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常綠或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互生,稀對生;葉片革質、紙質或膜質,長圓形、橢圓形、卵形或披針形,全緣或具鋸齒或具刺,具柄或近無柄;托葉小,胼胝質,通常宿存。
花序為聚傘花序或傘形花序,單生於當年生枝條的葉腋內或簇生於2年生枝條的葉腋內,稀單花腋生;花小,白色、粉紅色或紅色,輻射對稱,異基數,常由於敗育而呈單性,雌雄異株。雄花:花萼盤狀,4-6裂,覆瓦狀排列;花瓣4-8枚,基部略合生;雄蕊通常與花瓣同數,且互生,花絲短,
花葯 長圓狀卵形,內向,縱裂;敗育子房上位,近球形或葉枕狀,具喙。雌花:
花萼 4-8裂;花瓣4-8,伸展,基部稍合生;敗育雄蕊箭頭狀或心形;子房上位,卵球形,1-10室,通常4-8室,無毛或被短柔毛,花柱稀發育,柱頭頭狀、盤狀或柱狀。果為漿果狀核果,通常球形,成熟時紅色,稀黑色,外果皮膜質或堅紙質,中果皮肉質或明顯革質,內果皮木質或石質。分核(內果皮)1-18粒,通常4-6,表面平滑、具條紋、棱及溝槽或多皺及窪穴,具1種子。
該屬花粉粒為長球形、球形或扁球形;極面觀為三角圓形、三裂圓形、近三角形、圓形或近圓形,赤道軸長約17.85-43.35µm;赤道面觀為寬卵形、卵形、長卵形、橢圓形、近圓形或卵圓形,極軸長17.85-43.35µm。具三孔溝。花粉粒外壁表面紋飾主要為棒狀、小蘑菇狀、鼓槌狀、短鼓槌狀、瘤狀、小顆粒狀和幾個紋飾分子連在一起形成不規則水漬狀,通常1種花粉的紋飾或多或少為以上2-3種紋飾分子之混合,而以一種占優勢。
生長習性 冬青生於海拔500-1000米的山坡常綠闊葉林中和林緣。
冬青為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氣候,有一定耐寒力。 適生於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較耐陰濕,萌芽力強,耐修剪。對二氧化硫抗性強。
地理分布 分布於兩半球的熱帶、亞熱帶至溫帶地區,主產中南美洲和亞洲熱帶。中國約200餘種,分布於秦嶺南坡、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廣大地區,而以西南和華南最多。
冬青 其中冬青產於江蘇(溧陽、蘇州、宜興、南京、無錫)、安徽(歙縣、舒城、黃山、右平)、浙江(建德、奉化、泰順、開化、壽昌、天台、瑞安、杭州、天目山)、江西(南昌、廬山、萍鄉、南豐、德興、全南、興旺、鉛山、通達、慶昌、廣豐、石城、吉安、安遠、浮梁、尋烏、玉山、安福、奉新、廣昌、永修、貴溪)、福建(崇安、仙遊、連城、沙縣)、台灣、河南(信陽、新縣)、湖北(巴東、利川、興山、宣恩、鶴豐、建始、武漢)、湖南(洞口、黔陽、長沙、武崗、新寧、花垣、保靖、宜章)、廣東(陽山、樂昌、乳源)、廣西(興安、桂林、臨桂、靈川、恭城、全州、大瑤山、藤縣和樂業)和雲南(騰衝)等省區。
栽培技術 育苗 種子處理, 應休眠期長達3年,種子需用濕沙儲存1-1.5年,要變溫處理。用40℃的溫水浸泡12小時,置於5℃低溫下處理24小時,再用40℃的溫水浸泡10小時,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0-30分鐘,取出用清水泡8-10小時,置於沙床內催芽。經3個月左右,種子陸續萌動。此法,種子可提前9-12個月發芽,發芽率達30%左右。
芽苗移栽, 幼苗高1.5厘米,出現真葉時,移入塑膠袋營養缽中,排入苗床。株距6厘米,行距12厘米,塑膠袋口徑5厘米,缽高10-12厘米。幼苗移入後怕高溫日灼和乾旱,要及時用75%遮陽度的網搭設遮陽棚,以遮陽保濕。
