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縣朝里壯族吼喊歌圩

凌雲縣朝里壯族吼喊歌圩

壯族的歌會和歌節。在壯語中﹐歌圩有出田垌之歌﹑山岩洞之歌﹑坡圩﹑垌市等等名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凌雲縣朝里壯族吼喊歌圩
  •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
  • 遺產編號:16
  • 確定日期:2010年5月30日
遺產信息,簡介,歷史淵源,基本特徵,主要價值,朝里戲班,意義,朝里吼喊歌圩現狀,目前存在的問題,解決方案,保護措施,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
遺產名稱:壯族歌圩(田陽敢壯山壯族歌圩、凌雲縣朝里壯族吼喊歌圩)
所屬性質:第一批、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李景春(男1945.11)
遺產編號:16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凌雲縣
確定日期:2010年5月30日
批准文號:桂政發〔2010〕25號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簡介

凌雲縣朝里鄉位於凌雲縣城西南部30公里處,主要居住著壯、漢、瑤三種民族,這裡由於交通不便、交流封閉,至今仍然保存著壯族最古老、最純樸的民間原生性本土交流文化——朝里“吼喊”歌圩文化。在遠古時期壯族先民認為,人是布洛陀與姆洛甲共同創造的,農曆三月十六日是他們倆進行生殖創造人的日子(據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布洛陀經詩>記載)。凌雲縣朝里歌圩定於農曆三月十六日,與布洛陀和姆洛甲生殖創造人的日子同一天,預示已到婚育年齡的男女,談情說愛,尋求配偶,為繁衍下一代準備,讓人丁得以生生不息,興旺發達。朝里歌圩地壯語叫“吼喊”——進洞之意。為何朝里歌圩稱之為“進洞”呢其實這與壯族的“生殖崇拜”有密切的聯繫。壯族先民是一個情感豐富的民族,常以歌代言,以曲代情,祭祖活動也不例外,由誦念經文到歌頌經詩,甚至談情說愛,都以歌為先,歌者傳意,樂於其中。以歌會友,以歌傳情是朝里壯民族祭祖文化的一種發展與演變。相傳宋朝年間,岑大將軍(岑仲淑)隨從狄青平儂智高,後來官府在朝里鄉六作村那巴屯建一座岑大將軍廟(今遺址尚在)以記其功。每年舊曆三月初八,凌雲縣泗緘、田林利周、百色市汪甸鄉(現為右江區汪甸鄉)的各族人民民眾在聚朝里那巴“吼喊”節也把將軍廟當作敬仰神靈來朝拜,據說後可風調雨順,於是朝拜的人越來越多。祭祖拜廟之餘,男女青年,就在河灘,林間相會戲耍,三三兩兩,三五成群,或是對歌,或是姑娘們對拋繡球,小伙子打陀螺,吹木葉。慢慢地,相沿成習慣,習慣變自然。後來因為三月初八月亮下山得早,男女青年玩樂不能盡興,老人們拜完廟也不方便回歸,於是大家商定再加一個八天,變成了十六日,廟會由此改期為三月十六日。隨著時間的推移及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三月十六日的廟會逐漸演變。拜廟會的青年男女數量激增,老人們的朝拜社神反而成了附屬的東西。在那巴村一帶,特產一種花生、黃豆和糖製成的豆糖,拇指大小,白色,硬而脆香。青年男女在對歌、遊戲、談情說愛、尋求對偶時,男青年傳用這種豆糖扔到中意的女青年身上,這時被扔中的女青年是絕對不會惱怒的,因為被人扔中越多,說明愛慕的人越多,值得驕傲。豆糖扔到意中人的身上後,如果她回眸一笑才走,說明她願意和你交談,這時候就可以跟她談情對歌了。有的姑娘背著雨帽,豆糖扔到她身上後,如果她把雨帽反過來背,就表示她願意了,你可以相邀而去;若她不把雨帽翻轉,說明她已經有意中人,或者是不願意。一番試探之後,你情我願的男女青年就自尋地方對歌交談。談不攏的散開再找,談得攏的,有的相約明年再來,有的男方送豆糖一包,女方回贈布鞋一雙,之後大家就可以憑此信物求家長為他們求娶完婚,到了此時,山歌聲,嬉戲聲,男歡女笑,此起彼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朝里“吼喊”歌圩是當地土著民族的“情人節”。

