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知道凌叔華其名其人者,或許並不很多,但她卻是一位堪值記起與仔細體味的人。對於她,許多富有詩情畫意的詞語都是相適的,譬如,淑女、佳人,以及才華出眾、氣質高雅、儀態不俗等。但是,在她的生活中卻沒有掀起過大波大瀾的經歷,同時也沒有衍宕出可謂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而和平、雅致、淡然,或可稱為她的人生主調。 處之平和而不乏意味,稱得上為人生好境界!自1900至1990年,凌叔華九十載人生之旅,演繹了一代閨秀的美麗與哀愁,為我們留下了雋永的紀念。
通常而言,要了解一個人則需走近這個人;而只有確實了解他(或她),才可以判斷是否值得走近他(或她)。筆者認為,凌叔華是很值得走近的。
走近,既是可以去感知,同時也是獲得啟迪。
走近凌叔華,首先可以了解她的真實而有趣味的人生。
走近凌叔華,可以從中體悟出一種令人思索的歷史況味。一位曾經遭遇冷落的作家、繪畫藝術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風采再現,這本身不就是意味深長的嗎?
走近凌叔華,可以豐富或調節我們的人生參照。我們正面對著熱鬧非凡的世界,紅塵滾滾,人事勞勞,忙與躁幾乎成為隨處可見的生存寫照。像繪畫中需要“留白”,樂曲中需要舒緩與休止一樣,人生中也該有必要的寧靜與平和。在此方面,凌叔華的人生或許可以是一個參照,或許給人某種啟迪。
基本介紹
- 書名:凌叔華的古韻夢影
- 作者:宋生貴
- ISBN:9787506032674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8-01
- 開本:16開
作者,圖書簡介,編輯評論,目 錄,基本信息,圖書摘要,
作者
作 者:宋生貴 著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圖書簡介
如今,知道凌叔華其名其人者,或許並不很多,但她卻是一位堪值記起與仔細體味的人。對於她,許多富有詩情畫意的詞語都是相適的,譬如,淑女、佳人,以及才華出眾、氣質高雅、儀態不俗等。但是,在她的生活中卻沒有掀起過大波大瀾的經歷,同時也沒有衍宕出可謂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而和平、雅致、淡然,或可稱為她的人生主調。 處之平和而不乏意味,稱得上為人生好境界!自1900至1990年,凌叔華九十載人生之旅,演繹了一代閨秀的美麗與哀愁,為我們留下了雋永的紀念。
通常而言,要了解一個人則需走近這個人;而只有確實了解他(或她),才可以判斷是否值得走近他(或她)。筆者認為,凌叔華是很值得走近的。
走近,既是可以去感知,同時也是獲得啟迪。
走近凌叔華,首先可以了解她的真實而有趣味的人生。
走近凌叔華,可以從中體悟出一種令人思索的歷史況味。一位曾經遭遇冷落的作家、繪畫藝術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風采再現,這本身不就是意味深長的嗎?
走近凌叔華,可以豐富或調節我們的人生參照。我們正面對著熱鬧非凡的世界,紅塵滾滾,人事勞勞,忙與躁幾乎成為隨處可見的生存寫照。像繪畫中需要“留白”,樂曲中需要舒緩與休止一樣,人生中也該有必要的寧靜與平和。在此方面,凌叔華的人生或許可以是一個參照,或許給人某種啟迪。
編輯評論
凌叔華確實可以稱為“高門巨族的精魂”其祖父凌朝庚乃廣東番禺巨富;其父凌福彭與康有為是同榜進士,官至直隸布政使,授一品頂戴,民國以後在北洋政府中擔任要職。凌叔華兒時即師從宮廷師繆素筠;稍長又從辜鴻銘學習英語;待到妙齡,又面見印度詩人泰戈爾,嫁給大才子陳西瑩,與徐志摩、胡適等人成為密友;中年之時,又與蘇雪林、袁昌英並稱“珞珈三傑”……凌叔華作畫則蕭然淡簡,神韻獨具;寫文則清逸樸實,古韻猶存。這個冰雪聰明卻又心靈純真的民國女子,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真正的“大家閨秀”……
目 錄
緒論 最後的閨秀
一、人淡如菊
二、畫裡清芬
三、文中真趣
四、心問山水
五、至誠之誼
六、走近凌叔華
第一章 生於名門 受惠書香
一、一個在牆壁上信手塗鴉的女孩
二、因緣習畫轉宜多師
