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凱桑尼派
- 外文名:al—Kaysaniyyah
- 類別:伊斯蘭教什葉派早期的支派之一
- 組成時間:7世紀末期
派別得名,各系支派,
派別得名
“凱桑”之名說法不一:一說阿里曾稱穆赫塔爾為“凱桑”,故名;另一說穆赫塔爾的衛隊長名艾布·阿姆拉·凱桑,為麥瓦利出身,他繼承了穆赫塔爾的主張。685年,穆赫塔爾領導庫法的阿里黨人舉行武裝起義,反對伍麥葉王朝,大批麥瓦利參加。他奉阿里庶出之子伊本·哈奈菲葉(642~699)為伊瑪目和馬赫迪,認為伊本·哈奈菲葉具有超自然的靈知,並從哈桑和海珊那裡繼承了一切隱秘的知識,能了解天象和預示未來。687年穆赫塔爾陣亡後,由其衛隊長凱桑繼承其主張,繼續領導該運動,形成凱桑尼派。凱桑曾宣稱,阿里曾指定伊本·哈奈菲葉為繼承人,從而排斥哈桑和海珊為伊瑪目,故在阿里派內部受到排斥。700年前後,伊本·哈奈菲葉去世,凱桑尼派發生分裂。以艾布·戛里卜·達里爾為代表的一部分信徒繼續主張伊瑪目隱遁和再世的教義,認為伊本·哈奈菲葉並沒有死,他只是隱遁在麥地那西邊的利德瓦山中,後將按照安拉的意志以馬赫迪的身份返回人間,剷除壓迫和暴虐,為社會帶來正義。這部分人禁止使用暴力,期待伊本·哈奈菲葉的復臨,形成卡拉比亞支派。另一部分人則主張伊本·哈奈菲葉確已去世,但他在臨終前將全部隱秘知識傳給了其子艾布·哈希姆(698~約718),並指定他為繼位的伊瑪目,被稱為哈希姆支派。
各系支派
約718年艾布·哈希姆去世後,該支派又分裂為許多分支:巴彥派、哈比派、拉旺德派、布卡里派、基達什派、尼查米派、阿拔斯派等。其中阿拔斯派的信徒最多,它是以先知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後裔為主體的一派,他們主張艾布,哈希姆於巴勒斯坦的侯邁麥臨終前,將伊瑪目職位傳給了阿拔斯的曾孫穆罕默德·本·阿里(?~743),伊瑪目傳系已合法地轉移到了阿拔斯家族,為後來阿拔斯人奪取政權提供了依據。在伍麥葉王朝時,凱桑尼派及其各支派形成什葉派的極端派的主體,其政治主張十分龐雜,對卡爾馬特派和胡拉米派以很大影響。8世紀中葉該派開始瓦解,9世紀融入什葉派的其他派別。在伊拉克,凱桑尼派的信徒大多為後來形成的伊瑪目派(即後稱十二伊瑪目派)所吸收。其隱遁伊瑪目思想和馬赫迪教義亦被該支派所吸收。其他教義傳至什葉派各極端派別中。
(楊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