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後日本外交的新動向是一篇外交學專業的博士論文,由賈慶國指導,宋均營編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冷戰後日本外交的新動向
- 副標題:“海洋史觀”解析
- 作者:宋均營
- 導師:賈慶國
-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8
- 授予學位:博士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副題名:“海洋史觀”解析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2008
關鍵字:對外政策 國際關係 日本
館藏號:D831.3
館藏目錄:2010\D831.3\3
內容簡介
冷戰後日本外交出現了一些新動向,本文將其概括為三個特徵,即一個“舊主題”和兩個“新趨勢”。一個“舊主題”是“脫亞和入亞”,兩個“新趨勢”是推行“文化外交”和“海洋國家外交”。這些新特徵出現的原因可以從內政外交的各個角度來說明,本文選取的是從社會思潮的角度來予以解釋。其中,“文明的海洋史觀”是比較有影響力的社會思潮之一,這種帶有“新保守主義”色彩的思潮適應了冷戰後日本社會“總體保守化”的要求,能夠更好的解釋日本外交的新動向。 日本學者川勝平太於1997年出版了《文明的海洋史觀》一書,系統的展開了其“海洋文明論”的思想。與福澤諭吉的經典“脫亞論”相比,“海洋史觀”被稱為新版“脫亞論”,其亞洲論述為理解“脫亞和入亞”提供了參考,而“文化”和“海洋國家”更是“海洋史觀”的核心概念。通過對“海洋史觀”的解析,我們能夠理解冷戰後日本外交出現這三個新變化的深刻根源。當然,“海洋史觀”涉及的問題並非僅僅如此,它還涉及到“近代認識”以及對“近代化”的評價,對“鎖國體系”的重新審視,以及它在本質上作為一種“日本文化論”所發揮的意識形態作用等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理論課題,同樣也會進入本文的考察視野。因此,“海洋史觀”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本文首先在序章部分闡述了冷戰後日本外交的三個特徵,然後介紹了關於“海洋史觀”的一般情況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行文思路。 下面的四章內容分別從空間,時間,日本文化論,以及政策建議的角度來解析“海洋史觀”。 第一章主要是從亞洲認識這個空間角度米分析“海洋史觀”。川勝平太認為在“長期的16世紀”中,亞洲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將亞洲分解成“伊斯蘭亞洲”,“中華亞洲”和“東南亞多島海亞洲”,前兩者是“陸地亞洲”,後者是“海洋亞洲”。並且認為西歐和日本在近世時期開始“脫亞”,而“脫亞”的完成就是“近代”的開始。在這部分,將結合歷史上日本人亞洲認識的變遷,論證川勝在克服“西方中心論”,重新審視亞洲在東西方貿易中的主導地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並對其過分誇大日本的地位和作用的“平行發展”假說予以批判。 第二章主要是從“近代的超克”這個時間的角度來分析“海洋史觀”。川勝在看待西方的“近世”和“近代”時,著眼於其“連續性”,而對於日本的“近世”和“近代”,則著眼於其“斷裂性”。川勝認為近代的最大特徵是“富國強兵”,在近代的弊端逐漸臻其限度的當今,“富國有德”的江戶時代的“鎖國體系”則為“近代的超克”提供了某種契機。該部分將結合歷史上日本人“近代的超克”思想的演變,論證川勝的“富國有德”的“江戶時代”並不是歷史的現實,也不能為“近代的超克”提供思想資源。 第三章是從“日本文化論”的角度來解析海洋史觀。如果說前兩部分是從時間和空間角度對“海洋史觀”進行“內部解剖”的話,那么這部分就是對“海洋史觀”的“外部觀照”。即將海洋史觀作為一個整體,放在日本文化論的脈絡中,探討其賴以產生的社會基礎,所發揮的影響,以及它在戰後思想史中的地位,揭示其所發揮的意識形態的作用。 第四章是從政策建議的角度來解析海洋史觀。 作為學者,川勝本人也積極參與政治,發揮影響力。他不僅對日本國內的國土規劃,而且對日本的海洋戰略都建言良多。他發展了梅棹忠夫所提出的“西太平洋同經度聯合”的“海洋聯邦論”思想。該部分從亞太區域合作的角度,對川勝的政策建議予以批判,認為其排斥“大陸國家”(主要是中國)的“海洋聯邦”是不可能實現的,也是不會增進日本的國家利益的。 綜上所述,海洋史觀在批判歐洲中心主義方面取得的成果值得評價,但是又陷入了日本中心主義,它對日本歷史和文明的論述很大程度上發揮了一種意識形態的作用。它所建議的海洋國家的外交戰略也帶有明顯的排他性質,最終並不會促進日本的國際利益。 由於海洋史觀提出的時間比較新近,系統性的研究還沒有出現,在國內學界更是如此,本文算是一片拋磚引玉之作,希望能夠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