學目標

總體目標:構建標準的校園設施,打造科研性的教學模式,營造清新的校園文化,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彰顯獨特的人文情懷,創造優異的教育教學質量品牌名校。
十三五 辦學規劃(摘錄)
總體目標:未來五年,學校將在“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下,在原有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辦學機制,共同打造民主和諧的校園氛圍,將學校打造成學生快樂、教師幸福、家長滿意的一所設施一流、質量前列的國中。
  1. 完善學校管理制度體系,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更加科學、規範,形成符合人性化管理要求的現代化學校管理運行系統。
  2. 建設一支教育理念新、工作責任心強、管理水平高的德育骨幹隊伍;承擔省、州級課題研究,通過德育工作的研究,推進德育工作科學性和實效性,促進廣大學生具有禮儀修養和行為習慣。
  3. 教學改革穩步持續推進,形成具有五中特色,且具可推廣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具有實效性的課堂實例。各學科科研全面展開,課堂教學更加最佳化、高效,使各個學科優秀率達到30%以上,合格率提升到65%以上,低分率降到5%以下,教育質量位居全市中學前列。
  4. 啟動東區教學樓建造計畫,建築面積約4000㎡,學校總建築面積達到11000㎡,達到國家普通初級中學校舍基本標準。加強學校信息化建設,最佳化學校陳舊信息設備,增設一個微機室、電子閱覽室,完善學校教育教學信息化平台,電子信息化管理進一步增強,積極研討嘗試電子無紙化考試。
  5. 深入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以“和諧校園”為主題,圍繞“五個和諧”(人的和諧、物的和諧、事的和諧、景的和諧、情的和諧)制定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創建校園特色文化,校容校貌整潔儒雅。
  6. 為廣大學子提供更好的實現理想的平台,學校決定利用優質的教育教學條件和擴大的校舍資源,學校決定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擴大招生規模,在未來五年,學校的將擴大到36個班級、1800餘人的規模。
五中教學樓五中教學樓

師資團隊

名師英才

在近多年的傳統傳承中,學校吸引和集聚了一批批優秀的教育專家,高峰期各教學名師曾領軍黔東南國中教育,取得了豐碩成果。五中憑藉雄厚的資源及出色的領導下培養出了一支教學突出、充滿活力、師德高尚的教師團隊。學校有專任教師97人,擁有中學高級教師34人;其中全國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國家骨幹教師1人,貴州省骨幹教師11人、州市骨幹教師23人;擁有特級教師3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州市教學名師12人;省級骨幹校長1人,黔東南州拔尖人才、州管專家、市管專家5人;貴州省、州市優秀教師40餘人,還曾邀請過3位加拿大外籍教師來五中任教。以及擁有國家級心理諮詢師資歷的心理輔導教師1人。
學校在倚重老教師骨幹的同時,也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形成了一個最為完備的教師成長體系。學校為培養優秀教師,積極參與“國培計畫”,多次受邀參與全國數學會議、西南數學實驗教研會議等各類教育交流會議。時常派出教師到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貴州師範大學等各類高等院校深造學習,還派教師到如石家莊市第三十五中學、惠州市仲愷中學、貴陽六中、貴陽十七中等各省的重點中學學習考察。進行教師優質課、示範課等一系列教師培訓和課程改革活動,並邀請了凱里學院數學科學學院院長羅永超教授、博士楊孝斌等來交流點評,與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碩士研究生導師韓軍老師及清華附中的教研組在五中進行教學交流,與北京市十一學校特級教師范勝武老師在教學研究上深入探討,並為學校教師展示了精彩絕倫的示範課。
現在這批年輕教師已經成長為優秀的青年骨幹教師,而且充滿活力,多次在省級優質課程大賽上榮獲一等獎、二等獎,也多次積極參與各級重點課題的研究,例如歐春龍、許植、潘曉寧等一批優秀年輕教師,他們教學質量成果顯著,上課生動有趣,所帶的班級的成績在各級統考中多次名列前茅,深受學生喜愛。相信有一天,這些年輕教師會成長為最好的名師。
丁光琴老師右二丁光琴老師右二