施肥, 主要是在幼苗生長旺期施肥。4月份每隔5天葉面噴施0.1-0.3%的過磷酸鈣和磷酸二氫鉀的溶液1次,促進根系生長發育和莖木質化。7-8月每隔5天葉面噴施0.1%的尿素液1次。苗木生長後期,每隔5-7天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液或0.2-0.3%的硫酸鉀液1次,促進苗木木質化,增強越冬抗寒性。
防寒, 秋後增施鉀肥,促進苗木木質化。後期適當縮短遮蔭時間。從9月上旬起,逐步揭除遮陽網,增加光照。冬季極端氣溫來臨前,搭拱棚蓋膜,防寒保苗。
栽培 1、綠化大苗栽培。根據本品種喜側方蔭蔽的生物學特性,選用金絲垂柳j842、黃山欒村、光皮樹等闊葉樹進行異齡混交複合配置,形成落葉與常綠闊葉混交的穩定的樹種群落。落葉樹行距2-3米,株距1.8-2.5米。行間種植大葉冬青,株行距均為0.4-0.5米。成活後視生長狀況和綠化要求施肥管理。大葉冬青
2、葉用園栽培。用2年生大苗定植,株距1米左右,行距1-1.2米,定植1年後矮化修剪定型,修剪高度1米以下。2年後即可採摘嫩葉制茶。應要取葉制茶,栽培過程要增施有機肥(腐熟的餅肥、雞糞等複合肥),嚴禁偏施氮肥,儘量少施化肥,達到無公害要求。
3、病蟲害防治。大葉冬青病蟲害雖少,但絕不是無需防治。無論是綠化還是制茶,都提倡綜合防治,強調保護環境。首先是精修細剪,及時除去病蟲枝、枯死枝、內堂過密枝。通過合理調整樹體及樹間結構,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惡化病蟲害的生存環境。其次是利用生物技術消滅害蟲,利用天敵,採用人工飼養投放、引進等措施,增加天敵種群數量、控制害蟲數量。第三,提倡使用生物農藥,包括微生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植物源農藥等。第四,必要時可以使用礦物源農藥,如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等。第五,禁止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關鍵時可少量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如吡蟲啉等,可在制茶采葉前20天禁止使用。第六,改進噴藥技術,注意適時噴藥,減少施藥次數和濃度,做到能兼治的不專治,能挑治的不普治,若防治1次有效,可不再多次噴藥。
下屬特徵 序號 特徵描述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常綠喬木或灌木;枝均為長枝,無縮短枝;當年生枝通常無皮孔;葉片革質,厚革質,稀紙質。
花序單生,稀簇生或假圓錐花序;雌花之退化雄蕊無花葯,與花瓣同形,花冠似多瓣;子房通常6至多室,偶達22室;分核6至多數。
Subgen. 1. Byronia (Endl.) Loes.
花序簇生、假圓錐花序、假總狀花序,或稀單生(雌花序較多);雌花中之退化雄蕊具敗育花葯,不呈花瓣狀;子房通常4室或4-5室,稀達8室;分核通常4-7,稀1或更多。
雌花序單生於葉腋內;分核具單溝或3條紋及2溝,或平滑而無溝,或具不明顯的雕紋狀條紋。
雄花序單生於當年生枝的葉腋內;分核背部具單溝或3條紋及2溝;內果皮革質或近木質。
Sect. 1. Lioprinus (Loes.) S. Y. Hu
分核背部具單溝;花序聚傘狀;葉片通常具圓齒、鋸齒,稀全緣。
Ser. 1. Chinenses S. Y. Hu
分核背部具3條紋及2溝;花序通常傘狀,稀聚傘狀;葉片全緣。
Ser. 2. Umbelliformes (Loes.) S. Y. Hu
雄花序簇生於二年生枝的葉腋內,稀單生於當年生枝葉腋內;分核平滑,或具條紋而無溝,或略粗糙;內果皮革質。
Sect. 2. Paltoria (Ruiz et Pavon) Maxim.
