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希納自畫像

凱爾希納自畫像

【名稱】凱爾希納《自畫像》

【類別】油畫名畫

【年代】作於1915年

【作者】凱爾希納

【規格】69×61厘米

【屬地】現藏美國俄亥俄州奧伯林學院的艾倫藝術博物館

基本介紹

簡介,發展歷程,

簡介

恩斯特·路德維格·凱樂希納(1880. 5~ 1938. 6)是“橋”社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起初“橋”社成員經常在凱爾希納家裡畫人體,在作了人體素描之後,他們都有一種願望:要到生活中去體驗創作的靈感。在一本名叫《人世之恨》的書中,每個人寫下了自己的看法。“橋”社的共同理想就這樣自然地形成了。凱爾希納在1904年進德勒斯登人類學博物館工作。他後來崇拜德國的後期哥德式美術,畫風不尚寫實,只重聯想性內心表現,有些作品還反映著人的作噁心理,或色情生活,如他的《柏林街頭》(1907年作,藏紐約)、第二幅《柏林街頭》(1913年作,藏紐約)等。畫中十分強調令人生厭的頹廢生活,或對柏林社會進行諷刺。1908年他畫的一幅石版畫《男人頭和裸體》,則強調了性的狂想。這一幅《自畫像》在一定程度上摻雜了對戰爭、人性和色情的綜合諷刺。此畫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當時他的畫室 里只有一個模特兒與他在一起。那是一個恐怖的年代,他畫了這個“自畫像”,穿軍人服裝,象徵他的畫室的未來命運。

發展歷程

凱爾希納用誇大變形的手段進行創作,加上他對哥德式藝術的感情,好用尖形的輪廓。他的“肖像”女人體,各個局部都是“哥德式”的。1937年他遷居瑞士,後來納粹當局宣布他是“頹廢藝術家”並下令從各家藝術博物館中撤出他的639幅作品,他便自殺身死。
1905年,德勒斯登成立了一個繪畫團體,取名“橋”社。最初,該社僅有四位年輕的建築系學生:赫克爾(Errth Heckel)、卡爾·施密特--路特魯甫(Karl Schmidt~Rottluff)、弗里茨·布萊依爾(Fritz Bleyl)和這一幅畫的作者恩斯特·凱爾希納(Ernst Ludwig Kirchner)。“橋”社的精神領袖是挪威畫家蒙克,即是說以蒙克的藝術為膜拜對象。後來該社成了德國表現主義的核心。“橋”這個名詞,其意義是聯繫一切革新派,減少彼此隔閡。最初,他們也強調印象主義後派、象徵派、新藝術運動等倡導的“抒情自然主義”。後來他們在柏林研究兩性問題,鑽研心理學,很快與法國那種過分講究快樂的藝術傾向分道揚鑣。就民族精神來看,德國人的美學觀往往與社會道德義務糾纏在一起。在動盪的社會心態中,人們普遍表現出反抗、苦悶、甚而吶喊的心理反映。表現在藝術上,則是以不和諧來反對形式完美。這一派的成員後來增加了不少,但藝術方法並不完全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