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凌福順,化名龐飛虎,1912年2月出生於福建省周寧縣端源村。幼時隨母方嬌乞討他鄉。13歲時,母親過世,生活更為艱苦。打零工,當學徒,砍柴賣,做茶販,闖閩北,謀生路,歷盡了生活的辛酸。
1931年,是凌福順人生旅途的轉折點。他到設在周寧縣舊稱周墩的國民黨公安局常備隊里當兵。結識了從福州求學歸來、又在周墩警察所當巡官的年輕共產黨員
吳少安。在吳少安的領導教育下,凌福順懂得了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建立起代表工農兵利益的蘇維埃政府,窮苦人才能真正當家作主人的道理。凌福順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3年春,中共周墩地下黨小組建立,中共福安中心縣委書記
詹如柏到周墩召開會議,部署建立革命武裝力量。會後,凌福順、李宏任等立即行動,打土豪籌款購置槍枝,在李墩西山角,開辦紅軍槍械修造廠,自製步槍,逐漸拉起了一支武裝隊伍。
1934年2月,地下黨組織成立了周墩游擊隊,任命凌福順為隊長,吳少安為政治指導員。為加強黨對工農武裝隊伍的領導,以蕭安軒和吳少安為首的中共周墩縣委於1934年4月在周墩城內成立,並積極籌備建立周墩蘇維埃政府工作。
7月,剛成立不久的中共閩東特委對周墩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寄予很大的希望,派特委委員詹如柏再次來到周墩,研究部署進一步建立革命武裝、籌備經費、策劃兵變,建立蘇維埃政府等工作。凌福順以其積極組建工農武裝力量的出色表現,被吸收為中國共產黨黨員。8月,根據閩東特委和閩東蘇維埃政府的指示,周墩游擊隊改編為閩東工農游擊隊第十一支隊,凌福順任隊長,
王大堯任政委。這時,第十一支隊已發展到80多人。
凌福順深知,要在周墩建立蘇維埃政府,國民黨區後備隊和警察所是首先要剷除的兩支反動武裝力量。於是徵得縣委的同意,決定打入敵人內部相機行事。綽號“長腳”的凌福順因身高腿長,勇猛過人,不久便在後備隊當了班長,並逐步發展了一批班排長、士兵作為兵變骨幹。這樣,就為裡應外合舉行起義奠定了基礎。
8月23日,中央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途經閩東。9月,閩東紅軍獨立師,以紅七軍團留下的傷病員和大批武器作為骨幹和裝備,宣告成立。10月27日,獨立師一舉攻占鹹村,扼住了周墩通往寧德縣城的咽喉。鹹村離周墩只有30公里,凌福順抓住這一戰機,於28日晚與縣委負責人蕭安軒、吳少安和政委王大堯等人開會研究,決定派縣委交通部長蕭立鎮、第十一支隊副隊長
鄭佛前和
張金泉等三人,星夜趕往鹹村,請閩東獨立師前來攻城。同時,內部做好兵變接應工作。
10月29日早餐時,凌福順按事先的部署,派出革命士兵把住各關口,由第一排排長周祖慎配合,暗中控制住後備隊。自己帶領游擊隊員找到後備隊代理中隊長魏海波,亮出事先準備好的假“家信”,用手槍指著魏嚴厲地斥問:“你父親在鹹村已被紅軍扣留,來信在此,叫你交槍保命,你是留人還是留槍?”面對烏黑的槍口,魏見大勢已去,只好答應下令交槍。憑著凌福順的勇猛和膽略,先後收繳了後備隊和警察所槍枝110支,子彈數千發。與此同時,紅軍獨立師連夜出發,於30日凌晨到達周墩,配合第十一支隊,裡應外合一舉占領了周墩城。11月1日,公開成立周墩縣蘇維埃政府,凌福順當選為軍事委員。
