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和廟

凝和廟

凝和廟在北京東城區北池子大街46號。俗稱雲神廟。故宮外八廟之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東城區北池子大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凝和廟
  •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鐘鼓樓
  • 建造時間:1730年
凝和廟位置,凝和廟歷史,凝和廟主要建築,

凝和廟位置

雍正八年(1730)敕建,祀雲神。廟以雲霧可凝結為水而得名。雍正題有“興澤昭彩”額。廟門坐東朝西,殿宇均坐北朝南。

凝和廟歷史

廟宇建於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祀雲神,以雲霧可凝結為水而得名“凝和廟”。有雍正帝題寫之“興澤昭彩”匾額。民國時期,改為北平市第四十三國小,現為北池子國小使用。

凝和廟主要建築

主要建築有鐘鼓樓及4層大殿。山門前有琉璃磚大影壁,上覆琉璃瓦頂,長22.9米,厚0.95米,建在石須彌座上。山門三間,面闊16.8米,進深6.6米,歇山調大脊,黃琉璃筒瓦綠剪邊,外檐單昂三踩斗拱,平升科四攢,山面六攢,旋子彩畫,徹上明造,五架梁,內檐單翹斗拱。鐘鼓樓為重檐歇山頂,上檐為一斗二升麻葉頭,下檐為單昂三踩斗拱,平升科四攢,旋子彩畫,黃瓦綠剪邊,方形,每邊長4.6米。前殿三間,面闊10.9米,進深6米,黑琉璃筒瓦綠剪邊,硬山頂調大脊,單昂三踩斗拱,平升科四攢,山面六攢,旋子彩畫。正殿三間,面闊14.4米,歇山頂調大脊,黃琉璃筒瓦綠剪邊,重昂五踩斗拱,平升科五攢,前後單步梁,和璽彩畫,六抹方格玻璃門窗,盤龍井口天花,殿前石級中為御路,漢白玉石上雕龍紋。後殿五間,面闊18.4米,進深8.5米,黃琉璃筒瓦綠剪邊,頂為歇山調大脊,單昂斗拱,平升科六攢,次間四攢,六抹方格玻璃門窗,內檐為單翹三踩斗拱,井口天花。後殿東西兩側為朵殿,東、西均為三間,大式硬山頂灰筒瓦箍頭脊,面闊10米,進深6.4米。後照壁、鐘鼓樓、天王殿等已拆除,存大殿及殿前街道。民國時期改為學校,後為北池子國小。1984年劃定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包括北池子國小的使用範圍,東、南、北三面至國小圍牆,西至北池子規劃紅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