歷史淵源

朝里“吼喊”歌圩,傳承年代最早,又比較明確的屬那巴三月“吼喊”,其歷史淵源,各方來客和學者有不同的說法和猜測,目前我們掌握的大致有如下幾種說法:
1、據廣西少數民族古籍整理辦公室整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布駱駝經詩》記載的壯族巫教經文,就有千百年的傳唱加工。根據壯族民間神話傳說,認為人類是創世女神姆六甲造出來的,傳說天地剛剛分開,大地一片荒涼,經過無數風雨吹打,大地才出現一棵草,草又生葉開花,花中長出一個披頭散髮的女人,全身赤條條的,這就是人類的始祖姆六甲。姆六甲見大地毫無生氣,想照自己的樣子創造人,便撐開雙腳在坳口上擋風,風吹到她身上便懷孕,屙了一泡尿,尿濕了坭土,便用濕軟的坭土捏成人形,放到草堆去壅,經過七七四十九天,泥人活了,繁衍成了人類。人類在開始時分不出男女,姆六甲到山上采野果,採得一籃洋桃,又採得一籃辣椒,然後把洋桃和辣椒灑到地上給這些泥人搶,結果搶得洋桃的是姑娘,搶得辣椒的是男孩。人類就這樣造出來了。這自然是神話傳說。如今壯族民間習俗,凡是出嫁姑娘懷孕時,岳母娘必請巫師或巫婆來做求花儀式,到野外去“求花”以免孩子出生後缺靈魂,待孩子出生後,又要請誣師或巫婆去做“接花”儀式,到野外去摘—把野花,把這扎野花安置在母親床頭的牆上,名為花婆神位,從此,花婆神就成為孩子的保護神。另外,民間隱語所謂,洋桃隱喻女姓生殖器,辣椒隱喻男性生殖器。遠古時代的壯族先民就是通過這樣的聚會、念唱巫教經文等形式,紀念和唱誦壯族始祖姆六甲創造天地萬物,規範人間倫理道德,啟迪人們祈禱還原消災驅邪,追求幸福生活。在廣西的紅水河,左右江流域的壯族聚居地區,都有一年一度三月“吼喊”聚會的習俗,這是壯族崇拜、紀念始祖姆六甲的活動。長期以來,壯族這種崇拜、紀念其始祖姆六甲的活動,由唱誦經文到出現唱歌,對歌,甚至談情說愛,因此,許多漢族文人和官方才把這種活動稱之為“歌圩”。甚至近些年來有人也把它稱“風流街”,而凌雲縣朝里壯族三月聚會,最原生的稱呼為“吼喊”(譯漢:進洞)。為何這裡的三月聚會也稱之為“進洞”呢其實這與壯族的“生殖崇拜”有密切的聯繫。壯族人認為,天、地萬物包括人都是布駱駝和姆洛甲共同創造的,初春三月,正是大地回春萬物生長的復甦季節,而農曆三月十六日就是布駱駝和姆洛甲共創造人的日子,據凌雲壯族學者,原文化局退休老局長黃振忠同志,口述凌雲縣朝里歌圩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她的產生或孕育期應在宋朝之前,甚至追溯到更古老的朝代。
2、據朝里那巴屯第十代北路壯劇承傳老藝人,閉克堅老人口述是泗城土司權勢演變的一種壯文化現象,在泗城府(今凌雲縣泗城鎮)岑家統治時期,岑家憑著自己的勢力,橫行鄉里,欺男霸女,漂亮的姑娘一般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門,生怕受到侮辱,後來青年男女想出了一個辦法,就利用晚上到水源洞(今凌雲縣泗城鎮那甲村百花屯)的門口談情說愛,對唱山歌,尋找自己的心上人,可是這件事不久還是被他們發現並強行制止,為了避免他們騷擾,青年男女不得不躲到交通閉塞、山高水深的朝里鄉六作村那巴屯一帶來對歌和談情說愛,於是,當地人稱呼為“吼喊”。3、相傳宋朝年間,岑大將軍(岑仲淑)隨從狄青平儂智高,後來官府在朝里鄉六作村那巴屯後山上建有一座岑大將軍廟(今遺址尚在)以記其功。每年舊曆三月初八,凌雲縣泗城、田林利周、右江區汪甸的各族人民民眾會聚朝里那巴“吼喊”節也把將軍廟當作敬仰神靈來朝拜,據說拜後可風調雨順,於是朝拜的人越來越多。將文獻記載與民間眾多老人口述資料結合分析,根據《中國年節文化》有關“這種節日起源於歷史上一個確定的日期發生的事件”之論述,我們認為,朝里“吼喊”——歌圩文化,始於壯民族紀念壯族創世祖神祭祖活動,到宋末元初,宗教廟會的出現,戶外活動的對歌加入,舞台曲藝北路壯劇的演出,使原生性“吼喊”——歌圩這一民間文化,在人與自然的進程鏈條中不斷得以承傳與發展,其歷史沿革更顯淵遠。在朝里“吼喊”系列歌圩文化的活動中,那巴歌圩,是朝里歌圩文化最有代表性,最具穩定性,也是最有影響力的一個歌圩村屯,它從最原始最古老的壯族祭祖文化,到宗教廟會的盛行,北路壯劇的加入,以及各民族的共同參與交融,所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傑出典型佳作。

