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與分布,類型,分布,自然環境,氣候,地質,植物,高等,低等,特性,動物,生物量與生產力,生物量,占世界比重,食物鏈,營養物質循環,起源,產生,分化,凍原的開發,
類型與分布
類型
凍原有兩類,分布於北極平原地區的叫平地凍原或極地凍原;分布於山地頂部的叫山地凍原。山地凍原是平地凍原在山地的變型。
分布
極地凍原分布於泰加林和北極寒漠之間,沿著
歐亞大陸和北美的北部,環繞北冰洋構成一寬廣的凍原帶。歐亞大陸西部受
墨西哥暖流影響,所以該處凍原帶很窄。隨著大陸性自西向東的增強,凍原帶的範圍向南擴伸,特別在西西伯利亞和中西伯利亞伸展得更南。在亞洲東北部和北美西北部,凍原帶較窄,但在山區廣泛發育山地凍原。北美東北部地勢比較平坦,又受寒流影響,在此處凍原又向南延伸,最南可達北緯52°左右。
在山地,凍原常出現於垂直帶的上部,其頂部過渡到高山冰雪帶。
中國因緯度較低,不存在平地凍原,但在長白山和阿爾泰山的近頂部,存在山地凍原。
根據R.H.惠特克(1970)等人的統計,世界凍原面積為800萬平方公里,占陸地總面積5.4%。
自然環境
氣候
對生物來說,凍原的生態環境是十分嚴酷的。北極凍原氣候寒冷,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冬季漫長而嚴寒,最低溫可達-70℃,有6個月不見太陽;夏季短暫而寒冷,整個晝夜都有太陽照射,最熱月平均氣溫 0°~10℃之間。植物生長期很短,大約兩個月左右。
年降水量不多,在蘇聯歐洲部分為200~300毫米,亞洲東北部為100毫米左右,北美阿拉斯加為120毫米上下。降水次數多,氣溫低,蒸發弱,所以空氣相對濕度大。此外,風大,雲多,更增加北極凍原氣候的嚴酷性。山地凍原的氣候與北極凍原相似,不同的是北極圈以外的山地全年均有白天黑夜之分,日溫差大,降水較多(如長白山可達1075~1239毫米),日照強烈,紫外線較多。
地質
由於氣候寒冷,地面風大,積雪不均,永凍層分布很廣,它是凍原帶非常獨特的現象。所謂永凍層是指土層下面永久處於凍結狀態的岩土層。深度自幾米至數百米,甚至達千餘米。凍土層的上部冬凍夏融,稱為活動層,其厚度隨土層的質地而異,粘質土的為0.7~1.2米,砂質土的為1.2~1.6米。
活動層的厚度對生物的活動和土壤的形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為在活動層,植物根系才能伸展,動物才能挖掘洞穴,有機物質才能積累和分解。永凍層的存在阻礙地表水下滲,導致沼澤的形成。
暖季和冷季的交替常使地表呈現一系列奇特現象,如由寒凍風化和融凍作用形成的石環、多邊形土、融凍泥流、冰丘與熱融陷穴等地貌形態,它對生物特別是植被分布起著重要的影響。
植物
組成凍原的植物比較貧乏。已知北半球凍原大約有900種左右維管植物,分屬230屬66科。
高等
典型的灌木有矮樺、細長樺、極地柳、匍匐柳、網狀柳、捲毛柳、拉伯蘭柳、貝加爾柳、篤斯、越橘、北極果、四角岩須、極地熊果、岩高蘭、多瓣木;草本植物主要有苔草屬、早熟禾屬、發草屬、馬先蒿屬植物以及珠牙蓼、白毛羊鬍子草、北方毛茛、高山勿忘草、北極黃芪、北極剪股穎、高山香茅等。
低等
苔蘚和地衣在凍原植被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常常形成單獨的苔蘚地衣建群層片,主要代表種有金髮蘚屬、皺蒴蘚屬、黑松蘿屬、冰島衣屬、石蕊屬等。凍原植物的生活型,以地上芽和地面芽占優勢,幾乎沒有一年生植物。
特性
凍原植物具有最大的抗寒性和忍受生理乾旱的本領。許多植物在非常寒冷的環境裡,營養器官卻不受損傷,有的植物在雪被下開始生長甚至開花。由於氣溫低,生長期又短,絕大部分植物生長緩慢,不僅矮小,而且呈墊狀和匍匐狀。有些植物適應短暫的生長季節,行無性繁殖;有的為“胎生”植物,如珠芽蓼、大花虎耳草;有的為常綠種類。
動物
由於植物種類少,生態環境又十分嚴酷,凍原動物也十分貧乏,其中比較典型的種類有:北極狐、白熊、有蹄旅鼠、挪威旅鼠、鄂畢旅鼠、黃腹旅鼠、雪鴞、鐵爪鵐、毛腳?、凍原雷鳥、柳雷鳥、賊鷗、雪兔、馴鹿、麝牛、狼等。
幾乎沒有爬行綱和兩棲綱,昆蟲種類也很少;但在夏季蚊、蠅比較多。因冬季嚴寒,大地雪封,土層凍結,只有一些動物在這裡挖洞休眠和儲藏食物;絕大多數動物,特別是鳥類,在嚴寒到來之前即行季節遷徙,到凍原帶以外的地區,待第二年天暖再回來。
生物量與生產力
生物量
在北極凍原,在低溫和光照不良的情況下,植被的生產量和生物量都是很低的。用收割法測定,按全年平均計算,每天每平方米生產的乾物質通常不到1克。如果根據短暫的生長季計算,每天每平方米為1~4克。但是,至少有2倍以上的物質儲藏在地下部分的根、根莖和鱗莖等中。這樣,它的總生產力比單純按莖稈重量計算的生產力略高。
