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凌元,原名
張敏。漢族。 最初在長春百川醫院任助產士。 由於從小熱愛電影藝術,當看到偽滿映的招生廣告時,瞞著家人報考了滿映的演員培訓班。1937年考入滿洲映畫協會表演訓練班,和
鄭曉君一同參加培訓,同年在影片《壯志燭天》中飾演母親一角。 從1938年到1945年間在偽滿映的二十多部電影中出演。日本投降後,滿映解體。為了告別過去滿映演員經歷,張敏改名為凌元。
年輕“母親”
對於自己幾十年來在銀幕上一直未老的“善良媽媽”形象,凌元笑著說:在電影裡我從來就沒有年輕過。可能是我的形象就適合演媽媽,所以在我20歲第一次拍電影時,導演就讓我演母親。但當時因為太年輕,心裡特彆扭。沒有辦法,導演讓人給我的臉塗上了很多黑的顏色,一塊塊的,難看極了。再加上還有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兒子”在旁邊,心裡的滋味真是不好受。他剛叫一聲“媽”,我立刻就臊得臉上發燒了。記得這時候在一旁的老師就大聲對我說:你演的是人物,不是你自己。不要想當明星,要做名演員。當時我想,那就讓觀眾看我的戲,不要看我這個人了。於是我硬著頭皮,跟那個和我年齡差不多大,不斷喊著我“媽”的“兒子”一起,第一次扮演了母親。
凌元早年留影(原名張敏)就一直沒有離開“善良母親”。她一直記著老師對她說過的話:“創作人物,不是演自己”。也懂得了讓觀眾“承認戲比承認自己更好”。
自從1951年進入
北京電影製片廠後,30多歲的凌元就開始以“善良母親”的藝術形象亮相於電影銀幕,一直到89歲。
扮演李向陽的演員
郭振清和凌元一直相處得非常好,不管什麼時候都還管凌元叫“媽”。
英雄母親
1955年,38歲的凌元在長影著名影片《平原游擊隊》中扮演了主人公李向陽的母親。這不是凌元第一次扮演母親,但卻是她做了母親之後第一次演母親。當時片中的情節是游擊隊長李向陽半夜從外面歸來,一直掛念兒子的母親沒有諸如“你回來啦,”之類的對話,而是從眼神里表現出真正動情的關切,凌元把一個母親對孩子最真摯的感情,從內心深處用一雙眼睛表達了出來。這個真實感情的投入,讓她幾乎忘了這是在演戲。幾十年後的,凌元仍然忘不了那一段李向陽母子情深的表演。
回憶自己扮演母親的歷程,凌元覺得自己真正體會到母親疼愛孩子的藝術表演,是在電影《平原游擊隊》中的母親表演,因為那時自己也做了母親。
戲裡的默契,離不開戲外的真情,戲外的李向陽和母親也是一對親情無限的母子。扮演李向陽的演員郭振清和凌元一直相處得非常好,不管什麼時候都管凌元叫“媽”。後來過了很多年,戲裡的母親、兒子又一次在戲外重逢,“兒子”依然是一聲親熱的“媽”。親切之情,儼然一對親生母子。如今,“兒子”已遠在天國,“母親”卻深深地懷念那一段難忘的母子深情。
所以凌元當時思想上有包袱,特別怕演完了人家罵她老不正經。
經典角色
1962年,45歲的凌元扛著行李卷,提著洗臉盆和導演謝添,演員
趙子岳等來到了一個小站——
沙城火車站體驗生活,開始了喜劇電影《
錦上添花》的拍攝。電影放映後,凌元扮演的“胖大嫂”,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提起當年《
錦上添花》中那個和藹的“胖大嫂”,凌元卻說她在最初接受這個角色時,心裡有很大負擔。現如今,老年人的“黃昏戀”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在40多年前的那個時代,老年人談戀愛還不大好拿到明面上,似乎不容易讓人接受。
