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日法

凌日法

凌日法(Transit photometry)是系外行星偵測法之一。

原理為:如果一顆行星從母恆星盤面的前方橫越時,將可以觀察到恆星的視覺亮度會略微下降一些,這顆恆星變暗的程度取決於行星相對於恆星的大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凌日法 
  • 外文名:Transit photometry 
使用設備,發現系外行星,

使用設備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使用的就是凌日法,望遠鏡在長時間裡對超過十萬顆恆星進行監視,掃描並記錄每一顆恆星在不同位置的亮度變化。NASA正是在分析這些光變曲線後,才得出“克卜勒天體”的數據。

發現系外行星

發現系外行星的方法有許多種,其中凌日法是目前使用較為頻繁的方法,比如克卜勒探測器上的觀測原理。目前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使用了微引力透鏡的方法尋找系外行星,他們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夏威夷W.M.凱克天文台對恆星OGLE-2005-BLG-169進行了觀測,發現其周圍存在一顆天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這是微引力透鏡技術的又一個發現案例。這一發現打開了一個新的時空,即在恆星周圍更大的軌道半徑上發現行星。
目前我們發現的系外行星軌道半徑都很小,公轉周期僅為數天、甚至是數個小時,在木星和土星這樣的軌道半徑上,鮮有系外行星被觀測到。發現此類行星可能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比如微引力透鏡法。哈勃望遠鏡和凱克天文台的聯合觀測發現,這顆天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軌道半徑較大,距離主恆星接近6億公里,屬於軌道周期較長的系外行星。科學家發現,如果不使用微引力透鏡技術,我們很難發現軌道周期較長的系外行星,溫度更低的系外行星也無法被觀測到。
恆星OGLE-2005-BLG-169屬於光學引力透鏡實驗框架下的觀測目標,由早期微引力透鏡技術發現,其工作原理為行星通過背景恆星時,會使恆星光線發生扭曲,由此我們可以從中發現系外行星的蹤跡,並且計算出它的基本參數。哈勃望遠鏡和凱克天文台的天文學家發現,恆星OGLE-2005-BLG-169質量接近太陽的70%,探測到的引力透鏡信號是個難得的機會,因為對於一顆特定的恆星,要想讓行星的透鏡信號與地球處於同一直線上,可能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因此這是個難得的機會。
正因為如此,微引力透鏡技術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較少,不及凌日法的觀測成果。事實上,微透鏡是一個強大的工具,能夠發現大多數望遠鏡無法觀測到的系外行星,凱克天文台的科學家維吉尼-巴蒂斯塔認為,微引力透鏡可以發現長周期系外行星,並且確定它們的屬性。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顆系外行星可能是一顆失敗的恆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