名師工作室

丁光琴省級數學名師工作室貴州省教育廳為充分發揮省級教學名師特級教師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的示範帶動作用,以名師專業引領促進中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打造學校對外進行教育教學交流的視窗和平台,並通過名師工作室的建立,探索建立一套科學合理、有利於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培養培訓機制而組織的。
在第二批貴州省中國小幼稚園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評選,丁光琴副校長從全省各地的精英教育名師中脫穎而出,成為黔東南州第一個在國中建立省級數學名師工作室的名師。引領、帶動、輻射學校及全市、全州乃至全省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工作室主要是依託現代信息化資源,利用名師工作室平台,通過教研交流、教學培訓、專題研究等方式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服務教學、服務教師、服務課改,努力培養一批“在師德上做樣板,在教學上作示範,在教研上出成果”的名師隊伍。

學校領導

經歷30多年的辦學歷程,使五中培育了一支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的領導團隊。
校長、黨支部書記:劉坤樹,簡介:中學地理高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生學歷,曾榮獲凱里市“優秀教師”和凱里市“優秀中國小校長”等榮譽。
副校長:丁光琴,簡介:省級數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州級拔尖人才,曾獲全國青年數學教師觀摩課評比二等獎、貴州省數學優質課競賽一等獎等榮譽。
副校長:韋黔湘,簡介:中學數學特級教師,省級骨幹教師,主管教學科研。多次主持國家級課題研究並榮獲一、二等獎,她撰寫的《注重人格發展,關愛差生成長》等論文收錄於《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由於德育工作突出,多次獲教育局表彰。
副校長:肖桂林,簡介: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優秀骨幹教師,多次參與國家級、省級、州級重點課題研究。
歷任校長
姓名
任期
第一任
潘澤群
1979~20世紀末
第二任
楊昌鈞
20世紀末~2005
第三任
王凱
2005~2011年
第四任
劉坤樹
2011至今

辦學成績

學校榮譽

  1. 全國教育發展十五計畫重點課題先進學校
  2. 貴州省現代教育實驗學校
  3. 黔東南州示範性初級中學
  4. 黔東南州辦學水平先進學校
  5. 黔東南州教學質量先進學校
  6. 黔東南州綠色學校
  7. 黔東南州級環境育人先進學校
  8. 黔東南州德育示範學校
  9. 州級教育工會工作先進單位
  10. 州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學校
  11. 州級一類築廉單位
  12. 市級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學校
  13. 市級法治示範學校先進單位
  14. 市級平安校園示範校
獎項:
  1. 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一等獎
  2. 黔東南州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
  3. 州級先進統戰工作單位
  4. 黔東南州教育教學質量獎
  5. 凱里市教育教學質量一等獎
  6. 凱里市教育教學質量二等獎
  7. 凱里市師德師風教育整頓先進單位
  8. 凱里市招生工作先進單位
  9. 凱里市教育系統信息工作先進集體
  10. 市級黨建工作先進單位
  11. 市級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12. 市級校園文化建設表彰一等獎
  13. 市級精神文明工作先進單位
  14. 市級教育工作先進集體三等獎
  15. 市級教育工會工作先進單位
  16. 市級教育教學工作先進集體
  17. 市級基層教育工會一等獎
  18. 市級黨風廉政工作先進單位
  19. 市級教育教學質量先進集體
  20. 市級教學常規管理先進集體

