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凡爾賽宮的女王
- 外文名:The Queen of Versailles
- 製片地區: 歐美
- 導演:勞倫·格林菲爾德
- 類型:劇情
- 主演:傑基·席格,戴維·席格
- 片長:100分鐘
- 上映時間:2012
基本信息,劇情介紹,幕後花絮,
基本信息
名稱:凡爾賽宮的女王 (The Queen of Versailles)
導演/製片人: Lauren Greenfield(勞倫·格林菲爾德)
類型: 紀錄片
地域: 歐美
國家: 美國
語言: 英語
片長: 100分鐘
上映日期: 2012
獲獎情況:入圍2012年聖丹斯電影節,並斬獲美國導演獎
理由:以嬉笑怒罵的影像展現了美國夢大廈將傾的諷刺現實。
劇情介紹
一切太過突然,就連女主人公傑基·席格面對鏡頭也百思不得其解:“我到現在還沒想明白,我特別想看看這部紀錄片,瞧瞧我們到底是怎么淪落到這步的。”整部片子雖沒有跌宕起伏的懸念設定,但這對相差30歲的夫婦從不掩飾自己的缺點,坦率的表達和炫耀,反而加重了人物本身的魅力,顯得迷人而又可愛,為故事增添了許多戲劇效果,淡化了現實的嚴峻和生活的變幻莫測。記錄片開始時傑基這位濃妝艷抹比自己的富翁老公小30多的女人,挺著36F的胸在張羅著建這所造價1億美元取名“凡爾賽宮”的豪宅,完全符合人心中傍大款女人的形象。最後人們會發現她是以個特別真實的好妻子、好媽媽、好朋友、好老闆娘。
在這部片子裡我們將會看到的是一個藉由人物展示出來的一些從未公開過的秘密,關乎的全部都是一個億萬富翁的家庭的點點滴滴,當經濟危機初露苗頭的時候,他們需要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各種財政方面的挑戰和艱難的局面……如果沒有事先聲明,你會覺得自己正在觀看的是一部很有莎士比亞悲劇色彩的大家族的史詩劇,完全是圍繞著兩個相當獨特的人物展開故事的,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的全部都是與白手起家有關的斐然卓聲的成功,繼而揭開了所謂“美國夢”與生俱來的優點以及缺陷。 整個故事開始於一個相當顯赫且行事高調的富豪家庭,他們在美國成功地建造了一座有如宮殿一樣的大房子,占地9萬平方英尺,是目前為止整個國家最大的私人住宅……然而僅僅過了兩年多的時間,他們為自己打造的這樣一個王國,就因為房地產的泡沫產業以及美元的貶值而搖搖欲墜,直接走向了坍塌的邊緣。在經濟危機強勢的逼迫下,他們不得不改變之前奢華、浪費的生活方式,包括對家庭的內部關係的認知,繼而在家族成員以及在這裡工作的管家和保姆之間引發了一場超越了種族與文化的潛移默化的動盪甚至影響。
經濟危機擊碎美國夢之後,你能做什麼?
