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對冷戰結束以來日本對東南亞的安全政策進行了系統和深入的分析,從縱向上再現了政策的演變脈絡和每個階段政策的著力方向,探討了日本對東南亞安全政策的一般規律;從橫向上結合各階段的地區戰略大背景,綜合分析了影響政策出台的因素和變數,並探討了相互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深入剖析了日本對東南亞安全政策的特徵及其對地區戰略格局的影響,預測了政策走向並嘗試提出了中國的應對措施。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冷戰期間日本對東南亞的政策回顧 第二章 冷戰後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發揮安全作用的初步嘗試 第三章 反恐契機下日本對東南亞地區安全介入的逐步加深 | 第四章 美國戰略調整背景下日本與東南亞軍事安全關係的全面強化 第五章 日本對東南亞安全政策的特徵與影響 參考文獻 |
創作背景
冷戰結束,全球化迅猛發展,世界瞬息萬變,處在大轉型和大變革時期,中國在這股變革熱潮中抓住了時機,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超過了曾穩居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日本,中日之間的競爭和摩擦不斷升溫。從地緣上看,作為邊緣地帶的東南亞,對中國、對日本及美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大國對東南亞地區的爭奪呈現出白熱化跡象。尤其是
安倍晉三第二次執政後,對東南亞的密集外交,與東南亞密切的軍事安全合作,都引起了中國的警惕。基於對這一現實問題的思考,劉雪林探索了冷戰後日本對東南亞安全政策的演變軌跡和規律,並撰寫《冷戰後日本對東南亞的安全政策》。
作品思想
該書重要觀點有:①縱觀冷戰結束後日本對東南亞的安全政策,在每個時期的主題、側重點都有所不同,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徵。冷戰結束初期重點在於通過外交宣傳、推動構建多邊安全保障體制等路徑發揮日本在地區安全中的作用,“9·11”事件以後重點在於利用反恐契機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的安全介入,並趁機確立在東南亞的“準軍事存在”,2010年以後則以海洋安全和應對中國“威脅”為主要抓手,重點推動與東南亞的軍事安全合作,構建多層次的安全網路體系。雖然各時期重點有所不同,但脈絡清晰可見,即日本企圖以東南亞為跳板,在亞太地區安全秩序構建中發揮主導作用,同時通過不斷釋放軍事力量,實現“大國化”和“正常國家化”目標。冷戰後日本對東南亞的安全政策的演變,對地區安全戰略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其發展趨勢不僅關係到日本國家戰略的實現和日本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且關係到東協、中國及美國的安全政策走向,並影響著亞太地區的安全形勢和安全秩序的構建。
②中日作為亞洲的最大的兩個經濟實體,利益重疊部分增多,東南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日在該地區均具有重要的戰略利益。中日在東南亞地區的競爭,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經濟方面對資源和市場的競爭;二是政治方面對東亞主導權的競爭;三是安全方面對地緣戰略優勢的競爭。隨著中國與東協經濟關係和政治關係的不斷發展,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不斷提升,逐漸沖淡了日本在東南亞的經濟和政治優勢地位。出於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需求,21世紀以來,日本把重心轉向通過加強安保確保在該地區的戰略優勢。日本利用美國戰略東移,加強在東南亞軍事部署的契機,積極布局東南亞,不斷擴大對該地區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主要實施路徑是:一方面攪局南海問題,聯合南海島礁聲索國對中國施壓;另一方面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安全合作,構築“對中包圍網”,不斷擠壓中國在該地區的戰略空間。在美國與日本戰略政策因素的刺激下,中國與東南亞部分國家間固有矛盾呈現膠著化狀態,使中國面臨較大的安全環境壓力。
③中日對東南亞地區的戰略爭奪將常態化。一方面是由於中日在東南亞地區都具有重要的戰略利益;另一方面是由於日本較長時期內仍會繼續拉攏東南亞對中國施壓,並深化向該地區的軍事滲透,使中國長期面臨周邊戰略壓力。為應對美日政策帶來的戰略壓力,營造良好的周邊環境,中國也會積極行動,確保在該地區的戰略優勢。但與日本21世紀以來愈加明顯的“冷戰”思維不同,中國一直以來本著睦鄰友好、合作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以開放的胸襟和積極的態度推動和參與東南亞地區合作,以務實的態度消解不利於中國發揮積極作用的因素。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主張以合作、共贏的基本理念共同促進地區和平與發展。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劉雪林,女,1982年生,漢族,山東濰坊人,濰坊學院日語專業教師,大阪經濟法科大學亞洲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05年畢業於西安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2008年獲山東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學位,2017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政治專業法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