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凱旋花
- 拉丁學名:Sorbus keissleri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薔薇目
- 亞目:薔薇亞目
- 科:薔薇科
- 屬:花楸屬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5米;小枝圓柱形,嫩時具白色絨毛,不久脫落;二年生枝黑褐色,具顯著皮孔;冬芽卵形,先端稍急尖,外有數枚暗褐色鱗片,無毛。葉片倒卵形或長圓倒卵形,長7-11.5厘米,寬3.5-6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圓鈍細鋸齒,近基部全緣,上下兩面均有絨毛,不久脫落,或僅在下面主脈上殘存稀疏絨毛,側脈8-10對,在葉邊緣分枝成網狀;葉柄長約5毫米,幼時具灰白色絨毛,以後逐漸脫落。復傘房花序有多數密集花朵,總花梗和花梗密被灰白色絨毛;花梗長2-5毫米;萼筒鐘狀,外面微具絨毛,內面無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稍圓鈍,內外兩面無毛;花瓣卵形或近圓形,長約3毫米,寬幾與長相等,先端圓鈍,白色;雄蕊20,幾與花瓣等長;花柱2-3,通常3,中部以下合生,光滑無毛,稍短於雄蕊。果實卵形,直徑約1厘米,外面有少數不顯著的細小斑點,2-3室,先端萼片脫落後殘留圓穴。花期5月,果期8-9月。
產地生境
產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於山谷、山坡或多石坡地疏密林中,海拔1200-28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