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以美國接受1947年泰國陸軍政變為開端,以1962年簽署《美國和泰國的聯合聲明》,對《
東南亞條約》作出新解釋,標誌著美泰聯盟完全形成為節點,對該時段美泰聯盟的形成過程進行梳理和分析,揭示出影響美泰聯盟形成的因素;通過與泰國周邊和其他亞洲國家進行比較,總結出美泰聯盟關係的特點。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冷戰初期的美國亞洲政策及美泰關係 第二章 亞洲冷戰的加劇與美泰聯盟的起源 第三章 美泰聯盟的初步建立 第四章 泰國中立主義傾向對美泰聯盟的衝擊 | 第五章 1957—1958年泰國政治危機時期的美泰關係 第六章 美國對泰政策的新發展 第七章 寮國危機與美泰聯盟的最終形成 結語 |
創作背景
20世紀後期以來,學術界關於冷戰的研究成為歷史學、政治學特別是世界史學界的熱點之一。一方面,由於全球冷戰的結束,東西方各國大批絕密的冷戰時期的政府檔案陸續解密,給研究者帶來海量原始資料,推動了相關研究的迅猛發展;另一方面,隨著冷戰的結束和蘇聯及蘇東集團的解體,學術界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冷戰時期以美蘇為首的兩強對抗所引發的衝突與緩和的進程,從而對20世紀下半葉的全球史得出更加客觀公正的評價。冷戰時期作為對峙的雙方,美國和蘇聯都極力拉攏盟友,組建政治、軍事和經濟聯盟,從而在廣袤的第三世界演繹出種種悲喜劇,美泰關係便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基於此,《冷戰與聯盟:1947—1962年的美泰關係》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從20世紀40年代末開始,美泰關係的突變是美國與亞洲國家關係急劇變化的產物,是美國在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與蘇聯和中國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尖銳的矛盾與衝突的結果。在亞洲,美蘇的長期對峙不僅僅表現為冷戰,也表現為
韓戰、
越南戰爭、
印巴戰爭、
巴以戰爭、
印度支那戰爭和
阿富汗戰爭這類熱戰。在冷戰中,美國政府在考慮對外政策特別是對亞洲政策時,並不注重各國是否政治民主,而是強調美國與各當事國關係是否有利於美國全球和地區的冷戰戰略。其中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就是1949年中國革命的成功並加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中,從而重挫了美國的亞洲戰略。為了遏制共產主義的發展,美國開始逐漸介入東南亞事務,推動泰國支持美國的印度支那政策,並開始計畫給泰國各類援助。隨後爆發的韓戰改變了美國的亞洲政策,使得美泰關係得到了迅速的加強。《東南亞條約》的簽署標誌著美泰在多邊的基礎上結為聯盟,但受到地緣因素及聯盟水平與國內外因素的影響,泰國在繼續追求加強東南亞條約組織和得到更多美援的同時,開始尋求與中國的緩和。而美國則從遏制戰略的全局考慮,一直反對泰國對中國的緩和政策。美泰關係自此起長期起起伏伏,從未達到美日、美韓,甚至美菲關係的緊密程度,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一個頗為特別的盟友關係。
該書指出,在兩種意識形態、兩種制度、兩大陣營相互敵視和激烈競爭的情況下,任何國家都生存在恐懼之中。原子武器釋放出來的、前所未有的破壞力既使大國認識到擁有核武器對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又使大國意識到使用該武器的災難性後果。結盟是在國際社會無政府狀態下各國為了加強自身安全的一種反應。冷戰前期,中國曾一邊倒向蘇聯,越南也曾倒向中蘇希望得到支持,而泰國則倒向美國,從根本上說,都是為了尋求安全、制衡威脅。但這些結盟也加劇了兩大陣營,尤其是加劇了中美的對抗。當然,大國為了規避風險而約束小國的過激要求和避免對小國承擔過多責任的行為,也客觀上有利於避免使地區衝突升級為更大規模戰爭。冷戰與兩次規模空前的世界大戰相比,是兩大陣營在競爭與對抗的同時,試著在一定時期內“共存”的一大進步。但這樣的和平是“消極的和平”,長期處在恐懼下的“安全困境”之中,仍在不斷地醞釀著危機和戰爭。冷戰的教訓使各國意識到,追求“片面安全”要么釀成戰爭,要么導致危機四伏的冷戰,唯有朝著“共同安全”目標下學著長期“共處”才是走出“安全困境”的出路。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朱壽清,男,雲南鳳慶人,2013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雲南師範大學歷史與行政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關係史、東南亞歷史與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