基本特徵

朝里歌圩文化自宋朝盛行以來,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徵: (1)伴隨著民俗活動產生和發展而形成的對民間習俗的依存性特徵。從單一性的壯族布洛陀姆六甲始祖文化演變為多民族多源文化的交融傳承發展,從單一樸素的男女山歌對唱演變為傳承勞動生產知識、天文地理、宗教傳播、倫理道德的優秀鄉土教育功能。 (2)既有源於古樂歌舞的繼承有對民歌、時令小調等廣泛吸收,又有戲曲、曲藝樂曲中引進,還有從外地民間吹打樂中直接納入,而形成了曲目的多源性特徵;
(3)既有本土樂曲,又有外來樂曲,長期並存、各自發展,因而形成了本土和外來樂曲共存特徵;
(4)那巴古樂演奏的樂曲主要有“三場十板三十調”,如今又增添了“敬茶調”等新調,類別繁多、品種齊全,形成了曲目豐富的特徵。
(5)在原有古樂的基礎上又融入了壯劇表演,山歌對唱節目,從而形成了多樣性,包容性特徵;
(6)在演奏古樂和表演壯劇及山歌對唱上人員可多可少,演出時文有文板、武有武腔、樂有曲牌、喜怒哀樂都融入其中,因而形成了演唱靈活性的特徵。

主要價值

具有上述特徵的朝里歌圩文化,在整個百色市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百色市壯族地區優秀民間文化,對發掘、搶救、保護朝里歌圩文化其價值有: (1)學術價值:朝里歌圩文化作為壯族民間文化的縮影,對它的發掘、搶救、保護將帶動和促進當地民俗文化的弘揚。它的豐富內容和基本特徵以及其傳承歷史在中華民族民間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促進民族民間文化的弘揚起到推動作用。
(2)實用價值:發掘、搶救、保護朝里歌圩文化,對百色市以至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促進人們的全面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作用。
(3)旅遊價值:凌雲縣已經制定出打造旅遊名縣的發展目標,並就朝里的“吼喊”歌圩申報作為其中工作內容重點來抓,這無疑是對這個項目的有利的條件。歷史淵源無標題朝里“吼喊”——農曆三月歌圩,是凌雲縣境內朝里鄉以壯族為主的各民族集體聚會娛樂的民間傳統節日,屆時全鄉6個村的各民族村民以及周邊各縣、市的遊客,都聚集到那巴、六作、那荷三個壯族自然屯相繼搭台對歌。活動豐富多彩,既有傳統祭祀儀式,又有林間嬉戲,拋繡球,打陀螺,吹木葉等多種娛樂活動,其中以對歌為主,同時還有地方曲藝北路壯劇的表演。“吼喊”(漢澤:進洞)歌圩,已成為朝里壯族人民祭拜祖先、邀趕廟會、消災祈福、鼓舞鬥志、慶賀豐收、交流情感、愉悅身心的盛大民族節日,朝里從“吼喊”歌圩到趕廟會到演出北路壯劇,到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歌圩文化,是朝里壯鄉人民在長期的社會發展中逐漸形成的。在這些村屯的歌圩系列活動中,規模大小不一,盛行先後不同,顯現出普遍意義上的形式,有的還有自己獨到的項目,特別是那巴屯的歌圩是朝里歌圩文化的發祥地,也是這種文化承傳與發展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但不管怎樣說,正是由於當地壯民族所共有的傳統文化觀念,以及六作、那荷、那巴村寨以歌隊、曲藝壯劇隊,在邀請和被邀請之間的相互走動,使得這些歌圩、廟會以及壯劇表演,如同被一條無形的鏈條給串聯起來。