科研成果

五中一直以濃厚的學術氛圍而著稱。堅守“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的信念,學校堅持以科研促質量,以“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為特色的科研思路。全面推進教育科研工作改革,充分利用制度的和指令性優勢,確保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有章、有序地開展。堅持校本工作與對外交流相結合,堅持課題研究與教學研究相結合,開展多項教學成績。
論文:2010年,學校15餘位骨幹教師共同承擔了2項省級、2項市級重點科研課題的研究,課題研究取得了省市級科研成果6餘項,省市級以上論文獎及發表20多篇。
2011至2014年間,學校在全國、省、市中學教育各類比賽中屢屢獲獎上百項,獲獎面幾乎覆蓋所有學科。
2015年,學校教師省州市級論文獲獎20餘篇,一、二等獎10餘篇
2016年,學校教師省級論文獲獎30餘篇,接省科學教育學院、教育學會通知,趙英華老師《構建數學模型求線段和最小值的問題》等的5篇教師論文獲省級一等獎,田茂芝老師的《淺談如何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等13篇論文獲省級二等獎,李敏老師的《〈台階〉教學設計》等12篇論文獲省級三等獎。科研興校特色與優勢逐漸凸顯!
課題:學校還承擔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市教育局各研究部門的有關科研課題,均取得了可喜成績,無論是在教育實踐、教育科研、教育創新方面,都獲得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的各類獎項多次,如優質課評比、教育教學科研論文、指導學生學科競賽等。這些科研創新方面的成果,省內外的教育專家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學校教師的整體實力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展示。全體教師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研究全國“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少數民族地區三結合德育創新教育的組織與指導》的實施並獲得圓滿結束,教研成果榮獲教育部頒發的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一等獎,學校榮獲教育部“全國教育發展十五計畫重點課題先進學校”。其餘課題如《現代教育技術與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學科的整合研究》、《新課程背景下民族地區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研究》、《民族地區國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教學指導技能研究》等諸多優秀課題榮獲全州教育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凱里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全州基礎教育改革實驗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三等獎,貴州省優秀教研成果二等獎;2005年獲省教育廳“創新成果二等獎”;榮獲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規劃階段成果二等獎;獲2012年貴州省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教育教學實驗立項,確定為省級重點課題;獲州基礎教育教改試驗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獲2013年首屆貴州省中國小教學成果二等獎等等幾十餘項。
學校先後承擔國家、省、州、市基礎教育各類課題。其課題成果據統計,榮獲國家級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省級重點獎項3個;州級獎項4個;市級獎項2個,教育科研氛圍濃厚,碩果纍纍。目前還有《Z+Z智慧型教育平台套用於國中幾何教學的實驗研究》等多項省級重點課題、數項州級重點課題等正在研究中。
學校模擬圖學校模擬圖

教學成果

五中以“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精神,治學嚴謹、管理規範、校風優良,近些年來教育教學成績顯著,成績斐然!五中學生在歷屆中考中都表現強勁,多次名列前茅,十餘次登頂,有過三位全州中考狀元;學生在科技、體育、藝術等活動中獲譽無數;每年都有一定數額的學生被評為州、市級優秀學生,五中學生的畢業去向更是讓人艷羨,絕大多數學生都會進入全州一流的高中學校。其中特別為是貴陽一中凱里一中貴陽六中等諸多省級重點高中提供了諸多優秀生,於90年代迎來辦學的高峰期,90屆、96屆等多屆凱里市中考狀元就來自五中,連續五屆畢業生成績名列凱里市中考榜首,實現中考五連冠!歷屆中考升學率均居州市前列。
在幾位銳意進取的校長的帶領下,學校教學質量逐年提高,有多位優秀的學生在全州模擬統考中摘得全州第一!近幾年,有10餘名學生分別躋身全州前10名;在中考以數理見長,多屆班級在市里獲均分得第一,人均總分在全市名列前茅;近年屆,五中有400餘名學生參加了中考,竟有118名學生考取了凱里一中等的貴州省省級示範性高中,實現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辦學目標!近幾年,每年有上百人進入各級示範性高中學習,出色地完成了向高一級學校輸送卓越學生的任務。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競賽,成績喜人,上千人獲得獎項。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一致讚譽。一項項成就鑄就了五中在凱里地區的名氣和榮譽。
凱里市第五中學
學校自創辦以來,得到了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特級教師全省前列,名師工作室引領全省數學教學工作,科研實力全州一流,雅致的綠色校園環境,一流的硬體設施,躋身凱里市優質教育資源行列。現在學校正乘著課程改革之風,繼續完善素質教育,努力把學校建成在全省範圍內師資一流、教學質量一流、環境一流的現代化實驗學校。在新的世紀,五中將以新的成績,鑄造新的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