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釜

冰釜

冰釜是人類使用最早的冰櫃。外形似一個盒子。只需把冰放在裏面,再把食物再放入凍的中間,便可以對食物起到防腐保鮮的作用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冰釜
  • 出土地點:湖北隨縣
  • 所屬年代:戰國時代
  • 出土時間:1978年
目錄,簡介,主要用途,曾侯乙墓,相關記載,

目錄

簡介

中國古代一種類似現代冰櫃的保鮮存儲箱。雖然遠不如現代科技產物電冰櫃,但仍可以起到對新鮮食物的保鮮作用。在古籍《周禮》中就提到過一種用來儲存食物的“冰鑒”。這種“冰鑒”其實是一個盒子似的東西,內部是空的。只要把冰放在裏面,然後把食物再放在凍的中間,就可以對食物起到防腐保鮮的作用了。這可能是人類使用最早的冰櫃。 湖北隨縣曾侯乙楚墓1978年出土了兩件冰鑒,冰鑒上還放著一柄長勺是專門用來舀冷飲的。此外,在古書《吳越春秋》上也曾記載:“勾踐之出遊也,休息食宿於冰廚。”這裡所說的“冰廚”,就是古代人們專門用來儲存食物的一間房子,是夏季供應飲食的地方。設計奇巧、鑄造精工的鑒缶被譽為中國古代的“冰櫃”。鑒缶由盛酒器尊缶與鑒組成,方尊缶置於方鑒正中,方鑒有鏤孔花紋的蓋,蓋中間的方口正好套住方尊缶的頸部。鑒的底部設有活動機關,牢牢地固定著尊缶。鑒與尊缶之間有較大的空隙,應是夏天盛放冰塊、冬天盛放熱水之用。
到明朝時,北京城裏的皇公貴族已把冰櫃做為重要的祛暑器具,那是一種用天然冰塊降溫的箱子,以黃花梨木或紅木製成。從外觀上看,冰櫃口大底小呈方斗形,腰部上下箍銅箍兩周。箱兩側有銅環,銅環的用途就是便於搬運。箱口覆兩塊對拼硬木蓋板,板上鏤雕錢形孔。
那時的冰櫃不僅外形美觀,而且在功能設計上也十分精巧科學。冰櫃箱內掛錫裏,箱底有小孔。兩塊蓋板其中一塊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塊是活板。每當暑熱來臨,可將活板取下,箱內放冰塊並將時新瓜果或飲料鎮於冰上,隨時取用。味道乾爽清涼,用後讓人覺得十分愜意,暑氣頓消。由於錫裏的保護,冰水不致侵蝕木質的箱體,反而能從底部的小孔中滲出。
除此之外,冰融化時吸收室內的熱空氣,通過蓋上鏤空的排氣孔調節室溫,還可以起到空調的作用。由於冰櫃廣泛使用,京城每年夏季需用大量冰塊,這些冰均取自冰窖。過去無論是紫禁城內還是府宅公廨,都各自有貯凍的冰窖。每年冬至起即在筒子河什剎海等處打冰入窖,由工部設專人管理。
制釜結構圖制釜結構圖

主要用途

“鑒”其實就是個盒子,裡頭放冰,再將食物放在凍的中間,起到對食物防腐保鮮的作用。由此可見,鑒是
我國的冰櫃之祖了。1978年,湖北省隨縣曾侯乙楚墓就出土了一件“銅冰鑒”。它是一件雙層器,方鑒內套有一方壺。夏季,鑒、壺壁之間可以裝冰,壺內裝酒,冰可使酒涼。可以說,銅冰鑒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冰櫃

曾侯乙墓

戰國器。原器一九七七年出土於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墓即曾侯乙墓。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其造型和紋飾在繼承商周以來的中原青銅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有很大的創新。銅冰鑒便是曾侯乙墓青銅器中的代表器物,集中表現了曾侯乙墓青銅器新穎、奇特、精美的特徵。

相關記載

金寄水、周沙塵著的《王府生活實錄》中有“王府從五月初一起,開始運進天然冰塊,每房都備有硬木製作的冰桶……每天,由太監往各房送冰,以供瓜果等食品保鮮。
其實,無論冰櫃還是冰鑒都是在過去平民無權使用的,然而他們卻有自己的一套製冷食的方法——老北京人就在水井邊用提籃盛上瓜果,然後系籃於轆轤之上,送下井去,使提籃懸浮於冰涼的冷水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