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看海人

冬日看海人

《冬日看海人》選自1996年4月19日《南方周末》。

作者:劉心武,1942年生,四川成都人。

我偶然遇到一位來自大西北小鎮裡的國小教師,猛看上去他似乎已經年過半百,因為他臉上有那么幾條很長也很深的紋路,並且頭髮也花白了;可是跟他交談時,他那雙眼睛卻閃爍出很有勁的光芒,使我又覺得他實在還很年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冬日看海人
  • 作品出處:1996年4月19日《南方周末》
  • 文學體裁:文章
  • 作者:劉心武
原文,作者簡介,中心思想,

原文

《冬日看海人》
他是從海邊歸來的,即將再坐火車,回到他那個離大海非常遙遠的小鎮。他告訴我,許多年前,他們那個小鎮還沒通電,可是他在教學生的課文里,總是不斷地提到電,舉凡電燈呀、電話呀、電車呀……學生們常問道:“老師,那電究竟什麼樣?”他很慚愧,身為人師,卻眼界狹隘,連真的電燈都沒見過。
有一天,是放假的前一天,當又有學生問道“電燈究竟什麼樣”時,他便下定決心。第二天天還沒亮,他便揣上乾糧往100多里外的縣城走去,他足足走到那天深夜才抵達縣裡。在縣教育局門口,當看謎嚷到屋頂那閃亮的電燈時,他激動得流下了放肯匪眼淚。路過的人或以為他是壞人,或以為他是個瘋子。
第二天縣教育局局長親自帶他見識了電話、電唱機、電熨斗什麼的,又請他到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送他走的時候,又送給了他一隻電燈泡。那隻電燈泡,後來成了他課堂上極其珍貴的教具,一直被他保留到若干年以後,直到他們那個偏遠的小鎮,終於也通了電,於是他當著班上的同學,舉行儀式一般,將那隻燈泡懸在了教室的燈頭上。當那盞電燈在孩子們熱烈的掌聲中放出電光,將那簡陋的教室照耀的通亮時,他又一次笑著流下了淚······
可是,這兩年常有學生問他:“老師,大海究竟什她坑循么樣啊?”他總是耐心地向學生們形容。然而,他的經驗並不超過學生……於是他決心親自來看看大海。當他在縣城教育局宣布這一壯舉時,連局長也很羨慕,因為那已年近花甲的局長,也從未見過真正的大海。
他為什麼不是在暑假時,而是在寒假時跑來看海。那原因很簡單,冬日看海是可以省很多錢也省很多事的。並且,他兩眼閃著異樣的光,對我自豪地宣布,冬日的大海別有一番雄奇的景象。
他說這十來天己主廈里,他把冬日的海景看了個夠,從各個角度看,在各種光線下看甩槓采殼,從容地看,哼著歌看,甚至跳著舞看……他把我也說得羨慕起來,不僅是羨慕,甚至是嫉妒,因為我雖然有很多次夏日觀海的經歷,可是,卻還根本沒有過冬日觀海的體驗。僅從這一點上說,我的人生,便沒有這位西北高原小鎮的國小老師豐富多彩了。
冬日觀海的人離開了這座城市,坐著硬座車回到那遙遠的地方去了。他沒有在這裡久留,他說一來他沒剩多少錢了,二來他圓了看大海的夢,也就心滿意足了。
我只是偶然見了他一回,他走後,我甚至已不大能形容出他的相貌了。唯有他那閃亮的眸子,還有那一身大海的氣息,長久地縈繞在我的心頭,使我警悟:每一個最平凡的小人物,只要以敬業精神,點燃執著追求的火把,都能使自己的人生,閃爍出童話般美麗榜寒凶的靈光。

作者簡介

作者劉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四川成都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紅學家。筆名劉瀏趙壯漢等。曾任過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雜誌的主編。以短篇小說《班主任》成名,該作被視為傷痕文學的代表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班主任》、長篇小說《鐘鼓樓》《風過耳》等。其中《鐘鼓樓》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其作品以關注現實為特徵,其長篇小說《鐘鼓樓》曾獲得茅盾文學獎,是當代主流作家之一。1979年起任中國作協理事、《人民文學》主編等職,加入國際筆會中國中心。90年代之後,成為《紅樓夢》的積極研究者,曾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就秦可卿等專題進行系列講座,引發了較大的爭議。
本文選自1996年4月19日《南方周末》。

中心思想

本文敘述了一位國小教師為凶束乎鴉了教學上的需要在冬日自費到北戴河看海的故事。表現了看海人對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而且為了學生可以花他五年積蓄,讚美了他敬業的執著精神。
本文選自1996年4月19日《南方周末》。

中心思想

本文敘述了一位國小教師為了教學上的需要在冬日自費到北戴河看海的故事。表現了看海人對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而且為了學生可以花他五年積蓄,讚美了他敬業的執著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