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災即冰雪災害。冰災對電網、交通和農作物等都有著巨大的危害。對供電網的危害,由於凍雨掉在電線上結成堅實的冰,供電網就承受不了冰柱重量,造成破壞成災;對於交通運輸的危害,由於路面結冰,會易出現交通事故;對於農作物,會造成嚴重的霜凍災害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冰災
- 外文名:Ice disaster
- 即:冰雪災害
- 造成嚴重:霜凍災害
- 路面:結冰
- 出現:交通事故
冰災影響,南方冰災,冰災原因,
冰災影響
2008年1月13日起,罕見的冰雪天氣襲擊貴州省,黔東南大地遭受1984年以來最大的冰雪災害。7個縣供電陸續出現中斷,累計受災戶數達12.98萬多戶;
2008年1月23日,貴州電網遭嚴重冰災,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7個縣供電解除。當時凱里電網2000多名職工組成的8支搶險突擊隊在遭到停電的7個縣一線進行晝夜搶修。在黔東南州凱里市,參與搶修電網的武警用衝鋒鎗擊碎電線上厚厚的覆冰。
在入冬或者隆冬前期,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冷空氣比較少,隆冬前期影響我們國家的冷空氣相對來說明顯偏弱,次數也不多,即使有暖濕氣流的配合沒有冷空氣也不太容易下雪。所以在一月份之前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降水相對比較少,空氣比較乾燥,溫度偏高。這段時間一是冷空氣比較強,冷空氣活動比較頻繁,還有暖濕氣流比較強盛,所以一段時間。 源於蒙古、西伯利亞的亞洲高壓形成的冷氣團南下形成的冷鋒天氣造成的。我認為這種天氣的反常現象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由拉尼娜現象造成的。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赤道西太平洋水溫偏高,水量蒸發加大,造成東亞地區經向環流異常。加之入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偏北氣流盛行,而東南暖濕氣流相對較弱。於是,使得北方寒潮大風頻繁出現。西南從印度洋北上的暖濕氣流不斷增加濕度,與冷空氣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持續的地形雨(雪)。
南方冰災
2008年1月10日,一場50年罕見難遇的特大冰雪災害襲擊了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造成了廣東、廣西、湖南、貴州、湖北、四川等17個地區不同程度受災。電力告急,交通告急,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嚴重威脅,1.15萬多車輛、3.5萬多名旅客被困京珠高速公路上,近百萬返鄉過春節旅客滯留廣州火車站。此次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已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蹤,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111億元
冰災原因
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司長、國家氣象中心主任、中央氣象台台長矯梅燕分析:
入冬以來,我國出現的降水異常分布特徵和歷史上較強拉尼娜事件發生後的冬季氣候特徵非常相似。這表明,當前的拉尼娜事件是影響我國東部的大範圍持續低溫、雨雪天氣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2007年8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進入拉尼娜狀態後迅速發展,至2008年1月,已連續6個月海表溫度較常年同期偏低0.5攝氏度以上。分析表明,這次拉尼娜事件是1951年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一次,也是前6個月累計強度最強的一次。
“預計,這次拉尼娜事件將至少持續至春末,並可能成為一次較強的拉尼娜事件。”矯梅燕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此外,歐亞地區出現罕見、持續而穩定的大氣環流異常形勢,是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直接原因。她分析認為,這種大氣環流異常形勢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1月以來,中高緯度歐亞地區的大氣環流呈現西高東低分布,這種環流異常型已持續19天,是多年氣候狀況的3倍以上,為1951年以來該環流型持續最長的一次,有利於冷空氣自西北方向沿河西走廊連續不斷入侵中國。
其次,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偏北,強大副高的位置穩定維持在我國東南側的海洋上空,並多次向西伸展,使冷暖空氣交匯的主要地區位於我國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鄰近地區。
第三,青藏高原南緣的南支低壓槽活躍,是十多年來少有的,促使西南方向暖濕空氣沿雲貴高原向中國輸送。
第四,由於冷暖空氣交匯區,暖濕空氣在上,在對流層中低層形成穩定的逆溫層,是大範圍凍雨出現的主要原因。
矯梅燕說,上述這種大氣環流異常形勢組合自1月中旬初以來已經維持了近20天,造成我國東部地區出現罕見的大範圍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未來天氣:南方仍將出現間斷性陰雨雪天氣