另外,喜劇片對於台詞、動作的要求都很嚴格,不僅要非常準確,而且要節奏快。所以在塑造“胖大嫂”的過程中,凌元一直感覺壓力很大,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凌元說很多得益於謝添導演的啟發及與趙子岳的默契配合。比如一段在小亭子裡等老站長的戲,凌元的表演總是放不開,謝導就在旁邊說:“怕什麼呀,瞧,老太太談戀愛有多美呀!”大家都笑了,凌元也放鬆了許多。而趙子岳的敬業更是深深感染著她,因為擔心自己背台詞慢影響拍片,他總是不惜時間認真背台詞。一次在十三陵拍戲,正趕上天氣非常熱的中午,大家都在休息時忽然發現找不著趙子岳了,找了半天才看見他正坐在池塘邊專心地背台詞。我還記得,為了演好和小貓說話的那段戲,趙子岳因為不斷撫摸小貓,雙手被小貓抓破留下的一道道傷痕。
凌元和謝添、趙子岳還在《
甜蜜的事業》、《
生財有道》等影片中分別有過愉快、默契的合作,當回憶起來,凌元仍然念念不忘。她說:能夠和多才多藝的導演謝添、藝德高尚的演員趙子岳合作,讓我難忘,也是我的幸運。“影片公映後,不管是在大街上,還是走在北影的大院裡,孩子們看見我就恨得要命”
陰狠特務
197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反特故事片《
黑三角》公映後,片中那個令人悚然的驚險場面成了街頭巷尾離不開的話題。議論最多的,自然就是片中凌元扮演的女特務於黃氏。當提起電影《
黑三角》,人們對當年於黃氏從門縫後面偷窺的陰險目光仍然記憶猶新。這個讓凌元塑造得最經典的恐怖鏡頭,曾經讓那個時代的很多觀眾晚上想起來睡不著覺,因為人們始終忘不了凌元那充滿了兇狠的一雙眼睛。
其實,當年凌元被領導告知要扮演《
黑三角》中於黃氏的時候,她的腦子裡只有三個字:不願意。一方面,她從來沒有演過這樣的角色,心裡沒底;二來,親朋好友都擔心凌元一貫的善良母親形象受到損害。為此,凌元幾次找到領導,不想演這個反面角色。但是領導卻說,這是分配給你的工作,必須演,並鼓勵她克服畏難情緒,無論是
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都應該演好。沒辦法,凌元硬著頭皮接下了這個她最不想演的角色。
她還想到了更多的困難。因為拍攝《
黑三角》時,正值“文革”剛剛結束,文藝舞台創作的正反面人物都臉譜化,所以如何塑造一個生動的“女特務”的形象就比較難。她反覆考慮,覺這個人物應該誇張但又不能過分,但是不誇張又怕通不過,很難把握分寸。更困難的是,她對女特務的那種生活不熟悉,不知從何入手。她先是找了很多反特小說、電影,一邊看一邊找感覺。但過後她覺得關鍵還是要分析這個人物的思想邏輯。特務也是人,於黃氏的信念就是當好特務,以後飛黃騰達,成為人上人。要演於黃氏,就得分析出女特務那種表面溫和善良,骨子裡兇殘狠毒的雙重性格。經過反覆琢磨,凌元通過眼神、點菸、抽菸的細微動作,把一個表面和氣,但瞬間眼珠一瞪就可以下毒藥、開槍,從骨子裡充滿了仇恨的女特務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為了在生活中體會女特務的感覺,凌元甚至培養自己看見好人也要仇恨的心理。但由於
在拍片的間隙,凌元還要關心、照顧當時只有17歲的女主角
劉佳,這戲裡戲外的多重身份,可給凌元的表演增加了不少難度。
部長“母親”
2006年,已經年近90歲的凌元,應邀在電視劇《
春風沐雨》中扮演了一個部長的母親。十幾場的戲,凌元每場都是一氣呵成,台詞也是一個字不差。如此了得的台詞功夫,無不令在場的晚輩們驚嘆、佩服。