朝里戲班

在朝里青龍河谷沿河各壯族村屯,都有土戲班子,班子中的演員,大多數都是本家族的成員,生活中她們論資排輩,戲台上都以個性定演角色。這種戲班的組合,與角色的扮演,一是便於組織排練,二是便於茶餘飯後家庭的自樂;三是通過演戲能夠從戲劇的內容中,讓家庭成員身心得到各種教育和知識傳播。2004年朝里鄉經各方面專家審閱材料,仔細分析研究並經區文化廳審核,最終確定獲“廣西民間藝術之鄉”稱號。

意義

1、民族文化認同感,凝聚力與向心力。作為壯族文化最為集中展現的“吼喊”歌圩文化,對於培養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無疑是一種極佳的途徑與方法,在朝里每年一度的三月“吼喊”歌圩,壯民們與各民族的男女老少舉家、舉寨前往趕歌圩,共同參與民族以及個人之間的交流。特別是在那巴、六作、那荷三個壯族自然村屯的壯民們,都很熱情誠意當東道主。歌圩前家家戶戶都備好豐盛的特產食物,清理潔置宿屋,當親朋好友一到,他們相迎時,總是非常自然的說“到了”?以這種期盼的語氣首先問候,叫人聽了倍感舒心親切,而且,更使人溫馨的是哪家接待的客人越多,那家就越感體面與自豪,這樣—來不僅同鄉的人們相互你我來往,天長日久,周邊的省、市各縣,遠遠近近的男女老少都穿著各民族的盛裝,不約而同,三五成群,情歌聲,嬉戲聲,聲聲響徹山谷,大人們忙前忙後,備置祭品趕赴岑大將軍廟會,老人們村前古榕樹下搭台、擂鼓、奏樂演壯劇,四方民歌手雲集河灘草地對歌擂唱各展才華。未婚男女青年,更是抓住時機,物色心上人,並以及獨特的傳情方式,表達愛幕之情。在這裡特產一種花生、黃豆和糖製成的豆糖,拇指大小,白色,硬而脆香。青年男女在對歌、遊戲、談情說愛、尋找對偶時,男青年多用豆糖扔到中間的女青年身上,這時被扔中的女青年是絕對不會惱怒的,因為被人扔中越多,說明愛慕的人越多,值得驕傲。豆糖扔到意中人的身上後,如果她回眸一笑才走,說明她願意和你交談,這時候就可以跟她談情對歌了。有的姑娘背著雨帽,豆糖扔到她身上後,如果她把雨帽反過來背,就表示她願意了,你可以相邀而去;若她不把雨帽翻轉,說明她已經有意中人,或者是不願意。一番試探之後,你情我願的男女青年就自尋地方對歌交談。談不攏的散開再找,談得攏的,有的相約明年再來,有的男方送豆糖一包,女方回贈布鞋一雙,之後大家就可以憑此信物求家長為他們求娶完婚,到了此時,山歌聲,嬉戲聲,男歡女笑,此起彼伏。正是這種立體交融的多源歌圩,很自然地達到了一種樸素真切的民族文化認同感的增強和樸實真誠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功能。 2、文化傳承和傳播。朝里“吼喊”歌圩文化是凌雲縣民族文化集中展現的一個極具代表性的平台,任何一個民族的分子無論你充當什麼角色,只要你身臨其中,無論是耳濡目染還是潛移默化,都會很自然地接受著這一民族文化的薰陶,由此使得民族文化得以繼承和發展。在朝里“吼喊”這一歌圩的平台上,由於趕歌圩的百姓都是來自各地,特別是那巴歌圩,是朝里歌圩系列傳統文化承傳的發祥地,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它不僅吸引著周邊的村寨,同時也吸引擴展到了周邊的省市,其活動盛況的音像資料還傳播到東南亞一帶。從而,促進了民族文化的交流與傳播,自形成至今“吼喊”歌圩,無論從內容、形式、規模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以原生性樸素單一的祭祖祭祀活動,發展到融宗教廟會,慶賀豐收,比賽競技,娛樂歌會乃至物質交易為一體的盛大節日,從最初的那巴村承傳舉辦,到沿青龍河谷各村屯聯合甚至全鄉舉辦,從最初的一屯幾戶人參加發展到成千上萬人的參與,可以說,朝里“吼喊”歌圩文化,伴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一直在傳承和傳播著自己鮮明的特色民族文化和傳統。