這場罕見的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還將持續多長時間?矯梅燕分析說,預計未來一周,西南地區、江淮、江南、華南等地雨雪強度呈減弱趨勢,受冷空氣和西南暖濕氣流影響,雨雪天氣過程將主要出現在2月1至2日和4至5日。6至8日,南方地區無明顯雨雪天氣過程,氣溫呈回升趨勢,冰雪逐步融化。
2月3日至4日,福建南部、華南大部、雲南東部以及貴州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貴州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凍雨。
2月4日至5日,安徽南部、江蘇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貴州、湖南中部將出現凍雨天氣。
2月5日至6日,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南部、貴州西部、雲南東部、四川南部的部分地區有小雨(雪);中東部地區氣溫有所下降。
入冬以來,我國出現的降水異常分布特徵和歷史上較強拉尼娜事件發生後的冬季氣候特徵非常相似。這表明,當前的拉尼娜事件是影響我國東部的大範圍持續低溫、雨雪天氣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2007年8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進入拉尼娜狀態後迅速發展,至2008年1月,已連續6個月海表溫度較常年同期偏低0.5攝氏度以上。分析表明,這次拉尼娜事件是1951年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一次,也是前6個月累計強度最強的一次。
“預計,這次拉尼娜事件將至少持續至春末,並可能成為一次較強的拉尼娜事件。”矯梅燕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此外,歐亞地區出現罕見、持續而穩定的大氣環流異常形勢,是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直接原因。她分析認為,這種大氣環流異常形勢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1月以來,中高緯度歐亞地區的大氣環流呈現西高東低分布,這種環流異常型已持續19天,是多年氣候狀況的3倍以上,為1951年以來該環流型持續最長的一次,有利於冷空氣自西北方向沿河西走廊連續不斷入侵中國。
其次,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偏北,強大副高的位置穩定維持在我國東南側的海洋上空,並多次向西伸展,使冷暖空氣交匯的主要地區位於我國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鄰近地區。
第三,青藏高原南緣的南支低壓槽活躍,是十多年來少有的,促使西南方向暖濕空氣沿雲貴高原向中國輸送。
第四,由於冷暖空氣交匯區,暖濕空氣在上,在對流層中低層形成穩定的逆溫層,是大範圍凍雨出現的主要原因。
矯梅燕說,上述這種大氣環流異常形勢組合自1月中旬初以來已經維持了近20天,造成我國東部地區出現罕見的大範圍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未來天氣:南方仍將出現間斷性陰雨雪天氣
這場罕見的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還將持續多長時間?矯梅燕分析說,預計未來一周,西南地區、江淮、江南、華南等地雨雪強度呈減弱趨勢,受冷空氣和西南暖濕氣流影響,雨雪天氣過程將主要出現在2月1至2日和4至5日。6至8日,南方地區無明顯雨雪天氣過程,氣溫呈回升趨勢,冰雪逐步融化。
2月3日至4日,福建南部、華南大部、雲南東部以及貴州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貴州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凍雨。
2月4日至5日,安徽南部、江蘇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貴州、湖南中部將出現凍雨天氣。
2月5日至6日,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南部、貴州西部、雲南東部、四川南部的部分地區有小雨(雪);中東部地區氣溫有所下降。
2008年冰災主要原因
中國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楊先生說的:在入冬或者隆冬前期,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冷空氣比較少,一個是強度比較弱,再一個次數比較少。因為大家知道要下雪或者下雨必須滿足的兩個條件就是暖濕氣流(空氣要有相當的濕度,要有水分,溫度比較高),這個氣流就來自於南方,來自於熱帶地區;再一個條件就是必須有冷空氣配合,冷空氣來自於極地,來自於高寒地區。2008年隆冬前期影響我們國家的冷空氣相對來說明顯偏弱,次數也不多,即使有暖濕氣流的配合沒有冷空氣也不太容易下雪。所以在一月份之前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降水相對比較少,空氣比較乾燥,溫度偏高。但是到了一月份大氣環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環流的變化使我們國家冷空氣的活動比較活躍,冷空氣活躍以後再加上低緯度的暖濕氣流也在逐漸加強,正好這一冷、一暖兩個正好結合在一起。所以這段時間一是冷空氣比較強,冷空氣活動比較頻繁,還有暖濕氣流比較強盛,這兩個氣流共同影響,相遇的比較巧,所以這一段時間,特別是在長江流域雨雪天氣比較多,而且長時間維持低溫天氣,這是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