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大棚大王秦椒綠色栽培技術規程

《冬暖大棚大王秦椒綠色栽培技術規程》是2020年06月26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冬暖大棚大王秦椒綠色栽培技術規程
  • 標準編號:T/DYZL 020—2020
  • 發布日期:2020年06月18日
  • 實施日期:2020年06月26日
起草人,起草單位,適用範圍,主要內容,

起草人

李美芹、李悅悅、李緒耕、崔振吉、聶震、趙艷恩、韓玉桂、賈海軍、韓建民。

起草單位

廣饒縣眾益綠色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廣饒縣怡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廣饒縣旭耕家庭農場、廣饒縣順農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廣饒縣玉桂蔬菜專業合作社。

適用範圍

“廣饒大王秦椒”2013年正式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範圍為東經118°17′~118°57′、北緯36°56′~37°21′之間,廣饒縣大王鎮,也就是廣饒縣眾益綠色蔬菜專業合作社所在地。

主要內容

5 肥料、農藥使用的原則和要求
綠色食品辣椒生產中使用肥料的原則和要求、允許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種類等應符合NY/T 394的規定,控制病蟲危害安全使用農藥的原則和要求、允許使用和禁止使用農藥的種類等應符合NY/T 393的規定。
6 品種選擇
基地主栽品種為地理標誌產品大王秦椒,種子質量應符合GB 16715.3的規定。
7 茬口安排
有三種方式:
早春提前栽培: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播種,12月上旬至1月上旬定植,2月下旬開始收穫。
越夏栽培:5月中旬播種,6月上旬定植,8月中旬始收穫。
冬春茬(越冬茬):7月上旬播種育苗,育苗期40天,8月中旬定植,1月下旬至2月中旬進入始收期。
三種栽培方式的前、後茬作物都按綠色食品的栽培規程進行生產。要同非茄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
8 種苗培育
採用工廠化育苗。
8.1 播前準備
8.1.1大棚消毒
使用前7-10天,進行育苗空間消毒,每畝用硫磺2.5kg加適量鋸末,混勻後分幾處點燃。封閉一晝夜,再打開通風口放大風,至無味時待用。
8.1.2 穴盤消毒
採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法。先配製好濃度為20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將穴盤放入其中,浸泡10-30分鐘,排掉溶液,用大量清水反覆沖洗乾淨備用。
8.1.3 基質準備
基質採用蒸汽法消毒。將草炭、珍珠岩、蛭石按6:3:1比例混合均勻,通85-90℃的蒸汽,密閉20-40分鐘,完全冷卻後備用。
8.1.4種子消毒
採用溫湯浸種的方式。
把椒种放在盆中,然後倒進種子體積5倍的55℃的溫水,隨倒水隨攪拌,待水溫降至25-30℃時停止攪拌。浸泡8-10小時後撈出青椒種子瀝乾,即可播種。
8.2 育苗簡易流程
基質裝盤→播種→催芽室(28℃;3天)→大棚(白天25-30℃;夜間15-20℃;發現病蟲苗及時拔除。40天左右)→成苗(6葉1心,底徑0.4cm以上)
8.3 壯苗標準
苗齡40天,株高15~20cm ,下胚軸2~3cm長;徑粗一般在0.4cm以上,顏色濃綠色;葉片6葉1心,根系發達,無銹根;植株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
9 定植(移栽)
9.1 整地施肥
及時將前茬作物的殘枝敗葉、薄膜、雜草等清理乾淨。定植前半個月,結合整地,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圈肥5000 Kg,腐熟的芝麻餅肥100kg 。2/3圈肥撒施後,深翻25-30cm,耙平整細,結合做畦施入其他基肥。
9.2 定植
低溫季節晴天定植,高溫季節陰天或傍晚定植。
9.3 栽培密度
採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行距70~90cm,小行距40~55cm,穴距40cm,每畝2500~3000株。
10 田間管理
10.1 溫度管理
定植緩苗期要閉棚提溫,白天25~32℃,夜間16~17℃;緩苗後白天25~30℃,夜間溫度16~18℃,晝夜溫差10~12℃;開花結果期白天25~27℃,夜間16~18℃。植株生長過旺適當降低溫度。連陰天光照不足時溫度低限管理。
10.2 光照管理
採用後牆掛反光幕、陰冷季節定期清洗透明覆蓋物、棉被早揭晚蓋等措施加強光照。夏季要採用覆遮陽網、往薄膜上噴泥漿等措施來降低光照強度。
10.3 植株調整
10.3.1 整枝
採用“雙杈”整枝。具體方法是:除掉主莖第一次分杈下的側枝,保留兩個一級分枝,再在每個一級分枝上保留兩個一級分枝,這樣每株具有4個二級分枝。以後從每個二級分枝上產生的側枝中選留最粗壯的一個分枝,其餘的分枝除去,一株植株始終保留4個分枝。剪枝要在晴天上午進行。
10.3.2 吊蔓
及時用尼龍繩吊蔓防倒折並改善通透性。
10.3.3 疏果、除老葉
生長一段時間後,疏去已變硬無發展潛力的小型果,並及早疏去畸形果。生長中後期剪除老葉、黃葉和植株內膛過密的纖細枝條。
10.4 水分管理