3、禳災祈福。朝里“吼喊”歌圩的形成,其中很重要的社會功能性就是村屯中的民眾以人世間最純樸最美好的形式,用極為虔誠的心情祈求天地多種神靈的保佑,就寨中長佬而言,總是極虔誠地在肅穆的祭祀儀式上,默默地向諸路神靈訴說心中美好的心愿,這裡既有對未來的憧憬與嚮往,同時也有對美好前程的期盼與寄託,體現一種現實的功能性的意義。從各村屯的歌圩開台祭詞內含中,就是對這種功能性意義的最好詮釋,如:朝里鄉六作屯開台祭詞:①心裡默念:今早早來,上台階皇帝,皇帝請我來開台,我頭大過天,我腳大過地,②口頭念:初一十五天門開,華光大地下凡來,吾奉了玉帝之命,巡邏四大都洲,如今來到廣西省凌雲縣朝里鄉六作村六作屯,新搭戲台,為慶祝歌圩節,渲作古土戲特為台。前五里聽著,後五里聽著,左五里聽著,右五里聽著,中五里聽著,五五二十五里聽著,不準妖魔作亂,尚有妖惡作亂,先斬後奏,一划天開,二劃地裂,三劃人長生,四劃鬼滅亡,虎在深山不敢動,龍在深潭不敢開,人弄人死鬼滅亡,上一槍風調雨順,下一槍國泰民安,左一槍妖魔作亂,右一槍萬鬼收滅亡,前一槍本屯男女老少福壽安民。戶戶發財,王谷豐登,六畜興旺,後一槍祝願本戲班眾弟子唱戲順利,個個平安。朝里各村的開台祭詞內容,立意均同,形式各異,都是在顯現禳災祈福為主題的傳統文化觀念。
4、祭祀祖先。作為一種禮俗文化,對於祖先的祭祀和緬懷是民族的美德,也是凝聚民族眾人的有效手段。如同治元年陳煥邦老人手記,朝里那巴村民在祭祀壯族創世始祖儀式,村中長老所念祭詞(壯話翻譯):感謝布洛陀、感謝姆洛甲、布洛陀開言、姆洛甲開恩。放心趕岩圩、真利於大眾、準青年男女、大家在一起;滿請愛天下、田地開得多、糧食大豐收、吃穿也不愁:乾隆皇元年、三月十六日、今天是吉日、今年又趕新歌圩:初八黑月天、唱歌未盡興、謝先人布放、徵求男女老少;眾人齊歡喜、老人也願意、咱們同唱歌、願再趕十六;普天下姑娘、普天下小伙子、憑你心伶俐、準唱到天亮。念完祭詞,眾鄉親手托祭品、香火,無比虔誠地向前施禮跪拜,充分體現了壯民族高尚的禮儀文化精髓。
5、娛樂。朝里“吼喊”歌圩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壯民們在親密的交往過程里,也豐富了許多娛樂項目。如:山歌對唱,抵扁擔、踩高蹺、踢草球、掰手勁、踢毽子,演土戲(北路壯劇)等等,村內村外,林中樹蔭,房前屋後,河灘草地,到處都可以看到各種競技場,人們狂呼的嬉笑聲,到處都可以聽到古樂、鑼鼓聲在戲台上熱鬧的場面。屋檐堂中青壯年男子猜碼飲酒粗獷的吆喝聲更是響遍整個村寨。那種各得其樂的愉悅與放縱,就是一種純自然的娛樂。
6、商賈物流交易與優秀民間文化。在現代物流的今天,各路商賈也沒有放過這一極好的機會,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趕歌圩的人來到,各路商客早已提前進貨入寨,把人們有可能活動聚集點的房號住滿,等候著趕歌圩的人們選購物產。近年來,當地政府順應民意,借每年一度朝里“吼喊”歌圩之際,做好民間文化搭台,經濟文化同台唱戲的文章,讓朝里歌圩走出山外,讓外界了解朝里,熱愛朝里支持朝里,當地黨委政府,宣傳文化部門為歌圩提供了更便捷多功能的平台,如:改善交通條件,舉辦歌圩攝影大賽,民間工藝品展示交易,地方風味小吃。展示交易,茶文化交流,地方戲劇演展,酒文化比擂等,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豐富的物流文化交融的氛圍。