Ser. 1. Stigmatophorae (Loes.) S. Y. Hu
葉片背面無腺點;分核4或有時5或6,寬2-3毫米,背部無條紋或具單條紋 (如I. pedunculosa)。
Ser. 2. Cassinoides (Loes.) S. Y. Hu
雌花序及雄花序均簇生於二年生,甚至老枝的葉腋內;分核具皺紋及窪點,或具凸起的棱;內果皮革質、木質或石質。
雌花序的個體分枝具1花;分核4,稀較少;內果皮石質或木質。
Ser. 1. Aquifolioides (Loes.) S. Y. Hu
Ser. 2. Dipyrenae S. Y. Hu
果較大,直徑8-12毫米,宿存柱頭臍狀,稀盤狀;分核具不規則的皺紋及窪點(紋孔),內果皮石質。
Ser. 3. Denticulatae S. Y. Hu
果較小,直徑4-6毫米,宿存柱頭盤狀、頭狀,稀臍狀;分核具掌狀條紋及溝。
葉片紙質或亞革質,乾時褐色,葉面具凹陷的網狀細脈;果梗長4-7毫米。
Ser. 4. Hookerianae S. Y. Hu
葉片厚革質、革質、稀亞革質,網狀細脈在葉面不明顯或平坦,絕不凹陷;果梗長2-4毫米。
Ser. 5. Repandae (Loes.) S. Y. Hu
雌花序的單個分枝傘形狀或具單花;分核6或7,稀較少或更多,內果皮革質或近木質。
雄花序及雌花序為簇生的三歧復聚傘花或近傘形花序,其單個分枝具10花或更多;葉較大,長10-20厘米,寬4-7厘米。
Sect. 4. Lauroilex S. Y. Hu
簇生聚傘花序的單個分枝具1-3花,稀達5花;葉較小,長稀達10厘米,寬不超過3.5厘米。
Sect. 5. Pseudoaquifolium S. Y. Hu
小枝纖細,具脊,橫切面四角形;內果皮近木質,分核具3條紋和2溝,條紋緊貼於內果皮上。
Ser. 1. Prinifoliae (Loes.) S. Y. Hu
小枝圓柱形,橫切面圓形;內果皮革質;分核平滑,或具條紋而無溝,條紋易與內果皮分離。
果簇生或假總狀果序,果柄長大於果的直徑,長8-22毫米。
果的直徑5-8毫米,稀僅4毫米,具柱狀或頭狀宿存柱頭 (I. kobuskiana 除外) ; 花柱通常明顯。
Ser. 2. Sideroxyloides (Loes.) S. Y. Hu
果的直徑3-4毫米,稀達5毫米,宿存柱頭薄盤狀,花柱無。
Ser. 3. Longecaudatae S. Y. Hu
Ser. 4. Microdontae (Loes.) S. Y. Hu
Ser. 5. Hanceanae S. Y. Hu
落葉喬木或灌木;枝通常具長枝及縮短枝,當年生枝條通常具明顯的皮孔;葉片膜質、紙質,或稀亞革質。
Subgen. 3. Prinos (L.) Loes.
