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凙

冷凙

冷凙(líng duó),吳語辭彙。

冬天,屋檐水封凍成的錐狀冰體,稱為冷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冷凙
  • 別名:凌凙
拼音,釋義,冷,凙,各版,

拼音

冷(líng)凙(duó)
“冷”在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中,只收錄“lěng”一個音,然而在古代,還有一個常用發音:líng

釋義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𠀤郞丁切,音靈。冷凙。吳人謂冰曰冷凙。

《康熙字典》:
【唐韻】徒洛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𠀤音鐸。冰結。
《吳下方言考》:
凙,冰堅而垂也。

各版

  1. 停沰。“沰”字有兩個讀音,一音:duó。一音:tuō。讀“奪”音時,表示的是“落下”、“澆下”。讀“托”音時,表示的是“滴下”的意思。前一個出處在《玉篇》:“沰:落也,磓也”、後一個出處在《集韻》:“沰:滴也”。在兩種情況下,會使用上述意思。譬如:淋雨了,說:“畀雨沰了。”譬如:出汗,衣服濕了,說:“汗出著落落沰沰。”意思都是說,像是被水澆了、有水往下滴。東漢年間有位崔寔老師,編過一本《農家諺》,裡面有一句說下雨的,叫:“上火不落,下火滴沰。言丙日不雨,則丁日有雨,其聲滴沰然也。”這裡的“火”,是“七月流火”之“火”,是二十八宿星辰之一的心宿星,借為天干地支排序。下雨“其聲滴沰”,屋檐雪水不往下滴了,所以叫“停沰”。
  2. 渟沰。渟,音:tíng。《埤蒼》釋曰:“水止也”,是水聚集不流的意思。檐下冰凌,是水聚集在一起、不流動,一旦流動,會發出“沰”的聲音的東西,所以,是“渟沰”。
  3. 洛凙。《廣韻》、《玉篇》釋為“冰貌”。《集韻》釋為“淞凍也”。《類篇》釋為“冰結也”。
  4. 停凙。清代常州學者胡文英,花三十年功夫,寫了一本《吳下方言考》。專門考據常州、蘇州兩府方言與古漢語的關係。胡師認為:“吳中謂冰筋為停凙。”冰筋者,冰凌也。 《直語補正》中,亦述,“檐冰,俗呼停凙,以其停而不流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