幕後花絮
現實版本的莎士比亞戲劇
作為美國最著名的紀實攝影師之一,勞倫·格林菲爾德(Lauren Greenfield)對於捕捉那種真實但異常殘酷的現實世界,有著屬於自己的獨到的眼光和視角,總是能夠將鏡頭深入到被文化層面覆蓋的表相之下,記錄的都是一些令人久久無法忘懷且極有衝擊力的畫面……如今,她決定以電影人的身份進駐到紀錄片的領域,通過一部《凡爾賽宮的女王》,以一種零距離的親密角度,描述了一個億萬富翁的家庭是如何在美國大體的發展形勢的影響下自力更生的,包括他們共同制定的這樣一個過於富有傳奇色彩的驚人計畫——建造一座美國最大的私人住宅,還有是怎樣在隨之而來的經濟危機中掙扎與抗爭的,格林菲爾德說:“我意圖用這部影片去解釋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美國夢’,而且是沒有經過任何美化或誇張的處理的,全部滲透的都是現實的黑暗與無奈……然後,由此衍生出來的,是對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探討,還有它們與家庭內部之間的聯繫,最終匯聚成了一種奇特的方式,不但鼓勵了所有的美國人應該如何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其做出最大化的利用,還滿足了自己無限的好奇心,甚至很有可能會超越你現在的生活水平。其實這部紀錄片描述的是一個非常容易識別且極受認可的真實故事,只不過採取的是一種更為大眾化的敘事手段罷了,讓每一個不得不適應經濟危機的衝擊的美國人,都從中得到了切身的體會和不可思議的共鳴。”
《凡爾賽宮的女王》的鏡頭深入到的是兩個相當獨特的人物——大衛·辛吉(David Siegel)和傑姬·辛吉(Jackie Siegel)的日常生活當中,記錄的全部都是他們最為真實的一面,這對年齡相差30歲的老夫少妻,不管是放在一起還是分開來看,都是在對當代的“美國夢”做出了最為真實的演繹,尤其是他們“白手起家”的傳奇經歷,足以讓人產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勞倫·格林菲爾德回憶道:“我是在2007年第一次見到傑姬的,她和她的丈夫大衛成功地建成了他們的新家,一座占地9萬平方英尺、有如皇宮一樣豪華的大房子,其建築風格和創作靈感分別取材自法蘭西島的凡爾賽宮以及拉斯維加斯的巴黎酒店……隨著2008年美國經濟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當中,這個同樣被命名為‘凡爾賽宮’的巨大的私人住宅,隨即轉變成了屬於大衛和傑姬的個人旅程所依據的很有象徵性的背景幕布——隨著他們一次又一次遭受到財政上的重創,逼迫著他們不得不將他們夢想中的家園掛出來出售,同時為了節約開支,還得降低他們的生活品質和成本。大衛與傑姬只能選擇從奢華的天堂回到現實的世界,開始考慮一些最為實際的溫飽問題,可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卻發明出了意想不到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重新調整好自己,就為了適應全新的環境,而且他們還展示出了一種令人驚嘆的謙卑的品質和可以產生極大的關聯性的直率。他們在各自處理屬於自己的挑戰的時候,雖然使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樣,卻不約而同的剝落了他們被人為誇大的人格,還有他們出身貧窮的事實……很快,我就不可避免的意識到,他們的故事中浸透的是強烈的‘平凡人’的品質,也許是變化太快,在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扭轉了自己的命運。”
雖然這部紀錄片是以兩個主要人物為關注焦點的,其實《凡爾賽宮的女王》顧名思義,勢必會將更多的傾向性和重點放到傑姬·辛吉的身上,而整個故事在創作之初,也是通過她開始的,勞倫·格林菲爾德形容道:“我還記得我當時是去給《ELLE》雜誌拍多納泰拉·范思哲(Donatella Versace),那也是我和傑姬的第一次相識,她是來參加范思哲的派對的,在那個時候,她顯然是這個品牌最大的客戶和消費者……讓我感到比較驚奇的是,我發現她不但很熱情,而且相當地坦率直言,甚至還展現出了一种放肆又謙讓的幽默感,確實是給人帶來了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當然,你也可以把這稱之為對她背後巨大的財富支持的一種保護措施。她跟我聊天的時候曾提及到,她是7個孩子的母親,由於他們經常在全國各地旅行和遊玩,所以擁有一架屬於自己的私人飛機,而這裡最為重要的一條信息就是,她正在建造一座美國最大的私人住宅。後來,她向我提出了邀請,讓我去佛羅里達看看,正好可以給她全家拍拍照……那個時候,我還沒有意識到,這竟然成為了一個開始,讓我們隨後展開了歷時3年的拍攝工作,對於我和辛吉一家來說,這都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歷程,同時也為這樣一部紀錄片的成行,設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形態各異的“美國夢”