根據李文華(1981)的測定,中國長白山高山凍原的初級生產量平均為每年每公頃1.34噸,其中地上部分為每年每公頃1.07噸,地下部分為每年每公頃0.27噸;生物量平均為每公頃8.78噸,其中地上部分為每公頃2.07噸,地下部分為每公頃7.11噸。這些數字包括高山灌叢和高山流石灘二者平均數。
占世界比重
R.H.惠特克等人(1970)估計全世界陸地主要生態系統的生物量總共1852×109噸,其中凍原生態系統生物量為5×109噸,占陸地生態系統的總生物量的0.27%。世界陸地生態系統每年提供的初級生物生產量為 109×109噸,其中凍原生態系統為1.1×109噸,占總數的1.01%。
不僅如此,凍原的次級生物量也是很低的。一般說來,動物生物量不到植物生物量的1%。而植物生物量與草食動物生物量之比,在草原為102,針葉林為105,凍原為104(1972)。以供養馴鹿的加拿大凍原為例,其草食哺乳類的生物量為每公頃0.008噸(H.E.赫胥黎,1962)。
食物鏈
凍原生物種類少,生物生產量低,這導致食物鏈簡短,地衣類、蘚類、草本植物和一些小灌木是初級生產者的最重要代表。它們所生產的有機物質被馴鹿、雪兔、旅鼠、麝牛、雷鳥、雁和昆蟲等草食動物所食,而草食動物又被肉食動物如北極狐、毛腳?、雪鴞、狼等所食。
由於凍原冬季氣候嚴寒,大部分動物實行冬季遷徙,許多動物種群數量變化大,由此引起種間聯繫的不穩定性。食物種類數量增加時,很容易建立食物聯繫,但在食物種類數量減少時,這種聯繫又很容易受到破壞,食性較窄的動物就難於生存。適應這種環境,許多窄食性動物變為廣食性。有些動物不但食肉,也食草。如北極狐既食漿果,也食旅鼠和鳥類等,因而食物鏈彼此交叉,組成較複雜的食物網。
營養物質循環
在凍原生態系統中,植物從岩石和土壤中吸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一部分貯存在小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身體中,特別是它們的根部,同時每年又以枯枝落葉的形式將大部分吸收的營養物質歸還土壤,以此進行生物小循環。表1是長白山山地凍原植物、土壤和岩石中化學元素含量的一些數字:
由於凍原土壤溫度低、水分多、空氣狀況又不好,因此,厭氧性細菌的活動占絕對優勢,而需氧性的固氮細菌與硝化細菌的活動卻受到限制;不僅氮素養分貧乏,而且有機質的分解非常緩慢,或者分解不徹底,出現半泥炭化和泥炭化的有機物質積累,大大延緩了元素周轉和生物循環。凋落物分解比率(凋落物總量/每年凋落物數量)在凍原為20~50,草原為1~1.5,泰加林為10~17。可見凍原養分元素循環周期比草原和泰加林都長。
起源
產生
根據植物化石資料(А.Н.克里斯托福維奇、А.И.托爾馬喬夫、Б.А.季霍米羅夫等),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在第三紀以前仍然屬於喜暖性森林,只是在第三紀末由於氣候變冷和變乾,這種森林漸漸被亞寒帶針葉林所替代。第四紀初氣候進一步變冷,才為凍原形成創造了條件。
凍原最先出現在東西伯利亞北部,因為在冰期,歐洲大陸、西西伯利亞和北美大部分地區為冰川所覆蓋,只有東西伯利亞北部,冰川影響較小,乃存在古老的凍原核心(即托爾馬喬夫所謂的“原始北極植被”),它們從山區逐漸向平原擴散。動物學家Н.И.庫茲涅佐夫根據動物群的特徵,也認為東西伯利亞是北極動物群的發源地。
分化
在第四紀初,古老的凍原分成東西二支,環繞北極伸展,形成帶狀分布,隨著冰期與間冰期的交替,北極大陸冰蓋周期性地向南擴張和收縮。與此同時,凍原生物也不斷向南遷移,在這過程中,有的種類大批死亡直到消失;有的種類倖存下來,並與從高山遷移下來的種類相會合。當冰川退卻時,這些種類中的一部分北移;一部分退縮到山上,在那裡保存下來,成為山地凍原組成部分,如動物中的黑緣豆粉蝶、雪兔和雷鳥等;植物中的矮樺、多瓣木、珠牙蓼、腎葉山蓼等。
還應該指出,凍原帶北部的形成年齡比整個凍原帶還要短,因為在冰期北部地區仍處在冰川覆蓋,只是在冰後期,冰川退縮以後,才開始形成。所以,凍原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年輕的。
凍原的開發
人類對極地凍原生態系統的影響,相對說來是較小的。過去只有愛斯基摩人居住在這裡,並飼養馴鹿和採食野生植物的可利用部分。北美阿拉斯加或歐亞大陸北部的凍原,已經開始建設道路、機場、房屋,建立小規模農場和鋪設油管等,進行開發,這對凍原生態系統開始產生影響。由於凍原生態系統與其他生態系統不同,要從變化或破壞中恢復過來是很慢的;低溫也大大妨礙廢棄物的降解和植被自然發生的演替過程。因此,在開發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環境保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