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納目鏡

第二代目鏡具有代表性的目鏡之一。出現於1849年,由三片透鏡構成,是在冉斯登目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有效視場達到40-50度。在中、低倍率時,凱爾納目鏡的成像質量要比惠更斯和冉斯登目鏡好。另外,凱爾納目鏡的場鏡靠近焦平面,這樣場鏡上的灰塵便容易成像,影響觀測,所以要特別注意清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凱爾納目鏡
  • 特點:目鏡,視場大
  • 發明時間:1849年
  • 發明者:卡爾·凱爾納
簡介,發明者,在顯微鏡領域的套用,結構及特點,結構,特點、作用,

簡介

凱爾納目鏡,以字母K表示,是冉斯登目鏡的改進型,消除了冉斯登目鏡的色差,這種目鏡,視場大,常用在低倍率觀測上,如彗星或大面積的天體。他出現於1849年,主要改進是將單片的接目鏡改為雙膠合消色差透鏡,大大改善了對色差和邊緣像質的改善,視場達到40-50度,低倍時有著舒適的出瞳距離,所以目前在一些中低倍望遠鏡中廣泛套用,但是在高倍時表現欠佳。另外,凱爾納目鏡的場鏡靠近焦平面,這樣場鏡上的灰塵便容易成像,影響觀測,所以要特別注意清潔。美國一家公司在凱爾納目鏡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研製出了RKE目鏡,其邊緣像質要好於經典結構。

發明者

這種目鏡是卡爾·凱爾納於1850年在冉斯登目鏡的基礎上改進稱的,也叫做“消色差冉斯登目鏡”。

在顯微鏡領域的套用

凱爾納目鏡是能放置分劃板的,它能克服上述目鏡的缺點。按照能看到的視場大小,目鏡又分為視場較小的普通目鏡和視場較大的大視場目鏡(或稱廣角目鏡)兩類。

結構及特點

結構

凱爾納目鏡 是由單片透鏡和雙膠合透鏡組成的。一種改進型的冉斯登目鏡,二片組成的接目鏡及雙凸透鏡作為場鏡。它能校正倍率色差,同時也減小了位置色差、像散和畸變。視場角大於40°,可達50°。此目鏡系統在天文望遠鏡中普遍採用,特別適用於低、中倍率。 美國一家公司在凱爾納目鏡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研製出了RKE目鏡,其邊緣像質要好於經典結構。

特點、作用

一,使入射到物鏡的平行光從目鏡出射時仍為平行光。
二,將物鏡所成的像放大,這對於觀測有視面的天體和近距雙星等天體是十分重要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