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源水庫

冶源水庫

冶源水庫位於山東省臨朐縣境內,海浮山東南,冶源村東南3公里,系大型水庫。全縣唯一的一座具有防洪、灌溉、養殖、發電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冶源水庫
  • 外文名:Yeyuan Reservoir
  • 位置:山東省臨朐縣
  • 類別:大型水庫
  • 泄洪能力:7240立方米每秒
  • 集水面積:786平方千米
水庫概況,地理位置,周邊環境,修建歷史,水庫作用及經濟效益,

水庫概況

又稱巨陽湖,位於山東省臨朐縣彌河上游,1959年建成;集水面積786平方千米,總庫容1.67億立方米。冶源水庫主體工程由主壩、副壩、溢洪閘、輸水洞和壩後式電站組成。主壩長650米,系黏土心牆砂殼壩,最大壩高27.3米。副壩壩長2270米,為粉質壤土均質壩,最大壩高17.3米。溢洪閘建於副壩東端,為開敞式溢洪道,泄流淨寬100米,閘底高程130米,設計最大泄洪流量7240立方米每秒。輸水洞有東、西兩個,進口底高程均為126.0米。東放水洞洞徑2.0米,最大設計泄流量30.9立方米每秒;西放水洞洞徑1.5米,最大設計泄流量17.5立方米每秒。出口建有壩後式水電站,裝機5台容量850千瓦,設計年發電量139萬千瓦時。

地理位置

冶源水庫。庫壩氣勢雄偉,如巨人張臂,橫攔河道,兩端與公路相接,延向東西。堤壩中段的10孔泄洪閘寬百米,宏偉壯觀,擁有每秒7240立方米的泄洪能力。洪汛猛海漲時,閘門一開,雷鳴般聲聞十里。庫水從東西2乾渠出水洞流出,兩條幹渠宛如銀龍,蜿蜒北去。
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

周邊環境

水庫堤以北,果樹滿坡,春季百花鬥豔,秋季碩果盈枝。治源水庫管理局即在此處。主壩和副壩交界處,有半島嶼伸入庫水之中,半島之上,松柏蒼翠,芙蓉成行,查休連片。半島南端,瀕臨庫水,建樓房一座,清靜幽雅,乃遊客休息之所。登樓眺望,庫水浩瀚,波光粼粼,山水瀕連。水鳥三五成群或翱翔於太空,或浮游於水面;子泛舟歡歌笑語;漁民撒網,網滿魚肥。灌區之內,視野所及,大地似錦,風景如畫。
冶源水庫 丹河、石河與彌河匯流處,上游控制流域面積786平方公里, 總庫容1.955億立方米, 興利庫容8370萬立方米, 東西兩乾渠共轄1160條支、斗、農、毛渠,總長720公里,網布於水庫以北、彌河兩岸252個自然村,控制灌溉面積19.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8萬畝。開灌以來,一直為全國先進灌區。水庫經過續建、擴建和多次歲修,防洪效能達到千年一遇的標準。

修建歷史

1957年冬,縣委決定修建冶源水庫。次年春,山東省水利勘察設計院幫助臨朐縣進行庫址調查、勘測。縣組成冶源水庫工程建設指揮部,縣長鄭志英、副縣長張金聲分別任正副指揮,從全縣30個鄉調集民工11000人,於5月28日破土動工,月余時間完成導流壩和導流溝工程,8月底完成清基回填任務,9月底開始築壩。築壩所需土石, 大部靠人力小推車和肩挑、人抬運送。1959年5月按期進入大壩合龍階段。彌河汛期洪水量大勢猛,汛中合龍,困難特大。此時,昌濰專署副專員率益都、 昌樂、壽光民工4500人開赴工地增援,臨朐縣再次增調2萬多人,奮戰一月, 大壩合龍。9月,大壩全面竣工,奔騰不羈的彌河被攔腰鎖住。之後,配套工程相繼完成。水庫總計完成土石方418.5萬立方米,用工日604.8萬個,投資1188.5萬元(國家投資432.5萬元)。

水庫作用及經濟效益

冶源水庫是臨朐縣根治彌河水害、綜合開發彌河下游經濟帶的關鍵性水利樞紐工程。冶源水庫庫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680.6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320.7毫米,最小年降水量433.6毫米;汛期見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4.5%。冶源水庫灌溉區設兩條骨幹渠道,一條沿彌河西岸貫穿冶源、城關2鎮,全長20.6千米;另一條沿東岸貫穿東城、龍崗2鎮,全長40.6千米;乾、支、斗渠網布1.27萬公頃沃野糧田,設計灌溉面積2.8萬公頃。除灌溉防洪外,庫內養魚年產22萬千克,畝產水平居全省大型水庫之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