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唇花(中藥名)

冠唇花(中藥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冠唇花,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冠唇花Microtoenainsuavis(Hance)PrainexDunn的全草。分布於廣東、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祛風散寒,溫中理氣之功效。用於風寒感冒,咳喘氣急,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瀉痢腹痛,周身麻木,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別名:野藿香、廣藿香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唇形科
  • :冠唇花屬
  • :冠唇花
  • 分布區域:廣東、貴州、雲南
  • 中文名:冠唇花
  • 採集時間:夏、秋季採收全草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辛、苦,溫。

功效

祛風散寒,溫中理氣。

主治

用於風寒感冒,咳喘氣急,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瀉痢腹痛,周身麻木,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腹內痙攣劇痛:冠唇花根15g,煎湯內服。(勐臘縣傣醫波溜燕驗方)
2、治胃脘脹痛,不思飲食:冠唇花根15g或葉10g,野艾10g,野山姜10g,生紫膠5g,八角5g,草果5g,混合舂細,煎服。(勐臘縣傣醫波兒驗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全草,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冠唇花,直立草本。莖高1-2m,四棱形,被貼生的短柔毛。葉對生;葉柄扁平,長3-8.5cm,被貼生的短柔毛;葉片卵圓形或闊卵圓形,長6-10cm,寬4.5-7.5cm,先端急尖,基部截狀闊楔形;下延至葉柄而成狹翅,兩面均被微短柔毛,邊緣具鋸齒狀圓齒。聚傘花序二歧,分枝蠍尾狀,在主莖及側枝上組成開展的頂生圓錐花序;花萼鐘形,小,長約2.5mm,外被微柔毛,齒5,三角狀披針形,後面一齒略長,果時花萼增大;花冠紅色,具紫色的盔,長約14mm,上唇長約7mm,盔狀,先端微缺,下唇較長,先端3裂,中裂片較長,舌狀,側裂較小,三角狀;雄蕊4,近等長,包於盔內;花柱絲狀,先端極不相等2淺裂;花盤厚環狀,子房無毛。小堅果卵圓狀,長約1.2mm,腹部具棱,暗褐色。花期10-12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50-1000m的林下或林緣。分布於廣東、貴州、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溫中理氣。主治感冒風寒,咳嗽氣急,消化不良,氣脹腹痛,腸炎,痢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