三、名門之優與父母器重
四、見識名流鴻儒,獲得英文啟蒙
五、義父母的情緣藝結
第二章 初示文才 “立定”主意
一、“秋水”流韻
二、“立定”主意
三、幸會泰戈爾
四、結識徐志摩
五、投契陳西瀅
第三章 《女兒》慨嘆 《酒後》奇文
一、第一篇小說《女兒身世太淒涼》
二、《酒後》問世聲名鵲起
三、“閨秀”之謂“新月”聖手
四、關於“中國的曼殊斐爾”
第四章 節外生枝 關乎“閒話”
一、“圖案”風波
二、“抄襲”事件
三、關乎“閒話”
第五章 南下武漢 經歷“後方”
一、“珞珈三傑”
二、主編“現代”
三、感受“後方”
第六章 “古韻”悠然 真情生魅
一、“古韻”因緣
二、舊院“古歌”
三、童趣似金
第七章 山廬夢影 文心畫趣
一、心中之山
二、文中之山
三、繪畫與山
四、一種啟迪
第八章 以文識友 以畫會友
一、“手足”之誼
二、“八寶箱”之謎
三、文友之識
四、“畫會”之憶
第九章 客居英倫家國情深
一、專注繪畫
二、海外講學
三、家國情懷
附錄一 叔華死得幸福(蕭乾)
附錄二 悼凌叔華(文潔若)
凌叔華年表
編後記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8-08-01
·版次:1
·總頁數:268
·印刷時間:2008-08-01
·印次:1
·字數:179000
·ISBN:9787506032674
·大小:16開
·裝幀: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第二章 初示文才“立定”主意
三、幸會泰戈爾
1924年5月,對於凌叔華來說,是終生難忘的,因為作為文學青年的她.有幸見到並接待了在世界文壇都享有盛譽的文學大師泰戈爾。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是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泰戈爾從13歲開始寫詩,在長達近70年的創作活動中,鍥而不捨,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大量作品。他一生譜寫了2000首歌曲;畫了2000幅畫;出版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篇和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還有大量文學、哲學、宗教方面的研究論文。他的成就之驚人,古今中外罕有其匹。他的《收穫集》、《園丁集》、《飛鳥集》、《葉盤集》、《新月集》、《游思集》、《吉檀迦利》、《愛者之貽》、《渡口》等許多作品為中國讀者所熟知。
泰戈爾是中國人民的忠實朋友。他從童年時代起,就十分關心中國。1881年,他20歲時寫過一篇題為《死亡的貿易》的論文,文章嚴厲譴責英國侵略者所進行的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貿易,而對中國人民表示深深的同情。1924年,泰戈爾有緣實現長期夢寐以求的願望――訪問中國。是年,他已63歲。
1924年泰戈爾訪問中國,是應北京講學社之邀而成行的。北京講學社是當時很有影響的學術團體,其主要人員均為社會名流,如蔡元培、梁啓超、林長民等。講學社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邀請國外學術界著名人士來華講學,進行文化交流。此次邀請泰戈爾之事,講學社委託詩人徐志摩去做。1924年4月,泰戈爾一行抵達上海,徐志摩代表北方學界到滬迎接。繼而作為陪同兼翻譯,徐志摩隨泰戈爾先後走訪了杭州、南京、濟南、北京、太原、漢口、日本、香港等地。
從4月2313至5月20日,泰戈爾在北京停留近一個月,其間.在徐志摩的全程陪同下,參加了各種歡迎活動,作了多場講演。這時,在燕京大學讀書的凌叔華,已在《晨報副刊》發表作品,在北京文壇初露鋒芒,並積極參加學校社團活動.因此被學校推選為學生代表前去歡迎泰戈爾先生,這便使她有緣見到這位舉世聞名的文壇泰斗。關於對泰戈爾的親歷與感受,凌叔華寫於當年5月6日,發表於5月12日《晨報副刊》上的《我的理想及實現的泰戈爾先生》一文,表達得很真切.茲將該文照錄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