談起大家都羨慕的台詞功夫,凌元說:其實在生活中,我這個年齡已是丟東忘西的人。但我的職業習慣是要求自己台詞一個字都不能錯,不背好台詞不能進片場,多年來形成了習慣,進了片場從來都是不差一個字。所以1979年復排話劇《日出》時,雖已時隔20多年,我仍然又一次能輕鬆出演了“顧八奶奶”,86歲時還演了《新甜蜜事業》。
凌元說,其實我從來沒覺得背台詞有多難,因為對一個演員來說,演戲的最大壓力不是背台詞,而是創作人物的過程。
銀屏挑戰
在影片中,凌元需要有很多吸菸的鏡頭,表演出於黃氏的陰險和兇狠。為了演好這些鏡頭,從出外景開始,生活中菸酒不沾的凌元,一連吸菸兩個多月。她從觀察別人吸菸的動作開始,從用手指夾菸捲、點菸、吸菸,她認真琢磨每一個動作,一次又一次地反覆每個吸菸的動作,直到演出了銀幕中那個兩眼露出凶光,一根接著一根不斷抽菸的女特務於黃氏。影片中凌元吸菸的表演形象逼真,每一個鏡頭都留給了觀眾深刻的印象。但其實每次拍完吸菸的鏡頭,凌元都渾身不舒服,嗓子火辣辣的難受。
《
黑三角》公映後,凌元回憶說,當時不管是在大街上,還是走在北影的大院裡,孩子們看見我就恨得要命,他們一邊追著我,一邊喊:大特務,於黃氏,於黃氏,水鴨子,水鴨子!喊得我心裡特煩。同院的小孩看見我就哭,甚至有人告訴我,看見賣冰棍的老太太小孩都哭,我心裡就更難受了。後來過了一陣,心裡也慢慢想開了,因為我愛人對我說,小孩子恨的是電影裡的於黃氏,不是你這個人。這說明你把這個壞人的角色演成功了,所以後來再看見孩子們沖我喊時,我衝著他們笑一笑就過去了。
我要求自己台詞一個字都不能錯,不背好台詞不能進片場。
離休之後
自1984年離休後,凌元就一直沒閒著,除拍了好多戲外,還參加很多活動,尤其喜歡參加老齡委和幫教青少年的公益活動。還時常參加一些藝術界的紀念活動。
或許,這就是凌元藝術常青的秘密。這是生活中真實的凌元,也是那個雖然“拍片無數,和各種電影獎項無緣”,卻依然快樂生活、快樂創作的凌元。
2008年,反映都市年輕人生活的電視電影《大漠赤誠》在北京昌平郊區舉行了開機儀式。91歲高齡的表演藝術家凌元到場,她說這次出演是被劇情深深打動。
《大漠赤誠》由青年演員
岳紅主演,講述的是因工作、愛情陷入困惑的幾個都市年輕人,為了完成一位老紅軍戰士的遺願,奔赴西北大漠尋人。凌元已經很少接戲了,她說《大漠赤誠》這種題材的影片很少,對年輕一代很有教育意義,“應該告訴他們要珍惜如今的生活,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有責任為年輕一代做點什麼。”凌元不擔心自己的體力,“只要我高興拍,就沒問題”。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從心相戀》李丹丹的姥姥 (2002)
《
新甜蜜的事業》 New Sweet Cause (2001)
《
九九艷陽天》A Beautiful Sunset of Life (1999)
《
閒人馬大姐》 An idler name Ma Dajie(1999)
《
冬冬的故事》Story of Dong Dong (1998)
《
午夜計程車》Taxi at Dead of Night (1992)
《
喜劇明星》Xi ju ming xing (1991)
《
北京小妞》 Beijing xiao niu (1991)
《
螢屏奇遇》 An Adventure in Time (1991)
《
英雄無淚》 Hero without Tears (1991)
