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暉鐘瑞

《凝暉鐘瑞》出自清代小說家曹雪芹所著小說《紅樓夢》,是一首七言律詩,在小說中由薛寶釵所作。此詩首聯既是讚美大觀園,也是讚美皇城的氣象,它暗中點題,解釋了“凝暉鐘瑞”的意圖;頷聯換了一個角度,從讚美帝城轉到讚美貴妃,從名園的地理位置轉到介紹園內的花鳥樹木等景致,並暗喻相關的人事; 頸聯由虛寫轉向實寫,對元妃歸省加以歌頌; 尾聯在歌頌元妃“睿藻”的同時,也不忘自謙,頗合“頌聖”之體。這首詩運用了引用的手法,從立意、謀篇到遣詞造句、到典雅凝重的風格,都是以歷來的“應制”詩為標本的,極力歌功頌德,宣揚孝悌教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凝暉鐘瑞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曹雪芹
  • 作品出處:《紅樓夢》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凝暉鐘瑞1
芳園築向帝城西2,華日祥雲籠罩奇3
高柳喜遷鶯出谷4,修篁時待鳳來儀5
文風已著宸游夕6,孝化應隆歸省時7
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8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凝暉鐘瑞:光輝瑞象畢集於此的意思。暉,日光,喻皇恩。瑞,吉兆。都是藉以歌頌帝後的說法。鐘,聚集。
  2. “芳園”句:說大觀園築在京城的西面。小說中構想的賈府在宮城的西面,如寫元春歸省時“忽見一對紅衣太監騎馬緩緩的走來,至西街門下了馬”。
  3. “華日”句:說氣象佳勝。喻所謂“體仁沐德”受皇帝的恩榮。前兩句即額題之意。
  4. “高柳”句:喜慶鶯從幽谷飛到高柳上去。“鶯出山谷”化用《詩經·小雅·伐木》的“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之意。鶯遷喻人的遷居和升遷,這裡比喻元春出深閨,進皇宮。
  5. “修篁(huáng)”句:時刻等待鳳凰飛到竹林里來。喻元春歸來省親。傳說鳳凰食竹實,呈祥瑞。篁,竹林。竹修長所以稱修竹、修算。
  6. 文風:所謂君主提倡文學、重視禮樂的風氣。這是從封建政治的意義,上來說大觀園賦詩一事。著:表現得顯著。宸游:皇帝外出巡遊,這裡指元春省親。帝居叫宸,貴妃亦可稱宸妃。
  7. 孝化:孔孟認為能做到孝悌,就不會“犯上作亂”。後封建統治者就利用它作為維護封建宗法制度的道德基礎,以此來規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亦即所謂進行教化,所以稱孝化。隆:發揚光大。歸省:回家探親。
  8. “睿(ruì)藻”二句:兩句說,見元春所題的才智非凡的聯額和詩後,自慚才疏,不敢再措辭了。睿,明智,是封建時代常用作吹捧帝王的字。藻,辭藻,泛指詩文。盈彩筆,南朝齊文人江淹曾夢仙人授五彩筆,文思大進。這三字程高本改作“瞻仰處”。

白話譯文

美麗的大觀園修建在京城以西,燦爛的陽光與彩雲籠罩著園中的珍奇。
聳高的楊柳喜迎來自山谷的黃鶯,高高的叢竹盼待鳳凰來棲息。
娘娘出遊之夜朝廷的教化更昭著,貴妃省親之時皇上的孝道更昌明。
矚仰了賢德妃天才的詩章,只愧學識太淺那敢再弄墨舞文?

創作背景

《凝暉鐘瑞》出自《紅樓夢》第十八回,是十一首《大觀園題詠》中的一首,是元妃游賞大觀園時的“頌聖應酬”之作。由於這一時期是賈府的鼎盛時期,賈府洋溢著一片歌舞昇平。在《大觀園題詠》中,全面描繪了大觀園中豪華的景象,堆砌著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詞藻,流露出濃厚的封建正統思想。但它又程度不同地表現了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作為封建衛道士的薛寶釵,藉此“應制詩”狂熱地頌揚封建統治者,表白了她一心向上爬的心理。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寶釵的這首詩,措詞得體,符合“頌聖”之作的規範,故深得元妃的欣賞。詩的首聯點明了大觀園的地址在京城之西,總說了大觀園的景象:日光普照,祥雲籠罩。華日與祥雲,有暗喻皇恩之意。中間兩聯,把元春歸省,完全歸功於龍恩——封建教化的昌盛。這是首聯的具體化。“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高高的楊柳歡迎來自山谷的黃鶯,修長的叢竹盼待鳳凰來棲息。頸聯點明元春歸省之時,正是“文風已著”、“孝化應隆”之日。頸聯的實質則是,元春之所以能歸省,完全是皇上教化,孝道昌盛的緣故。這是寶釵題此詩的要旨所在。末聯則明頌元春。“睿藻仙才盈彩筆”,是美化元春《題大觀園》的。意指元春的“明智”思想溢於詩行間。詩最後作了頌揚,一舉兩得。這反映了薛寶釵的善於諂媚的本性。
薛寶釵出身官商家庭,熟讀四書五經,恪守封建禮教的一切法規。從封建禮教的標準看,她是大觀園眾女子中最受賈母、王夫人等人稱讚的一個。她寫的《凝暉鐘瑞》是《大觀園題詠》應制詩的典範。這首詩字字句句都充滿了“頌聖”的氣味:宣揚封建的教化和文風,表現了她那歌功頌德、諂媚邀寵的思想。文如其人,這首詩是寶釵性格特點的真實寫照。此外,詩的字裡行間,充滿了喜悅的情調,反映了曹雪芹對寶釵詩才與元春歸省的讚揚。

名家點評

寧波大學浙東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季學原《紅樓夢詩歌精華》:寶釵的題匾和題詩,是很典型的頌聖詩。從立意、謀篇到遣詞造句、到典雅凝重的風格,都是以歷來的“應制”詩為標本的,極力歌功頌德,宣揚孝悌教化。所以,作為皇妃的元春看後稱讚不已。如果以“小說人物詩”而論,寶釵的題匾和題詩,確實都很值得讚賞。開頭一句以“帝”字點出頌聖心意。她對於皇權、皇家、皇妃的讚頌、羨慕和敬仰之情,都是她自覺忠於封建主義制度、崇尚封建禮教、嚮往皇妃之地位的內心世界的真切顯露,是她的人格的集中外射。

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寧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正好經歷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少年時期曾經在南京過了一段“錦衣紈絝”、“飫甘饜肥”的生活。十三歲遷居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家產抄沒。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遷居北京西郊黃葉村(現為曹雪芹紀念館),“蓬牖茅椽、繩床瓦灶”,貧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涼。最後因貧病無醫而逝世。曹雪芹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能詩善畫。其詩立意新奇,風格近唐代詩人李賀。他最大的貢獻在於小說創作,他所創作的長篇小說《紅樓夢》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壇上享有崇高聲譽。
曹雪芹曹雪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