定植時澆足水,5~7天緩苗後澆一次緩苗水,及時中耕培土,根據土壤墒情澆1~2次緩苗水,深中耕蹲苗,保持土壤見乾見濕,避免初花期澆水。門椒坐住後結束蹲苗,開始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狀態,低溫季節12~15天澆水一次,高溫季節5~7天澆水一次。
10.5 施肥管理
“門椒”坐住後進行一次施肥,以後隔1次水沖1次肥,每次每畝施入N、P、K三元水溶肥25㎏,直至拉秧前1個月,每畝全年平均施10次,共用N、P、K三元水溶肥250kg。
坐果後至拉秧前1個月,每隔15天葉面噴1次500倍容大豐膏劑黃腐酸有機活性水溶肥(2型),每次每畝用90g,每畝全年平均施10次,共用900g。
11 病蟲害防治
11.1 主要病蟲害
主要病蟲害為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炭疽病、灰霉病、疫病、蚜蟲、白飛虱、薊馬、茶黃蟎等。
11.2 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蟲品種,培育適齡壯苗,嚴格實施輪作制度,清潔田園,深翻炕土,減少越冬蟲源;採用高壟地膜覆蓋栽培;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和灌水,培育健壯植株;及時摘除病葉、病果,及時拔除病株,帶出棚室外送至垃圾處理處。
11.3 物理防治
盛夏棚室密閉高溫消毒;田間懸掛黃板誘殺蚜蟲、白粉虱、斑潛蠅等;糖醋液誘殺小地老虎;頻振式殺蟲燈誘殺煙青蟲等害蟲;田間鋪銀灰膜或懸掛銀灰膜條趨避有翅蚜;覆蓋防蟲網防蟲防病,人工摘除害蟲卵塊和捕殺害蟲。
11.4 生物防治
利用外購自然天敵如瓢蟲、草蛉、蚜小蜂等對蚜蟲進行自然控制。積極推廣植物源農藥、農用抗生素、生物農藥等防治病蟲。
11.5 化學防治
11.5.1 化學防治總則
根據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及時掌握病蟲害的發生動態,嚴格按照NY/T 393規定選用生物製劑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與環境相容性好的農藥,且不同農藥應交替使用,任何一種化學農藥在一個栽培期內皆只能使用一次。
11.5.2 對猝倒病、立枯病的防治
育苗期間,選用30%精甲.噁霉靈(6%精甲霜靈;24%的噁霉靈)水劑40毫升/666.7平方米,兌水苗床噴霧,安全間隔期10天。或722克/升霜霉威水劑80克/666.7平方米,兌水噴霧防治。安全間隔期3天。
11.5.3 對病毒病的防治
發病初期,可用13.7%苦參·硫磺水劑10毫升/666.7平方米,兌水噴霧防治,安全間隔期3天。或2%的氨基寡糖素水劑200毫升/666.7平方米兌水噴霧防治,安全間隔期1天;
11.5.4 對炭疽病的防治
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90克/666.7平方米,兌水噴霧防治,安全間隔期4天:64%噁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12克/666.7平方米,兌水噴霧防治,安全間隔期3天。
11.5.5 對灰霉病的防治
發病初期,可用50 %嘧菌酯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40%嘧霉胺安懸浮劑1000- 1200倍液, 或40%嘧霉胺懸浮劑1200倍與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混合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 %腐霉利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
11.5.6 對疫病的防治
發病初期,可用18.7 %烯醯?吡唑酯水分散粒劑600-800倍液,或72 %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8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用60 %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噴霧防治。可兼治葉霉病、灰霉病。
11.5.7 對蚜蟲、白飛虱、薊馬的防治
7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克/666.7平方米,兌水噴霧防治,安全間隔期7天;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6克/666.7平方米,兌水噴霧防治,安全間隔期28天;5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2克/666.7平方米,兌水噴霧防治,安全間隔期7天。
11.5.8 對茶黃蟎的防治
可用15%噠蟎靈乳油3000倍液,或5%唑蟎酯懸浮液3000倍液,或24%螺蟎酯懸浮液4000-5000倍液,噴霧防治。
12 採收及采後處理
12.1 採收
(1)採收時間。採收時95%果實轉紅時開始收穫,辣椒達到商品成熟隨時採收。
(2)採收方法。紅椒達到商品成熟時及時採收涼曬。待果實七成乾時入庫,並要防雨雪、防霉變。
(3)紅辣椒標準要求。手握果無氣,指捻不打滑,深紅色,無病斑、蟲蛀。
12.2 采後處理
采後剔除病、蟲、傷果,有泥沙的應清洗,達到感官潔淨。清洗水應符合NY/T 391中加工用水要求。根據大小、形狀、色澤進行分級包裝。包裝貯存容器應光潔、平滑、牢固、無污染、無異味、無霉變,避免二次污染,採收時要將所收蔬菜的地塊編號、管理人員姓名、採摘數量登記備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