《
紅樓夢(第四部)》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PART 4(1989)
《紅樓夢(第二部)》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PART 2(1988)
《紅樓夢(第一部)》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PART 1(1988)
《
人間恩怨》FEELINGS IN THE WORLD(1987)
《
黨小組長》 THE HEAD OF PARTY GROUP(1986)
《
火龍》 The Last Emperor (1986)
《
將軍的抉擇》 GENERAL’S CHOICE(1984)
《
生財有道》WAYS TO MAKE FORTUNES(1984)
《
歡歡笑笑》HUAN HUAN AND XIAO XIAO(1981)
《
甜蜜的事業》A SWEET LIFE(1979)
《
崢嶸歲月》MISERABLE YEARS(1978)
《
黑三角》THREE BLACK TRIANGLES(1977年)
《
山花》 Mountain Flower (1976)
《
向陽院的故事》Story of xiang yang yuan (1974)
《
汾水長流》 fen shui chang liu (1963)
《
花兒朵朵》 Hua er duo duo (1962)
《
錦上添花》Jin Shang Tian Hua (1962)
《
春暖花開》Chun nuan hua kai (1960)
《
水上春秋》 Shui Shang Chun Qiu (1959)
《
江山多嬌》Jiang Shan Duo Jiao (1959年8月)
《
金鈴傳》The Story of Jin Ling (1958)
《
馬蘭花開》Malan Flowers BLoom (1956)
《
神秘的旅伴》 Mysterious Travelling Companion (1955)
《
平原游擊隊》Guerilla of the Plane (1955)
《
在前進的道路上》On the Forward March (1950)
《
衛國保家》For Motherland (1950)
《
內蒙人民的勝利》Victories In Inner Mongolia(1950)
《壯志燭天》 (滿映) (1938)
《平原游擊隊》
1955年,38歲的凌元在《
平原游擊隊》中扮演了主人公
李向陽的母親。這不是凌元第一次扮演母親,但卻是她做了母親後第一次演母親。
凌元凌元把一個母親對孩子最真摯的感情,從內心深處用一雙眼睛表達了出來。這個真實感情的投入,讓她幾乎忘了這是在演戲。
幾十年後的,凌元仍然忘不了那一段李向陽母子情深的表演。
當時片中的情節是游擊隊長李向陽半夜從外面歸來,一直掛念兒子的母親沒有諸如“你回來啦”之類的對話,而是從眼神里表現出真正動情的關切。
《錦上添花》
喜劇片對於台詞、動作的要求都很嚴格,不僅要非常準確,而且要節奏快。所以在塑造“胖大嫂”的過程中,凌元一直感覺壓力很大,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凌元說很多得益於謝添導演的啟發及與趙子岳的默契配合。比如一段在小亭子裡等老站長的戲,凌元的表演總是放不開,謝導就在旁邊說:“怕什麼呀,瞧,老太太談戀愛有多美呀!”