三天后,
葉飛率閩東獨立師,滿載著繳獲的槍彈勝利返回鹹村一帶。凌福順則率第十一支隊撤退到附近鄉間開展游擊活動。
1934年冬,國民黨糾集號稱“十萬大軍”的重兵,開始“圍剿”蘇區。凌福順率領的游擊支隊活躍在深山密林之中,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年底,國民黨陸軍新編第十師第一團“進剿”周墩,在土豪劣紳組織的所謂寧德縣第五區善後委員會的配合下,大肆捕殺革命民眾。為打擊敵人的反動氣焰,1935年1月7日,凌福順率第十一支隊,配合閩東獨立師,再次攻打周墩城。城雖未克,但虜敵15人,繳槍20餘支,然後轉戰到壽寧縣湖潭一帶。3月,凌福順得知周墩區後備隊和反動民團“清剿”吳山底村,就親自帶領游擊隊和附近村莊的赤衛隊聯合抵抗,終於擊退了敵人的進攻,勝利地保衛了吳山底村。4月,在黃家山後閡的山上,重建中共周墩縣委,凌福順任縣委執委。
在敵人重兵“圍剿”的形勢下,中共閩東特委採取放棄部分老蘇區,跳出敵人包圍圈,波浪式地向外發展新蘇區的方針,在周墩蘇區站穩腳跟之後,於1935年5月派凌福順與鄭佛前,率部分游擊隊員前往閩北一帶開闢新蘇區。在建甌城,他大鬧前街大戲院,一舉奪取在場看戲的國民黨士兵的七八支槍。在建陽和建甌之間的七仙橋附近,他巧設伏擊戰,攔截國民黨一車的軍用物資。
8月,凌福順率隊返回周墩,擔任周墩獨立營營長。一天,敵保全第八團的300多名士兵,來“圍剿”閩東獨立師。當敵軍進到肖家嶺時,就受到閩東獨立師的伏擊。正在端源村籌集後勤物資的凌福順,憑藉著地形熟悉的有利條件,率部從山腳繞到敵軍背後,發起猛攻。敵人兩頭受擊,被打得倉惶潰逃。獨立營擊斃敵連、排長各一人,士兵40餘人,繳獲槍20多支,子彈20多箱,為保衛寧屏古邊區和獨立師安全,再立戰功,受到了獨立師首長的表彰。
位於周墩與政和、屏南交界地的樓坪村土豪,常侵擾附近革命根據地的村莊,還殺害了閩東遊擊隊第六支隊第二分隊長廖光有,阻撓游擊隊和紅軍的過往通行。凌福順決心拔掉這顆“釘子”,為戰友報仇。1936年農曆正月初三,他帶隊直奔樓坪村,在閩北紅軍獨立師的配合下,奇襲土豪的炮樓,打死打傷敵18人,俘虜了五個土豪,處決了其中兩個誓與紅軍為敵者,從而打通了閩東與閩北紅軍來往聯絡的重要通道。
敵人十分仇視凌福順,千方百計地緝拿他。1936年4月5日,凌福順隻身潛入浦源村了解敵情,不料被敵人發覺,遭到省保全第五團一連包圍而被捕,囚禁於周墩城。
在關押期間,凌福順被折磨得死去活來,遍體鱗傷,連那些行刑的兇手也打累了。但是凌福順這個鐵打的硬漢決不向敵人屈服。只要一息尚存,他就要抗爭到底。一天夜裡,趁敵人防範鬆懈之時,他掙扎著從樓房上跳下,結果腿部跌傷,潛逃不成,只好躲在附近的稻草堆里,第二天又被捕。4月25日,窮凶極惡的敵人終於殘酷殺害了凌福順。
後世紀念
全國解放以後,凌福順的骸骨被安葬在周寧縣的革命烈士公墓。1984年7月,中共周寧縣委、周寧縣人民政府在周寧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的南側,豎立凌福順烈士紀念碑,以激勵和教育後人。
藝術形象
2021年10月15日,《英雄凌福順》在周寧縣鯉魚溪景區順利開機,通過再現凌福順少年時代外出謀生、參加地下革命組織、發動民眾組建革命武裝、屢建戰功威震敵膽、負傷被捕,直至英勇犧牲等一些經典故事,展現了凌福順視死如歸、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