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案何以發生

冤案何以發生

《冤案何以發生》是2012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吉姆·佩特羅、美南希·佩特羅。本書是美國俄亥俄州前檢察總長吉姆·佩特羅經歷的真實故事。

基本介紹

  • 作者:美吉姆•佩特羅                       /            美南希•佩特羅
  • 譯者:苑寧寧、陳效 等譯                       /            顧永忠審校
  • ISBN:9787301213841
  • 頁數:368
  • 定價:35.00元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11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導致冤假錯案的八大司法迷信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一起突發的強姦殺人案使得一位從無劣跡的男子被定罪入獄。堅信丈夫清白的妻子四處奔走,為其洗刷冤情,卻一再受挫。在一個致力於為無辜者洗冤的公益組織幫助下,他們終於獲得了一份關鍵的DNA樣本,證明真兇另有其人。經過該州檢察總長的親自推動和努力,7年之後,冤案終於得以澄清,而真正的兇手,竟是與蒙冤者同處一獄的牢友……
這不是一部偵探小說。在這一經歷中,他發現,即使身為檢察總長,要糾正一起冤案也如此不易。這促使他在任期屆滿後放棄政途,轉而與夫人南希·佩特羅一起投身於通過DNA技術為無辜者辯冤的“洗冤工程”。
職業的經歷和獨特的視角,促使他系統反思刑事司法體制中的弊端,並最終揭示出導致刑事冤案發生的八大司法迷信:
1.監獄裡的每個囚犯都會聲稱自己無罪。
2.我們的司法體制很少冤枉好人。
3.有罪的人才會認罪。
4.發生冤案是由於合理的人為過失。
5.目擊證人是最好的證據。
6.錯誤的有罪判決會在抗訴程式中得到糾正。
7.質疑一個有罪判決將會傷害受害者。
8.如果司法體制存在問題,體制內的職業人士將會改善它們。

作者介紹

吉姆·佩特羅
美國俄亥俄州前檢察總長,共和黨人。在他長達35年的職業生涯中,有28年是作為公眾選舉出的公職人員從事法律工作。在任職檢察總長期間,他帶領俄亥俄州建立了包含重罪犯和輕罪犯在內的基因庫,為聯邦DNA聯合檢索系統貢獻了210000例DNA基因圖譜。這一努力不僅使被塵封的疑難案件得到解決,更使監獄中的無辜之人得以釋放。
南希·佩特羅
1972年與吉姆·佩特羅結為夫妻,是丈夫政治生涯的得力助手。

作品目錄

《冤案何以發生》序言
自從2003年我當選為俄亥俄州檢察總長,便致力於運用DNA技術來判斷和確認犯罪。然而,我沒有預料到,DNA技術同樣可以發現我們刑事司法體系中那些沒有犯罪卻依然無辜入獄的重罪犯;更沒有想到,我和妻子南希以此為主題寫的書,有一天會被翻譯成中文在中國出版。
中國的學者們對刑事錯判這一主題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興趣,這極大地鼓舞了我們。當中國政法大學的顧永忠教授提出要將這本書介紹給中國讀者時,我們感到非常榮幸,因為他深信這本書將會為這一話題在中國的討論提供一些引導。另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是,他組織翻譯的作品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我對冤假錯案的研究從克拉倫斯·埃爾金斯案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隨著本書在中國的出版,更多新的課題浮出水面。刑事錯判存在於不同國家和不同司法體系之中。儘管世界各國在文化和刑事司法程式上有諸多不同,但導致刑事錯判的大部分原因是共通的。
時任州檢察總長的我,當接到俄亥俄州洗冤工程【俄亥俄州洗冤工程:俄亥俄州免費法律診所,以紐約洗冤工程為模型建立,後者率先採用DNA技術來發現錯誤判決中的無辜者。——作者注。】主任馬克·戈德森的來電時,便已種下了尋找錯誤判決真相的種子。戈德森描述了克拉倫斯·埃爾金斯,一名沒有任何犯罪紀錄的居家男人,卻被指控犯有謀殺和強姦罪而被判處終身監禁。戈德森堅信埃爾金斯是無辜的,並且,他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點。
事實上,我和南希耗費了數年去研究克拉倫斯·埃爾金斯案中讓人不能釋懷的問題:錯誤判決發生的機率是多少?它是如何發生的?致使錯誤發生的人是否在重複同樣的錯誤?我們可以從DNA證明錯誤判決中學到什麼?我們的刑事司法體系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我們發現這些疑問大多已經被終生致力於此項工作的人解決,然而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卻並未廣為人知。研究不能僅僅局限於闡釋錯判原因,更應當提出減少刑事審判程式紕漏的改革建議。
本書旨在分享我們的喚醒與學習之旅,帶著推動刑事司法政策改進的大膽構想。全書通過三個俄亥俄州的錯判案例展現這一構想,它們從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方式深深觸動了我。
克拉倫斯·埃爾金斯案使我身為一名檢察官的同時兼任洗冤工程無辜者的代理人,這一決定將我置身於非比尋常的矛盾境地:一名經由選舉而握有司法權、應對罪犯提起控訴的檢察官,同時要糾正錯誤的有罪判決。
在麥可·格林案中,檢察長辦公室有責任為一名被錯誤監禁13年的無辜者爭取一份合理的補償。
卸下公職以後,我成為俄亥俄州“洗冤工程”的無償援助律師,並代理了迪安·吉利斯皮案。他因強姦罪在監獄中已經呆了20年,“洗冤工程”的律師們堅信他並沒有實施這一犯罪。這個案例的挑戰性在於,犯罪現場的生物學證據沒有保存,因此即便有DNA技術也無法證明迪安的無辜。此案再次強調了保存犯罪現場證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已定罪案件中,可供DNA檢測的證據極具保存價值。
我們的探索之旅還包括公共政策更改後面臨的執行挑戰。馬克·戈德森和我甚至參與到俄亥俄州刑事司法改革的具體改善與執行當中。等待通過的綜合性刑事司法改革法案同樣需要最佳的執行方案,現在全美國的立法機關都在仔細探討這一法案,因為它們是普適的,即使放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是如此。比如說,證人的錯誤證言和嫌疑人的虛假供述是導致錯誤判決的兩大主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司法創製者們要尋求對證人實行列隊辨認,連續性的讓證人進行照片或真人辨認,並對羈押下的訊問錄音錄像。本書中展示的其他一些做法也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正如書名所示,本書揭示了人們對於犯罪、罪犯、證據形式和刑事審判程式普遍具有的八個司法迷信,它們正是導致錯誤判決的關鍵。同時,這些錯誤理念,並不因國家與司法體系的不同而相異。
在過去的十年,我們親眼看見人們對錯誤判決的觀念轉變:由最初將冤假錯案描述為“不可避免的人為過失”,到認為對無辜者定罪是對世界上所有人人權的戕害。謝天謝地,DNA技術告訴我們,更多人的覺醒和更好的刑事司法政策和程式,完全可以減少正義的流離失所。
南希和我非常高興看到這本書被介紹到中國。書中提及的內容正逐漸成為中國學術界和法律界討論的重要課題,這極大地鼓舞了我們。我們期待與中國學者、法律工作者以及對此感興趣的人士進行交流並得到反饋;我們也期待藉助這個難得的機會,與為完善中國刑事司法體系而努力的有識之士們交流,而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吉姆·佩特羅和南希·佩特羅
俄亥俄州,美國
2012年10月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