凌元(右)與著名電影演員葛存壯大家都笑了,凌元也放鬆了許多。
1962年,45歲的凌元和
謝添、
趙子岳等來到了一個小站——沙城火車站體驗生活,開始了喜劇電影的拍攝。電影放映後,凌元扮演的“胖大嫂”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黑三角》
1978年,著名
反特故事片《
黑三角》公映後,觀眾熱議的角色就是61歲的凌元扮演的女特務於黃氏。當提起電影《
黑三角》,人們對當年於黃氏從門縫後面
偷窺的陰險目光仍然記憶猶新。
中國電影《黑三角》於黃氏(凌元飾演)一方面,她從來沒有演過這樣的角色,心裡沒底;二來,親朋好友都擔心凌元一貫的善良母親形象受到損害。為此,凌元幾次找到領導,不想演這個反面角色。但是領導卻說,這是分配給你的工作,必須演,並鼓勵她克服畏難情緒,無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都應該演好。
沒辦法,凌元硬著頭皮接下了這個她最不想演的角色。如何塑造一個生動的“女特務”的形象?凌元反覆考慮,覺得這個人物應該誇張但又不能過分,但是不誇張又怕通不過,很難把握分寸。她先是找了很多反特小說、電影,一邊看一邊找感覺。她覺得關鍵還是要分析這個人物的思想邏輯。特務也是人,於黃氏的信念就是當好特務,以後飛黃騰達,成為人上人。要演於黃氏,就得分析出女特務那種表面溫和善良、骨子裡兇殘狠毒的雙重性格。
中國電影《黑三角》於黃氏(凌元飾演)這個讓凌元塑造得最經典的恐怖鏡頭,曾經讓那個時代的很多觀眾晚上想起來睡不著覺,因為人們始終忘不了凌元那充滿兇狠的一雙眼睛。其實,當年凌元被領導告知要扮演《
黑三角》中於黃氏時,她並不願意接演。
經過反覆琢磨,凌元通過眼神、點菸、抽菸的細微動作,把一個表面和氣,但瞬間眼珠一瞪就可以下毒藥、開槍,從骨子裡充滿了仇恨的女特務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人物訪談
中國電影誕生百年之時,在當年的“光影沉澱百年”系列報導中,凌元是記者頗為周折才得一見的採訪對象,在幾次電話溝通時,老人一再表示,“你們去看看
於藍、秦怡、
于洋他們吧,他們塑造的角色多,身上的故事也多,我一輩子都在演配角,只能做一點兒綠葉的陪襯。”《
甜蜜的事業》里的田大媽、《
錦上添花》中的胖大嫂、《紅旗譜》里的朱老忠之妻……凌元以她較寬的戲路,在眾多影片裡扮演了多種身份、不同性格的老年婦女,她對中國電影百年的貢獻絲毫不遜色。在記者再三請求下,凌元終於答應了接受那次採訪。
凌元與許多老演員一樣,凌元的家住在北影大院,房間不大,但充滿了藝術氣息。老人的氣色很好,見到記者的到來,寒暄問候,就像一位普通的鄰家老奶奶。凌元的家中掛滿了她自己的繪畫作品,她表示自己1984年離休後,還經常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接演影視劇。1992年進入北京老年大學學習繪畫,主要以山水、花鳥為主。當年還在北京辦了一個藝術家畫展。對於自己的生活,老人介紹說:“我每天早起出外呼吸新鮮空氣,鍛鍊身體,幹家務,生活非常充實。因為我1984年就離休了,沒有趕上一級演員的評選,自己幾十年都在奉獻,沒必要為這些事情去爭名奪利。”老人知足常樂,淡泊名利的言語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總結自己電影生涯時,老人豁達地表示:“獲獎要看運氣,我一生從未獲獎的確有些遺憾,但我更為看重的是觀眾的認可。當我走在街上,還會有觀眾認出我,喊我胖大嫂、賣冰棍兒的老太太。我覺得金杯銀杯都不如觀眾的口碑。如果讓我總結自己的藝術人生,我覺得自己一生酷愛電影事業,對所演的角色都能全身心投入。如今到了晚年,觀眾還記得我,這便是對我一生工作的最大鼓勵。演員必須認真嚴肅地對待表演事業。一些年輕演員不去體驗生活,成天幾個地方趕場,連台詞都不知道就去演戲,這些影視作品怎么能談得上藝術呢?我曾於上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兩次在天津演出話劇《
日出》,而且一演就是幾十場,深受天津觀眾的歡迎。我們在
中國大戲院的演出場場爆滿。觀眾見了我就喊‘這不是顧八奶奶嗎’,讓我非常感動。我希望趁著自己身體還好,親自去天津看看,看看那些當年為我捧場的老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