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瑟琳山口之戰

凱瑟琳山口之戰是德軍在北非戰局末端的一次爆發,但礙於整體的局勢,此役無法改變強弱對比,加之之前之後非洲軍團犯下的的一連串錯誤以及不利的補給,最終導致了軸心國在北非的失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凱瑟琳山口之戰
  • 地點:北非
  •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
  • 勝利方:德軍
戰鬥背景
1943年春季,非洲軍團已陷入兩面作戰的困境。在西面有剛剛登入的美軍,而東面有蒙哥馬利的第8集團軍。毫無經驗的美國人利用軸心國的撤退緩慢前行,而與此同時蒙哥馬利正在橫越整個北非追擊隆美爾,並於1943年1月23日占領了的黎波里。仔細地分析局勢後,隆美爾決定利用內線優勢,將最後的預備資源用於發動一場內線攻勢。考慮到美軍剛剛登入,立足未穩,並缺乏作戰經驗,隆美爾決定率先給予美軍毀滅性打擊,然後再調頭對付英軍。2月,德軍開展“春風”行動,在凱瑟琳山口重創美第二軍。
戰鬥過程及結果
2月14日隆美爾利用剛剛組建的一支裝備有88毫米炮的重型虎I型坦克部隊在法得擊敗美軍,之後順勢將其壓迫至舍爾山脈的凱瑟琳山口。美軍方面則由第一師進駐固守這個對美軍來說極其重要的山口。2月19日隆美爾對美軍的防線進行了試探性進攻,發覺這個山口是美軍防線的軟肋,於是第二天德軍便以第10和第12兩個裝甲師對山口發動進攻,第一師的防線被突破,1000餘人陣亡,數百人被俘,損失數百輛坦克和軍事車輛,美第2軍軍長被撤職,改由巴頓任新軍長。
德軍取得勝利後寄希望於繼續突破,但是在美軍密集的空中打擊下被迫後撤,並最終固守馬里斯防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