小枝具長枝和縮短枝;果實為頂基扁球形,具頭狀或雞冠狀柱頭,花柱明顯;分核6-13,具縱條紋,條紋稍凸起,內果皮木質。
Sect. 1. Pseudoprinos S. Y. Hu
小枝僅具長枝,無縮短枝;果實球形,具盤狀柱頭,花柱不存在;分核4-8,無條紋,內果皮革質。
雌花排成三歧聚傘花序或假傘形花序,每花序具10花或更多花。
Sect. Micrococca (Loes.) S. Y. Hu
果成熟時黑色;分核多皺、具條紋、溝或槽;內果皮石質。
Sect. 4. Prinoides (DC.) Gray
化學成分 三萜及三萜類皂苷化合物
三萜及三萜皂苷在冬青屬植物中分布廣泛,數量眾多,主要存在於植物的根、葉、莖皮等部位,是該屬植物的主要成分,從2000年至今,從該屬植物中發現50餘種此類化合物。其苷元部分大多為齊墩果烷型或烏索烷型五環三萜類衍生物。
黃酮類化合物
廖立平等對四季青葉化學成分進行了研究,發現了5個黃酮類化合物,分別為2種黃酮醇苷:山柰素3-O-β-D-半乳糖苷、紫雲英苷,2種黃酮醇:山奈酚、槲皮素,以及1種黃酮:洋芹素。其中山柰素3-O-β-D-半乳糖苷是首次報導從該屬植物中發現,其餘4種均為首次從該植物中分得。楊雁芳從枸骨葉中提取分離得到了3個黃酮類化合物:槲皮素、異鼠李素和金絲桃苷,此3種化合物均為首次報導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
木脂素類和香豆素類化合物
對毛冬青化學成分進行研究,楊鑫等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了3個木脂素類化合物liriodendrin、(+)-環合橄欖樹脂素、tortosideA,年進興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1個木脂素類化合物橄欖樹脂素。楊雁芳等首次從枸骨葉中分離得到了1個香豆素類化合物七葉內酯。
半萜類皂苷化合物
2005年Jiangzhi-hong等從毛冬青中又分離鑑定了兩個半萜類化合物pubescenosides A和pubescenosides B。
蒽醌類及多元酚類化合物
年進興從中藥毛冬青根中分離鑑定了6個蒽醌類化合物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大黃素8-O-β-D-葡萄糖苷、蘆薈大黃素、大黃素、大黃酚8-O-β-D-葡萄糖苷,同時得到6個多元酚類化合物,異香草醛、橄欖苦苷、Lligustroside、脫氧土大黃苷、丁香醛、對羥基苯乙醇用。解軍波等從四季青葉中分離鑑定了4個酚酸類化合物:原兒茶酸、原兒茶醛、龍膽酸和異香草酸,其中龍膽酸和異香草酸為首次報導從該屬植物中發現。廖立平從四季青葉中分離得到1個新的酚性化合物四季青酚苷。
其他類型化合物
廖立平等從四季青葉中分離得到了3個甾醇類化合物,分別為豆甾醇、β-谷甾醇和胡蘿蔔苷。四季青的葉中還含有揮髮油成分,鞣質等。吳弢等從枸骨(Ilexcornuta)葉的氯仿部位分得正二十二烷酸和正二十六烷2個有機酸類成分。
主要價值 本屬植物多為
常綠 樹種,樹冠優美、果實通常紅色光亮,長期宿存,良好的庭園觀賞和城市綠化植物;花多而密,為良好的蜜源植物;木材堅韌細緻,可制家具及雕刻等用;含有β-香樹脂型和齊墩果烷型三萜酸及皂甙,並含有黃酮類、香豆素類及木質素類化合物,有些種還含有嘌呤類生物鹼。冬青屬植物入藥,多用於清熱解毒、消炎、鎮咳、化痰及治療心血管疾病。在南美的巴拉圭茶Ilex paraguariensis及其他種為南美的重要飲料,美洲東南至古巴的Dahoon和我國的苦丁茶(之一)也作飲料和藥物用。
冬青 冬青是比較好的環保樹種,可以吸附很多有毒氣體,也可以有效降低環境的噪音。是不可多得的環保型綠化苗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