形態各異的“美國夢”
這場屬於傑姬和大衛·辛吉的人生歷程,很快就超出了個人化的隱私世界,直接演變成了一個可以擴大到全國範疇的勵志傳奇,勞倫·格林菲爾德說:“我們用攝像機見證了這一切,也看到了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對周遭的人產生的是多么巨大的影響,不僅僅是和他們有著親密的接觸的家庭成員,還有來自於不同階層、種族和宗教背景的朋友,以及在他們的大房子裡幫傭的工人們——雖然他們的世界都被限制在了樓上和樓下的距離,感覺上卻更像是被關進了一個牢籠當中,同時也允許我們能夠以一種異常親密的角度,對何為‘美國夢’做出了其他不一樣的解釋,包括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可能會衍生出來的極具普遍性的分支。”
事實上,這並不是勞倫·格林菲爾德第一次關注類似的與“美國夢”有關的題材,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她一直致力於拍攝由“美國夢”衍生出來的各種關乎財富、消費理念以及國際影響力的照片作品,不但非常具有權威性,還在多個攝影大賽上滿載而歸,格林菲爾德說:“最初的時候,我接受了傑姬·辛吉的邀請,確實是以拍照片為目的的,可是隨著我開始了解她和她的家人,我也愈加清楚地意識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屬於她的故事,只能通過一部電影長片的形式記錄下來……以她特有的方式歡迎了我的到來,傑姬帶著我參觀了他們的大房子,我發現裡面的布置充滿著溫暖和機動性,還有出現在其中的形形色色的人,以及足以開一個動物園的各類寵物——除此之外,我還從中感受到了一種不同尋常但很有家庭氛圍的感性,讓你真切地感受到傑姬和大衛的出身以及根源,包括他們所注重的生活品質。我發現自己走進的是一座充滿著奇幻色彩的魔幻城堡,這裡充斥著私人飛機、無價的古董,他們甚至還給孩子們準備了一處堪比主題公園的遊樂場所。”
這么長時間以來,傑姬·辛吉的種種動向都表明著她對娛樂產業有著難以壓抑的迷戀和嚮往,所以你總能看到她忙碌的穿梭於其中的身影,勞倫·格林菲爾德表示:“在現如今這樣一個文化理念的局限下,各種真人秀節目也是層出不窮,已然發展成了一種流行現象,可是我最不希望的就是《凡爾賽宮的女王》會落入這樣的俗套……相反,我想要講述的是一個更加深刻、更擁有某種戲劇品質和紋理的故事,完全是圍繞著一個豪富家庭展開的,他們共同付諸的是一個令人心驚膽戰的宏偉目標,那就是建造一座美國有史以來最大、最豪華的私人住宅“。
不幸的是,美國隨後爆發了來勢兇猛的金融危機,即使是像大衛·辛吉這種用了30年的時間才積累出自己的產業帝國的富豪,也不能幸免於難——經濟的墮落同樣給他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勞倫·格林菲爾德說:“大衛是一個億萬富翁,所以對於他來說,建造一座皇宮就是他所能想像得到的最好的獎勵和回饋……但是,就在生活偏離了我們所有人預期的軌道的時候,我感到非常幸運的是,傑姬和大衛卻仍然有勇氣對我們的紀錄片表示出了莫大的關懷和支持,讓我們繼續跟拍他們的生命歷程。我們看到的是兩個非凡的從赤貧到暴富的人物,他們經歷過太多的風風雨雨,所以即使面對的是如此巨大的金融風暴,他們卻絲毫沒有顯示出恐懼或退卻的情緒——我想這是因為他們深刻地了解著一個事實,從某種層面來看,他們所經歷的一切,其實就是在對‘美國夢’做出一次最為實事求是的陳述,為了他們共同的夢想,他們願意向這次影響甚廣的經濟危機與致命威脅發起屬於他們自己的挑戰。”
《凡爾賽宮的女王》是勞倫·格林菲爾德繼《骨瘦如柴》(Thin)之後執導的第二部紀錄長片,同時也是她的第4部個人作品,格林菲爾德描述道:“不過,從某種程度來看,這部紀錄片卻是第一次把我攝影方面的社會性和審美風格實現在了影像的世界裡……辛吉一家賦予我的是絕對的自由和空間,他們敞開了懷抱,熱情地迎接我的到來,把我真正當成了這個家的一份子,也允許我可以將自己徹底地沉浸在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有如宮殿一樣富麗堂皇的世界裡,繼而從內部傳達出一種異常親密的切入點。《凡爾賽宮的女王》先是結合了一系列訪談內容,然後又收錄了一些帶有著強烈的戲劇色彩的‘決定性時刻’,即使我在製作這部影片之初,根本就預料不到美國的經濟形式竟然發生了如此具有顛覆性的逆轉,但是辛吉一家還是給我提供了我所能想像得到的最慷慨的奉獻和坦誠,最終令我捕捉到了一個如此具有人性飽和度的情感故事——這同時也是一個布滿了經驗教訓的道德傳奇,完全適用於我們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