朝里吼喊歌圩現狀

受壯族文化的影響,各民族間的融入密切交流也成為朝里歌圩文化新的內涵,在朝里壯、漢、瑤、苗等民族同胞之間和睦相處。每到“吼喊”歌圩,已不是局限於壯族人的歡聚,周邊的各族民眾都前來參與,他們齊聚在一起,交友作樂,敘舊言歡,在歌圩的不同角落聽到壯、漢、瑤的對歌場面,朝里“吼喊”歌圩已經成為多民族團結的平台。在朝里“吼喊”系列歌圩文化的活動中,那巴歌圩,是朝里歌圩文化最有代表性,最具穩定性,也是最有影響力的一個歌圩村屯,這從最原始古老的壯族祭祖文化,到宗教廟會的盛行,北路壯劇的加入,以及各民族的共同參與交融,所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傑出典型佳作。

目前存在的問題

朝里歌圩文化仍然存在著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
(1)隨著科技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審美需求提高,對朝里歌圩文化的興趣越來越淡漠,一些演員著手長期外出找工參加活動越來越少,朝里歌圩文化發展舉步維艱,瀕危狀況難以改變。
(2)朝里歌圩文化涉及到劇目的創作,原有的劇目創作人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繼謝世,而年輕的卻缺少文化水平,很難傳承。
(3)地方政府單純從旅遊開發的經濟效益出發,忽視對物質文化遺產來源生態保護,給原生態純樸的壯民族祭祖“吼喊”歌圩文化,冠以“風流街”的名稱,在地方傳統項目上過於追求所謂社會效應,致使其改變了原有的特色,這些情況是由於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旅遊開發認識不足所引起的。保護計畫無標題保護內容為了確保凌雲縣朝里壯族民間“吼喊”歌圩文化的完整性特擬定五年計畫進行保護。本計畫由縣委宣傳部領導、協調和組織實話,縣文體局、縣文聯、廣電局協助各項具體工作的管理、督導、檢查,縣文化館負責巫調的收集、錄音、記譜、翻譯、文史資料及論文的撰寫。

解決方案

具體計畫如下:
一、原始性保護1、全面、及時、深入細緻地開展對巫調文化的挖掘搶救工作,努力做好原生態資料的收集、錄音、記譜、翻譯等。2、將收集到的資料歸類、整理、存檔妥善進行保管。3、深入開展對朝里“吼喊”歌圩文化的體系及基礎理論等研討工作,把研究成果編集成文出版。
二、發展性保護,1、以縣文體局、文聯及朝里鄉文化站(室)為輻射點,設立山歌及北路壯劇學習培訓班,以點帶面逐步擴大普及,以此解決朝里歌圩文化的傳承問題。2、在朝里鄉中國小創辦一支以北路壯劇為主體的少年民間壯劇藝術團隊,注重專業化人才的培養。3、以朝里歌圩文化為主體,努力打造好本縣的民間民族文化藝術品牌。4、大膽創新,有繼承有發展地將朝里“吼喊”歌圩文化引入市場,加速地方文化旅遊發展。五年計畫保護措施2006年完成凌雲朝里“吼喊”壯族68種排歌的收集的整理工作。對朝里“吼喊”歌圩文化進行研討,撰寫相關論文。編寫好學習班教材。2007年在朝里鄉文化站(室)設立培訓班試點。2008年完善全鄉各村培訓班的設立。籌建民間藝術團,專業培訓學習。2009年至2010年組織專業人員對朝里“吼喊”歌圩文化進行深入研究,把研究成果撰文出版。聘請專家編排節目,藝術團進行巡演。

保護措施

一、建立以縣文體局、文聯成員為機構的工作組,縣委宣傳部部長為組長的凌雲泗城保護領導小組。
二、設立以縣文體局、廣電局領導為負責人的普查工作組。
三、設立以縣委宣傳領導為組長。文體局、文聯、教委辦為成員的朝里“吼喊”歌圩文化學習教材編寫組。
四、設立以文化局領導為負責人的朝里“吼喊”歌圩文化學習培訓班工作督導組。
五、爭取各方面資金支持,拓寬歌圩文化的產業化發展渠道。六、由縣財政每年撥給定額資金,作為保護經費。建立機制實施五年保護計畫,首先全面提高廣大人民民眾的保護意識,並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建立一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保護體系和運行機制,保證計畫的實施。據此擬定出五大機制:1、領導制度建立機制。2、人才隊伍建設機制。3、傳統保護與大膽創新的發明機制。4、業餘與專業相結合的活動開展機制。5、藝術產業化市場營運機制。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一)2003年縣政府召開了“保護朝里‘吼喊’歌圩文化打造朝里‘吼喊’歌圩文化品牌”會議。
(二)2004年縣政府召開本年度組織好朝里‘吼喊’歌圩文化工作籌備會議。
(三)2005年縣政府、宣傳部、文體局召開朝里歌圩文化籌資專題會議,並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梁世廣同志領導小組的凌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組織機構。
1.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在縣委宣傳部的帶領下。組成了凌雲民間民俗文化藝術收編小組,重點對本土的朝里“吼喊”歌圩文化進行全面、深入細緻的普查、挖掘和收集。 2.截至2005年6月底,先後從民間收集到朝里“吼喊”歌圩文化有關文本(含劇本)20多冊,並完成了這些曲目的錄音、記譜工作,撰寫相關文稿300多頁(約五萬餘字)。器具製品無標題朝里“吼喊”歌圩文化,是壯族民間傳統文化綜合性展示有代表性的平台,同樣也是展示壯族民間音樂,戲劇卓越技藝的傳承所在。祭廟古調:三月十六日在朝里祭廟時,身著壯族民族盛裝的村民,聚集於廟前,備好供品香火,在寨中長佬的主持念語中,古樂隊按照開場、八仙、上香、朝拜求神、供祭、還願、慶豐、太平、賞月、歡聚,共樂等十二個獨特民風的曲調一一演奏。壯族排歌:對歌是朝里“吼喊”歌圩最主要的活動,男女青年的對歌格式,從導聲問候、會面,對歌、智考、結伴、盟約、話別,有著68個嚴整的程式,同時也有著即興發揮的活動性。樂器:古樂隊是朝里“吼喊”歌圩活動,不可缺少的活動內容,它主要是為廟會祭祀演奏和地方土戲的伴奏所用。主要樂器有馬骨胡,土二胡、葫蘆胡、四弦土胡、笛、嗩吶、三弦、高胡、小鼓、小鈸、鑼、公、母木魚等。土戲:又稱北路壯劇。壯劇的表演除以傳統題材為主之外,有加入了各個時代社會發展的內涵,角色有生、旦、醜等五大行。北路壯劇於清乾隆三十年誕生,當時只有“過場”和“正調”。到光緒年間,“北路壯劇第七代全師黃永貴”學邕戲歸來,對“土戲”調整,定型九個曲調如“大過場”、“梳妝調”、“殺雞調”、“升堂調”、“卜牙調”、“八仙調”、“怒調”和“減板”等。唱腔單純,如不改革,要演好壯劇,確是困難。解放後,經民間藝人多年研究,在繼承的基礎上加經創新,在間奏音樂方面增加“二過場”、“三過場”、“夜摸調”、“過河調”等。唱腔方面把正調原來的一種唱法改為“正調正板”、“中板”、“慢板”、“速板”、“高板”、“反板”等。在悲怒方面增添“大哭板”、“還魂板”、“高板”、“反板”等。在悲怒方面增添“大哭板”、“還魂板”、“馬山調”、“唐皇調”、“緊板”、“趕板”、“凌洞洞”、“對打調”等。在舞蹈場面創新“北路採花調”、“十二月花調”、“太平歌”、“姐妹樂”、“牧丹調”、“慶新年”、“拜年調”等。在歡樂場面又作有“歡喜調”、“歡樂調”、“敬茶調”、“敬酒調”等。這些曲調最適應各個劇情的需要,不論“文武”古戲的喜怒哀樂都善於表演。現在田林、凌雲、百色和雲南等劇團都套用。由於新調的產生,使北路壯劇的音樂唱腔更加豐富,文有文板,武有武腔,樂有樂調,哀有哀音,增強舞台氣氛,深受民眾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